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喜欢在外面跟很多小伙伴一起玩,喜欢户外活动,也喜欢一个人玩。
天气不好不能出去时,她就自己在家里把娃娃或者小摆件拿出来,自己摆出各种形态讲故事。
这样的游戏她从三四岁就开始玩,现在三年级了还是很喜欢玩。
她会扮演每个娃娃的角色,创造故事。
有时候玩也会听到一些她的故事路线或者人物对话。
我发现她把生活中经历的事情都植入进故事里了。
有几次她玩老师教学的游戏,她会模仿老师说话,那个阶段说的都是:“你们再不听话,就要挨揍了”“在这么淘气,我就让警察来抓你”之类的话。我心想,这一定是老师说过的。
后来我们转学了,她再玩教学的游戏,说话的态度语气明显更像现在的班主任。
有时候,她也会模仿我说话的语气,我给她讲过的道理和故事,她会稍作调整,在玩游戏时讲给娃娃听。
我在一边听着,一边笑着,觉得特别有趣。
每当她这么玩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不会去打扰她。
我能想象到,沉浸在这些小角色里面,讲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见解,释放自己的情绪,这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游戏。
我小的时候就很喜欢这么玩,难道这个爱好也遗传吗?
现在回想起来,我现在的想象力丰富,是不是跟小时候玩的这个游戏也有很大关系呢?
最近她发现书柜的格子很好,于是自己悄悄的把书柜下面三层的书挪到了上面,空出来,把她的小马,小娃娃都摆了过来,用两根套圈的圆柱加上一个口罩做了吊床,还有丝带装饰,打造了她讲故事的游乐场。这个区域,我一直没有帮她收拾,虽然看起来书柜乱了一些,但是我觉得孩子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更重要。就让她去自由创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