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红楼梦》最悲情的女主林黛玉,最后的命运归属,两百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
20世纪末,网络红学上产生了黛玉嫁北静王之说。此说一出,立刻引起震动。很多人就此觉得荒谬,但有人也觉得新鲜很是赞同,但非曲直究竟如何,且让我们细细来说。
此说起源于第十四、十五回,北静王给宝玉"圣上所赐鹡鸰香念珠一串",后来宝玉以之转赠黛玉。
黛玉虽然拒收,却为后文二人关系埋下了伏笔。
第四十五回大风大雨,宝玉夜探黛玉,穿了一身蓑衣。黛玉表示很新鲜,并与宝玉戏说其“渔夫渔婆”。黛玉与宝玉数次玩笑、赠物,惟此一次,黛玉主动提及有关姻缘的明确象征。
故有人认为,此可能为黛玉一语成谶,虽原意属宝玉,却最终应了与北静王的关联。
此说找了许多依据,如黛玉号潇湘妃子,住"有凤来仪"的潇湘馆,此说认为这象征黛玉将来成为妃子。"玉带林中挂",有"玉带"者北静王也是其一。
而第23回宝玉说"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也是黛玉成为"一品夫人"证据。
加之,黛玉在柳絮词中曾经写过一首《唐多令》,其词曰"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是说黛玉是被"嫁与东风"。东对北,风者动也,动对静。而黛玉属木,木与风纠缠,恰对北静王与黛玉日后纠葛。
这些论据不少似是而非。
黛玉成为"一品夫人"之言,不具备成为伏笔条件,因宝玉成为大王八驮碑的前提断无可能,则后面的黛玉成为"一品夫人"也无从实现。这句只能是玩笑。
黛玉《唐多令》"嫁与东风春不管"虽是伏笔,但用的是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诗意,是为青春随时间而流逝之意。所以《唐多令》开篇为"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将其解读为嫁给某人之意,是未按原典解读的误判。
对"有凤来仪"等解读,如果知道黛玉这些特征实则对应相对于"帝舜"的贾宝玉,则此种猜测也自然不能成立了。
实则"有凤来仪"出典于《尚书益稷》篇"箫韶九成,有凤来仪",《风俗通》"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像凤之翼"。
"有凤来仪"和"潇湘妃子"一样都是和帝舜密切相关的神话,在文本中只有宝玉有帝舜形象,白盾先生举了大量论据。[1]黛玉对应成为潇湘妃子也就不难理解了。
至于网络上有观点认为,北静王水溶才是神瑛侍者,则根本不值得一驳,第一回甄士隐梦见僧道二真对话时,提及神瑛侍者下凡,"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此时甄英莲(香菱)已经出生,则神瑛侍者年纪应小于香菱,按僧人话,不难得知在神瑛侍者之前,有一半落尘陪同的人已经出生,当是李纨,宝钗,凤姐等人。剩下一半则是黛玉,探春、湘云等人。能符合"已有一半落尘"这点的是贾宝玉,而相应北静王的年纪应远大于香菱,其非神瑛侍者也是一目了然的。
由于黛玉嫁给北静王说,实在太类似当初吴世昌先生提出的宝钗嫁给贾雨村说。[2]如果说当初对吴先生说法,还有些学者出来争议的话,到了今天,主流学界对黛玉嫁给北静王说不愿置评了。
相反,网络上讨论这一话题却始终热闹。
说黛玉嫁给水溶的人,认为黛玉喜欢水,但是他们哪里知道黛玉其实不喜欢水。
林黛玉曾经说,"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昏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花正是黛玉自己,这正是其日后宁可不入水而入花冢的伏笔。如此 她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跟着水溶呢?
但如果考虑到《红楼梦》书中类似物品多有下落。
如巧姐见板儿有佛手(俗名香橼),用自己手上的柚子换了板儿的佛手,板儿接过柚子,点出两人有缘;宝玉把琪官的汗巾给了袭人,日后袭人则嫁于琪官。
黛玉嫁给北静王似乎又有吸引人之处,由此林黛玉似乎在八十回后,有与北静王的交集,而甲戌本在黛玉扔鹡鸰香珠有批语"略一点黛玉情性,赶忙收住,正留为后文地步",也从侧面说明,黛玉扔"鹡鸰香珠"将会有后文。
不过此后文真肯定是黛玉肯定嫁给北静王吗?
网络上,对此有不同的声音。不能对黛玉拒绝了珠子视而不见,这和袭人接受了汗巾,完全说明了两个走向。
谢苇在知乎(5)上指出,根据《葬花吟》的提示,黛玉最终归宿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生前是不可能嫁给任何人的,而宝玉生日宴抽花签的时候李纨说出的谶语"不得贵婿反挨打",也是林黛玉八十回后黛玉不可能嫁给任何人的谶语。
"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
这句"不得贵婿反挨打",也隐含了黛玉拒绝皇家命令而挨打的命运。对此芦哲峰发出"难道黛玉的命运真的会凄凉于斯吗?我尚如此不忍"的感叹,并把导致黛玉死的"东风"直指是北静王[3]。
这样,芦哲峰此论把北黛婚嫁说,转向了北静王强聘黛玉致死说,西岭雪也持相同看法。她所续写的《黛玉传》就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续书,只是其续书中把黛玉之死,放到了北静王奉旨抄家同时,似乎和脂批所透漏结局不合,毕竟宝玉和宝钗结婚应该在贾府抄家前,所以黛玉不可能拖到抄家时再去世。
后来,西岭雪重新思考了此问题,把此事和探春和亲联系了起来。她指出探春和亲起因,可能正是主动替嫁而成全了黛玉,本来和亲人选是黛玉。(4)
小编虑到古代选妃和亲等事,同时有把挑剩下的秀女,被皇家指婚给各王和功臣家属的传统(即所谓拴婚制度),林黛玉确实有可能在八十回后和探春一样,成为秀女待选和亲,最后虽然没有去和亲,但却又被指婚北静王而不从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元春要那么干呢?是不是王夫人每次进宫一直说黛玉不好,最后导致元春决定利用这个和亲选秀,把宝钗指婚给宝玉?黛玉指婚给北静王,最终拆散宝黛呢?这也只是一种可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黛玉的性格宁折不屈,甚至可能也有类似前八十回,当面将"鹡鸰香珠"抛弃的举动,但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皇宫内,此举无疑挑战了皇权,如此黛玉才遭到挨打的命运。
从文本其他地方伏笔看,主导黛玉嫁给北静王此事的主谋,应该是元春。但北静王可能也碍于和宝玉的交情,不愿意背负抢兄弟意中人的骂名,从而婉拒了此事。
元春此举强扭瓜果不成,同时也有更一种可能,毕竟已经有探春去和亲,煞过黛玉性子后,也就放手了。黛玉终究是平安回到贾府的,但随即黛玉就陷入苦苦等待宝玉的煎熬中。
但黛玉是水做的女儿,岂堪如此折损,必是含恨而逝。此时倒是正应了"凭栏人向东风泣"的悲凉,试想宝玉《芙蓉女儿诔》中居然描写黛玉所受是"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其到底遭遇什么?实在不忍言,不能言。联想到"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的句子,真是揪心和痛彻心扉!
对于林黛玉嫁水溶北静王,小编这个推测大家认为如何呢? 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欢迎投稿,来稿必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轩辕阁主
引用文献如下:
(1)白盾:《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版,第137页
(2)吴世昌:《红楼梦探源外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79—386页
(3)芦哲峰:《醉爱红楼》,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年,第18—20页
(4)西岭雪《西岭雪探秘红楼梦 贰》,时代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245页
(5)谢苇知乎,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494492/answer/11082910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