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第二 (二)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第二 (二)

作者: 安徽张俊生 | 来源:发表于2017-10-31 20:19 被阅读0次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第二 (二)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去常愚。常白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博主注:般若智慧如同道,空间无所不包,时间无始无终,故名“一切处所一切时中”。)

    究竟什麽叫「般若」呢?「般若」是梵语,在唐朝中国话就叫智慧。在所有的地方,任何时候,念念明明了了,念念不迷,念念没有无明,常用智慧处理一切事,这就是修智慧行门。你若一念愚痴,般若就断绝。这断绝是个比喻,并非真正的智慧断绝了,因为真正智慧是不生不灭,那怎会断绝呢?意谓在愚痴时,般若不现前。若是不迷不愚痴,这时就般若生。世间的人都愚痴得不知般若,往往口里说智慧,而心常做愚痴事。他常自己说我修行智慧,念念说空,就是般若。可是他不知真正的空,虽经教懂一点,咒会持几句,经会念几句,但自己毛病仍不改,这就是口头禅。般若没有形相,心生智慧而没有无明,智慧是明明了了,能知是法非法。你若是能有这样的见解,这就是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波罗蜜」是印度语,中国话就叫「到彼岸」。若解释明白就是离开生、离开灭,没有生灭了。何谓「彼岸」?它是对此岸而说的,此岸就是生死,彼岸是涅盘。在生死涅盘中间经过些什麽呢?经过烦恼的大海。烦恼似海,因有烦恼,故有生死。若断烦恼,那麽,生死就是涅盘,涅盘就是生死。若无烦恼,有生死也就没有生死了。我们为何在这里受生死?就因有烦恼。为何有烦恼,就因有无明。但何谓无明呢?就是你不明白的事,若你知道,你有所明白了,此即是般若。

    若著到境上,就有生灭。有生灭就名此岸。离开境界就无生灭,就像水常运行不息,「通流」即智慧光明遍照,这就叫彼岸,所以叫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博主注:念经不修行,就是迷人口念。我们常说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是远不够的。般若智就是念念若行,知行合一。)

    迷人只知用口念,当口念时,心里却有妄念和不正当的念。若念念依照般若而行,即不做愚痴事,这就是依照自己真性丢修行。能明白这种法,这就是般若法。你不修般若行,那就是凡夫;若修行般若行——即断慾去爱,自身就和佛一样。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後念离境即菩提。(博主注:凡人有烦恼是因为有分别心,佛能断烦恼是因为修般若智,所以凡人和佛区别就在于能否修般若智慧。当然这个只是一种修行方向,不可能一蹴即就。同时在一个人身上,佛和凡人也是常常转换的,故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修行就是使自己佛性越来越多,凡性越来越少的过程。)

    凡夫就是佛,而佛是从凡夫修成的。烦恼就是菩提,若没有烦恼,也就没有菩提。「烦恼菩提冰是水,生死涅盘法即空。」你若明白,则人法皆空,若不明白就仍有法执。

    前念愚痴就是凡夫,後念智慧、闻悟了就是佛。前念著到境上就是烦恼。後念离开境界就是菩提。如分别三藩市和纽约不同,不同就有烦恼。若知三藩市和纽约都是空的,分别它做什麽?不分别即是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大师又说:「各位善知识,你们自性里都有无量的智慧,摩诃般若波罗蜜这种法,是你自性本具,不需向外驰求,这种法是最尊最高上最第一。自性般若智慧是不著住的,也没有往也没有来,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诸佛都是从这最尊最高最第一的法生出。你应用你的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若用小智慧则打不破色、受、想,行、识。若不能看空这五蕴烦恼,那就不能断尘劳,所以欲想有真正般若,就须照见五蕴皆空。所以心经上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你若能这样修行必定可成佛道。要将贪瞋痴变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博主注:六祖说的无念,是不住但可生心,并非无著就是什么都不想,也没有理想,没有救世情怀,那就是废物一个。)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善知识,我这个法门,从一种的般若而出无量般若,从一种般若生出八万四千的智慧。为什麽要有八万四千的智慧呢?因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将尘劳变过来就是般若。若将尘劳变了,则智慧现前,可是般若智慧是不离自性的。你明白这种法,就是无所念,无所回忆,也不著住,故没有一切诳妄了。用你自己的真如自性,以智慧来观照一切法,不用识心、分别心来观察,不取不舍,这就是见性成佛道。

    若你想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得到法的滋润和般若妙定,就应修行般若行,念金刚经。应执持而诵念,不要忘了。若能念金刚经,就可以见性。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般若第二 (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kip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