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沟通能够避免一些很严重的情绪问题,有的时候两个人在一些一些事情上看法不一样,你不仅要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以及为什么这样想,能够让对方了解,还要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对方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状态下跟你交流的,以及对方之前有过什么经历才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有所转变了。清楚了解对方是怎样想的,能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去解释为什么自己这样做是合理的才是有效沟通的正确方式。如果两个人都在极端情绪,或者很生气,这时候最好不要沟通了。沟通下去也只能变成争辩,而不是理性的分析问题原因。真的,有情绪的时候就会找到各种理由来怼对方,这样只会让对方感觉你这个人更加的邪恶,一点都不为对方着想。所以用李笑来老师说的方法,找到与那个情绪相反的情绪,想办法让对方进入那个情绪里面,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比如高兴和生气就是对立的情绪,他们是无法同时存在的,比如这个人是没法既高兴又生气的。所以万能钥匙这个文字指纹也可以说很管用吧。你说他新瓶装旧酒也可以,但是有用就行。
Rewire you brain
不断重生就是大脑神经元建立互联的过程,为什么你再重新开始树立一个习惯的时候会那么难受,就是因为你之前建立好的神经元已经很“强壮了”,他很轻松就能获得很多的能量,它也是在之前不断练习中获得的能力。就像intuition pump里面说的一样,每个神经元都在不断跟其他神经元竞争,因为它们想要获得大脑给的更多资源,所以一些能够本能刺激你大脑的那些行为(比如能量高的食物,性事等等等等)是非常容易得到大脑的支持的,因为它们从基因里面就是被眷顾的宠儿,它们是保持人类几百万年来延续后代的秘密。所以你要改正这些毛病本来就是要精力和时间的。那么回到主题上面,这个在大脑累了的时候,之前看娱乐视频的时候能被动的看到很多刺激视觉的效果或者信息,大脑会感到很愉快,那么这时候他自然就觉得这事情省力还能愉悦自己,神经元自然就要连接起来,说:“嘿,这事儿好啊,就坐那不动,也不用思考就能获得这么多好玩的信息,干嘛不干?”但你没意识到的是,你大脑不主动思考就等于根本没吸收这个信息。就比如说这个娱乐节目,你看过之后是感觉不错,但是半年之后你具体的内容一定不会记得了,因为大脑运作的机制就是要不断反复的去练习才能真正的把一个东西内化。(具体请看9/11/17的内容)。
呵护好自己的希望
每当我读完别人深度思考的文章,我都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不能像他们一样这么深入的思考?而每当我看到一篇特别有意义的文章或者内容的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应该要好好记下来,之后不断的用,但是最令人震惊的是,我并不是很能把这些有用的事情牢记。人的脑子真的不是那么好使的,通常一个想法出来了,你没过多久真的会忘得一干二净,用东西记录下来才是之后能够反复打磨并牢记的根本。就好比我之前有过概念和知识已经多到学不完的想法,但是我总还是在闲下来的时候想去看一些对我成长根本没有关联的东西,比如朋友圈刷屏的一些消息,以及一些综艺节目,是,他们是火,可是在几年之后,你能记住多少?又,它们几年之后还会再被人提起吗?不能,而这期间你学到的知识可却是你一生都会用到的知识,因为定理或者生活的哲理是不会变的,而且生活中我们经常就会用到,只不过我现在还没发现而已。不变的定理是会长期帮助我们的,所以不断的用就是有好处并且能让你过得更好。相比于一些娱乐节目来说,打磨一些生活中的基本规律和定理是更有效,更让自己幸福的方法。
注意力开销
记录注意力开销确实能帮助自己追踪什么事情会消耗自己大量的资源。比如帮别人看看一些消息,尤其是你没接触过的类型的消息,都很有可能消耗很多的注意力,而且要注意的是,注意力用过之后可能会让你疲惫,尤其是在你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反馈的时候。这会让你有很泄气的感觉,比如你帮别人找了半天的资料,却发现并不是很管用,或者没有帮到别人,这时候你需要学会呵护自己的希望。思考自己当初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比如帮助朋友、积攒自己的知识库),目的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为什么最后没有好的结果?(为什么朋友不感谢你?或者你为什么没找到有价值的资源?PS:是不是平时没有关注过或者收藏过有价值的资源?)如果发现了问题,比如是你平时就没有收藏好的资源或者有价值的信息,那你就要从现在做起,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并且把它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一边你随时调用。
有的时候我们看了半天还是感觉一脸懵或者没什么收获,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抓住重点,就比如说数学课的slides,老师主要目的是让你在看到不同的differential equations的时候能够联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你却好,盯着个定义使劲琢磨,半天都不知道他在干嘛。你拿个例子来对比嘛!不就知道他要干嘛了?
还有到了10月初我感觉自己又没有在记录注意力的开销了。这很不好,自己没有关注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什么地方代表自己根本不珍惜自己最宝贵的资源。放在让自己成长最有效果的地方才是值得的。比如打磨基本原则,还有遇到事情如何处理。
重新反思这个月的冲突
这个月月初跟小组成员有很大的意见,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能从我的心里出发,外人永远是通过你的行为来分析你的,不可能100%从你的心里和你的视角出发。所以当你想要想别人说明一个道理或者你的准则的时候,你不要指望别人一开始就能完完全全的理解你,这是幻想。你要通过现实中的例子,而且是对方看得到的,能够观察到的例子。而你要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你的行为准则可以在这个例子中获益,而为什么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有不好的影响。你要通过例子来说明你的思考,这样对方才能理解你是如何想的。不然的话你们思考的出发点都不一样,那怎么进行交流?怎么达成共识?
之后自己还会有退出的想法,主要是因为小组成员如果在原则上不能理解对方,那么很有可能就没法继续共同合作了,但是我觉得我现在自己的原则根本就没建立起来,至少不够详细和确认,除了身体健康,我基本其他的原则都不是那么的坚定(就是一定按那个原则行事)。比如买东西的时候,我还是会对比价钱,而不是根据食品的质量和对自己健康的影响来考虑买不买。总之有些原则还是要不断的实践,就比如说看别人的评论或者脱口秀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东西,一定要意识到这些思考可能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方式,所以要问清楚自己是不是在相同情况下也会这样想?
通过思考来想明白一件事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说过,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其实用我自己现在的话来说的话,就是我们要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做出这件事,比如我看娱乐节目这件事,为什么我会有这个冲动?(从朋友圈获得的信息,要不就是自己突发奇想然后就莫名其妙的执行了(还特别有力度,说干就干),也就是脑子里面的神经元无意中产生了碰撞)。如果这件事情不是你自己真正想要做的,那么我们就要通过思考来获得解放(其实就是想明白你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件不想发生的事发生)。我从我看娱乐视频这个事情分析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冲动,我发现了自己在身边接触的信息给了我这个原因,还有就是自己在闲下来的时候(饭后或者写完作业的时候),会有不知道下面应该做什么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导致我可能想找视频来看的另一个原因,而什么导致我“觉得”没事情可做呢?我没活在未来,之前早就已经想明白过我有太多的知识要学习,太多的概念要打磨,可是等自己真正闲下来的时候,这些重要的事情放着不做,反而去看那些根本在几个月之后就不会有任何记忆的视频,你说这不是没活在未来是什么?所以我就是要不断的思考什么事情在未来能够帮到我,什么事情能够有长远的影响。什么事情能够形成互相帮助(也就是A能提升B,B能反过来提升A)的状态?找到这些事情并持续的做下去才是长期幸福的根本。比如我现在在闲下来的时候我首先会把以前看过的书或者文章找出来看,第一因为我看过,所以不用消耗特别大的注意力去研究,有一定的娱乐性质,二就是我看这些有娱乐性质的文章能够帮我放松的同时给我一些启发。我们的大脑本身就是需要不断反复才能真正记住一个东西的(无论是机械性记忆还是在生活中不停的思考),所以这方面他也能帮助我,形成互相帮助的效应。
下面是摘自我日记里面的内容:我觉得挺有帮助的
遇到的问题
这两天(至少是周一到周三吧),我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有点迷失自我,感觉又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明明之前已经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了,(周期,复利,还有执行次数这些概念)。但自己就是不用,不去每天思考他们,如何把他们在生活中用起来。我也在寻找真正的原因,就是为什么会这样?我发现自己是有计划,但是执行起来总会遇到困难的,比如自己累了,或者到午饭时间了,那个时候我自己就会不自觉的想要找东西来放松自己,而且这件事情上面的执行力异常的强。就是说干就干。导致一种很不好的”正循环(反馈会让结果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我看完视频之后会想继续去找其他视频来看,然后不自觉就花了半天时间在上面,这点挺吓人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自己在不看的时候竟然也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视频中的情节!这是很可怕的,这不就相当于他无意中占有了你的注意力,而且形成了正反馈,让你不由自主的想起他来,之后还会去看,然后想的就越来越多……我感觉游戏和一些电视连续剧就是这样设计的,它会让你在闲暇时间依然能想起其中的情节,有点欲罢不能的意思。所以自己给自己清洗大脑,找到真正的原因。杜绝掉这个有可能越来越坏的毛病。我想的解决办法就是,一旦有这个想法,我立马应该去看书,无论是跟现在学习有关的还只是感兴趣的内容,只要能把我的好奇心从这个对我一定没有帮助的事情上面转移到对我一定有帮助的事情上面,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因为看视频放松对我是一定没有帮助的。而看书我是可以从中获得灵感的,即使是那种讲故事的科普型书籍,这样我可以从一个很简单的视角去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甚至我可以看以前看过的书,因为这样可以巩固我学到了什么,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可以不断的思考(就比如intuition pump里面说到的概念,我们大脑里面的神经元是如何固化的,通过一步步加强自己的连接性而确保自己在脑子里面能够不被轻易的替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已经养成的习惯那么难改,因为他们通过不断的链接已经让自己从脑子里面获取资源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了,所以你每次主动让别的概念跟他抢夺资源的时候,他自然会用以前让大脑得到的好处来“诱惑”你。
补充:我觉得再想好怎么解决之前最重要的还是你要能识别出你的想法,无论是无意识还是受周围环境影响,你都要把这些导致你有这些想法的东西剔除,如果是无意识的想法,那么你就要学会让自己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你该做的事情上面。如果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你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不受影响(比如换个环境或者改造环境),把能干扰你的东西都拿走,等等等等。
时间真的是不够用的
也许是大脑理解速度不够的问题,学一篇新的内容通常需要我一整天的时间……可能是自己的基础还太薄弱,所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抓住重点)才能提高理解速度吧,这样大脑才能被rewire,效率才能有显著的提高。
这点(打磨基础知识,对概念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我也体会到好处了。就是在我真正搞懂了一个公式的基本含义之后,它在其他地方出现的时候才能真正明白他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换句话说,通过清楚理解了一个知识我的理解速度提高了,我能在不同的场景把这知识串联起来,加深对他的理解,从而能把它运用到生活中。这也是快速进步的方法。不断思考这个概念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或者这个概念是从生活中哪个部分总结出来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必将用到生活中,不然的话学来有什么意义?我们学知识就是想让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元认知
又看了一遍元认知能力这篇文章,我对情绪那个部分又有了新的理解。情绪是不可控制这点我觉得是合理的,因为情绪本身是不受控制的,就跟时间一样,但是触发情绪的原因却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比如你知道什么东西引起了你的愤怒,你要思考这东西是不是能避免的,是不是你造成的?如果不是如何避免?如果是你造成的你怎么解决?了解问题过后你的情绪自然就化解了,因为你专注在如何解决问题上面了,只盯着情绪是一点用都没有的,因为那样你找不到原因怎么解决生气问题?就好比我反思之前我生气的例子,我通常之后都是通过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最后情绪慢慢就消了,但实际上根本没解决问题,比如停错车位被开了罚单,自己很苦恼也很生气,但是最后我根本没反思为什么会停错,我只是不了了之了。这样下次同样的原因(比如着急去做事)引起了停车被开罚单的事情,我依然会生气。这种反复出现的事情你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你仔细分析如何把时间安排的多一点,这样你就不会特别着急的去找停车位而导致被开罚单。你通过提前的思考和安排可以解决的问题会避免之后一系列的坏情绪。你说这样的思考值不值呢?所以,知道“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很有必要的,知道了这两个巨大的差异之后,你就可以导致你生气的原因上面进行思考从而以后避免再次发生了。
简单来说,不是牛人能控制情绪,是他们能够把注意力放到引起情绪的事情上面,然后解决它们,无论是直接通过思考想明白如何解决,亦或者直接不理(比如别人主动挑衅等等)
元认知能力越来越强之后,你就可以驾驭你的情绪和欲望了……这真的没错,有的时候人家明明白白写在那里的东西,有的人就是不仔细看……(其实我也是这样)可能就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东西真的这么管用吗?不去亲自磨练怎么知道它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