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与金钗

作者: 月明荞麦花如雪 | 来源:发表于2017-10-01 10:25 被阅读17次

“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冷的女性,她孤独,追求自己生命里的一种沉默,从不跟人搭讪应酬。可宝钗不是,宝钗非常懂得和人相处。她比林黛玉晚到贾府,却令贾家上下三百多人都喜欢她。这个热可以解释为热衷。这里作者没有讲热毒是什么。可是很多人认为作者在这里对宝钗做了一点隐喻性的讽刺,就是女孩子天生热衷很多事情。”

  “宝钗到京城是为了选妃子,后来留在贾府,好像没被选上。她希望自己是成功的,我们不能批评一个人喜欢成功。而黛玉对生命有一种大彻大悟的空幻,她觉得没什么东西抓得到,这是个对比。”

      按:第一次接触蒋勋的作品,他的文字比不得白落梅的清雅绝尘,不如张爱玲的张扬无忌。觉得他文风朴质,他是一个擅长放大细节的作者。原著版的《红楼梦》读来是很客观的,作者站在一个平等的角度,没有轻视任何一个角色,内容美在细节。《宝钗的热毒》是我看完第一辑才摘的,因为这里涉及了我非常偏爱的人物——林黛玉。

林语堂说,他喜欢探春,讨厌妙玉。其实我是很喜欢妙玉的,闲云野鹤般的、有精神洁癖的少女。当然更喜欢黛玉,道骨仙风,才华横溢,玻璃心。很多人觉得一个女孩子整天哭哭啼啼看着就烦,其实她很有灵性,洞察力很强,正是因为这种灵慧,使她能敏锐地感受到世俗的肮脏、人情的冷漠,从而顿悟、失望。心怀慈悲的人是很容易流泪的。

宝钗是典型的儒家思想代表,受广大读者喜爱。这种心高气傲求胜心很强,外表却简单素净的女孩子,给人奋进积极的错觉。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宝钗的城府是何等的深。

我向来觉得宝钗和黛玉不是一个境界的人,可她们的判词都是放在一起写的,可见儒家和道家思想对于原著作者来说是两难的选择。

在这样的时代,有多少人,明明有黛玉的情怀却要努力做那个圆滑世故的宝钗,真是极无奈又极可悲。

相关文章

  • 玉带与金钗

    “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冷的女性,她孤独,追求自己生命里的一种沉默,从不跟人搭讪应酬。可宝钗不是,宝钗非常懂得和人相处。...

  • 黛玉、宝钗: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第一页上面画着两株枯木。木加木就是林,树上挂着一围玉带,“黛玉”这两个字也在里面了。又有一堆雪,“薛”出来了,有一...

  • 红楼一梦

    可叹停机德,堪称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红楼梦不可以读的太早,我记得自己是在小学...

  • 三月春来早,前庭雪未消。 玉带林中葬,金钗捋春苗。 烟波知我意,风雨触眉梢。 竹词晨曲落,天涯自逍遥。

  • 2018-12-06大观园的女孩们

    一直在想这样的问题:假如红楼梦中的人穿越到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黛玉宝钗应该...

  • 平行时空|雪雁之死

    雪中金钗留净魂,雁归玉带林无痕。之子于归何日待,死后空余旧帕温。 一、起嫌隙搜检大观园,犹心疑争执潇湘馆 且说前日...

  • 《红楼梦》中妙玉2次请喝茶都请了林黛玉,林黛玉的境遇比自己跟其他

    偶然闲暇看了一期节目讲《红楼梦》中的十二金钗的,贾宝玉眼中的这些女子,其中贾宝玉尤其爱林黛玉。其中,提到了妙玉带发...

  • 林黛玉结局"新"发现!缘分不是贾宝玉,成北静王妃子,命运“逆转”

    "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红楼梦》最悲情的女主林黛玉,最后的命运归属,两百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20世纪末...

  • 《红楼梦》判词己见(4)宝黛合集

    头上一页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 头一句也是拆字法,上文说孤木是一单字“木”...

  • 金钗

    最近总是静不下心来,说好的给你写些什么的,又犯懒了。再拖就明年了。 周五,明天后天都不用早起不用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带与金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io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