最近小伙伴说有点受不了朋友的做法,看着她一步步坚持错误的行为,担心朋友会遭遇挫折一蹶不振,但每次劝导朋友,朋友都很反抗不能接受,问我怎么办。
我们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本着好意劝导对方,反而让对方抗拒,越发不想沟通。
那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个柔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呢?
《5%的改变》这本书里,提到引导对方改变可以从这三步着手。
第一步、别过早下判断
当对方提出他的想法时,不要先下诊断,而是要耐心聆听对方的想法
比如:你希望孩子成为学霸,但是孩子却说自己做个“学渣”也挺好的,你可能觉得这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天天从自信的角度鼓励孩子,那么孩子每天也会拘泥于自信的问题,怎么会想到提升成绩呢?
不如反过来想,孩子觉得做“学渣”挺好的,说明他对自己挺满意的,不如想想如何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他产生做个“学霸”也挺好的想法。
第二步、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当对方说出不同观点时,不要去否定对方,认可对方观点,表示理解。
对方感受被理解后,内心感到安全,反而愿意敞开心扉,听取你的观点。
这也是心理咨询的基本功:站在对方角度理解对方。
比如:朋友最近有点消极,不想做事。
这种时候我们首先去认可对方的行为,对方可能最近遭遇挫折失去动力,这种懈怠想休息的行为也是放松的表现。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当你感到疲惫时,身边的朋友能从你的角度理解你,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好。
从对方角度认可对方,是打开彼此沟通桥梁的好方法。
第三步、引导对方从一小步开始改变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里提到:小步子原理,改变从一小步开始。
一小步也是微启动,先引导对方做最简单的事,先坚持一个月,享受不费力的改变带来的好处。
人都是如此,先尝到小的甜头,才回去尝试大的改变。
以上就是引导对方改变的三个步骤,先去认可、理解对方,最后在从小处引导对方改变。
这种柔和的引导方法比强迫对方更容易接受,更能得到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