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同一条街上的一个邻居,几天前走了。
初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很震惊,随后又持怀疑态度。
婆婆跟我说,是另一个邻居告诉她的,我就更加不相信了。因为婆婆不太会讲英文,或者是她听错了呢!我多希望有人告诉我,那不是真的。
后来经过确认,竟是千真万确。那个叫John的邻居,年仅七十岁而已,就这样毫无预兆地走了。
婆婆说,自从一九八几年搬到这里来,John就已经在这条街上住了。他是一个地道的英国人,为人很友善又热心,住在这里的人都或多或少被他关照过。听说当年,他还帮婆婆修过家里的水电。所以,他在左邻右里之间的地位和声誉都挺高的。
去年夏天,另一个邻居邀请我们一起去家后面的网球俱乐部里玩。当时John也在,他热情地向其他邻居介绍婆婆,说彼此认识几十年了,是老邻居。
我们那时候还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呢,到如今也只是过去一年而已,却是物是人非了。
就在前不久,大概两、三周之前,我和女儿逛超市的时候还遇到John和他的妻子。当时,他们很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他的妻子还摸着女儿的头,笑得很开怀。
她告诉我,她年轻时是一名老师,专门教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所以她特别喜欢孩子。虽然现在退休了,但现在一见到小孩还是会满心欢喜。
我不禁向她投去敬佩的目光,有耐心教育特殊孩子的人,一定都拥有一颗超级善良的心。
就在我们聊天的空隙,John 则站在一旁,温柔地看着他的妻子。他的精神和气色看起来都挺好的,完全想不到那个时候的他,原来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其实,早在两年多以前,就听说他生病了,还进过医院好几次,但每次都熬过来了。没想到,这一次却挺不过了。更加没想到,那一次超市碰面竟成了永恒。
真的是世事无常呀,一场邻居,说不难过是假的。有好几次,我都想着要不要去敲门,问问John的葬礼什么时候举行。这边有送花圈的习惯,到时候也去尽点心意。
但又怕他的妻子可能还处于伤心的阶段,贸贸然去打扰不太好,所以一直不敢去问。
没想到,中午从外面回来,我刚停好车,就看到John的妻子和两个男子从路口走回来。后来了解到,那是她大哥和干儿子。
我趁此机会上前去,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就说:“John走了,就在几天前。他两周前进了医院,就没能回来了。”
我听了,喉头突然一紧。但她的语气却出奇地平静,平静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又继续说:“出殡的日子是这个月28号,到时候会通知你们还有其他邻居的。”
这一次她是带着微笑说的,笑容一如往常那样温柔又慈祥。
最后,她又确认了我们的门号。因为这里的习惯,这样的通知都是往人家的邮箱里放一张卡片或者一封信件进去的。
她又笑着解释说平时都知道大家住在哪里,却很少留意门号。我表示理解,其实,我也是一样。
她的表现让我松了一口气,也暗暗佩服。亲人去逝,中国人的普遍表现,都难免会哭哭啼啼,这也是我之前犹豫不决的原因。
但她,作为英国人的代表,却让我对他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她,不是不伤心,或许只是不向外人展现而已。这种内敛精神还是挺值得学习的。
希望John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