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具有鲜明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特色的小说。
那个时代,是百废俱兴文学兴旺的时代,是征婚启事上都要表明“爱好文学”的时代,是作家还处在崇高地位的时代。
在那个年代,作家热烈地用作品叙述社会现实,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至于部分作家把自己当成了未遂的政治家,改革家等等。
贾平凹的《浮躁》柯云路的《新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部分作品都是其中的代表。
张炜的《古船》也是其中之一。
小说以20世纪末期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背景,通过洼狸镇隋、赵、李三大家族40多年间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生动刻画了古老农村嬗变中的心灵阵痛与文化冲突。
隋家一直是镇子上的大地主,但是随着土改的到来,隋家的掌门人敏锐地意识到时代发展的趋势,主动献出了手中的经济命脉—粉丝大厂,厂子被镇上的赵家承包接管,随之而来的便是赵家通过钻革命的空子而获得的迅速崛起。赵家依仗权势欺压隋家,隋家的二儿子便一直想找机会夺回粉丝大厂重振家族,直到被欲望冲昏头脑。而不断为镇子贡献革新成果的李家最终也尝到了机械革新的苦果,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夹杂着作者对于历史,对于社会改革,以及对于人性的感悟和思考。
可以看出,作者张炜把隋抱朴当成了自己理想中的人物,以至安排了一个让人觉得怪怪的细节,让隋抱朴平时研读《共产党宣言》,但这也可能就是作家的幼稚的理想吧。社会的前进,并不是作家心中的“理想国”。
文学家不是政治家,正如主持祭祀的人与厨师不能混为一谈一样。文学家的任务还是要描写人性,去描写“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情绪、情感和心理,而不能把自己当成上帝一样全知全能。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在诗中可以创造世界,在现实中未必能建功立业。
两千年前,有一位学识渊博声誉甚隆的儒学学者,阴差阳错当上了国家的设计师。于是根据儒家经典,言必称三代,事必据《周礼》,宵衣旰食,鞠躬尽瘁,终于十几年就落得了个身死国灭的可悲可笑的下场。这个人就是王莽。
鲁迅先生《故乡》中说“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思想伟大如鲁迅,也没有找出当时中国的道路。中国的道路,社会的发展,其实还真的是政治家的专业。
所以啊,文学家还是去做自己的专业为好。所以啊,那些看了一些小说就认为自己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经天纬地治国安邦的文学青年、中年、老年,还是醒醒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498131/9498320b2760478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