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闻山风吹旧新香

闻山风吹旧新香

作者: 钮师傅 | 来源:发表于2016-04-04 22:35 被阅读0次

最近几年,每逢过节日都会先打听:这个节是吃啥的?过节嘛,自然是高兴了才是节日;而我们又长久以来不容易吃着好东西,就往往平时抠着攒着,过节日时放个大招儿吃一把。于是便渐渐有了这样的习惯:逢节必吃。

闻山风吹旧新香

然而清明节除外。

清明时节雨纷纷。说起来古人真是厉害,就凭着日晷月缺、潮涨鸟飞就生生揪住了每年的这么一天,总是细雨淋淋,名曰清明。不过今年似乎略有异动,清明前一日倒是风疾如走,雨骤绿垂,清明当日却是日暖气和,渚清沙白。心情似乎也明朗轻快了一些。人是很容易被影响的动物——当然不是说猫狗猪兔不容易被影响,只是我们恰好都是人——一场雨来,整个肺腑也就淋湿了,所见都是碎叶瘦草,所听都是雨打芭蕉,还没出门,腿上已经沾满了污水黑泥。倘若是逢上一日艳阳,比如今天,却只是懒懒散散,只是想对着太阳好好伸个懒腰,看青草拔绿,听嬉笑鸣啼,差点连今天节日都要忘记。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每逢雨,总拂双膝泥。在这最好又最坏的时代,我们还是保留了一点信仰。那点信仰并不是怪力乱神,而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图腾:祖先。我们很少会说某某言行冲撞了某某鬼神,却经常会说那是对先人不敬。祖宗是不容冒犯的。《自私的基因》曾经指出一个显而易见却又令人唏嘘的事实:我们应当庆幸自己的祖先是人类生存的幸存者,因为如果他/她曾在那么多惨绝人寰的战争、疾病、灾荒中不幸去世的话,你我也就不会存在了。简单地借用一本讲朝鲜历史的书名解释,就是《没有您,就没有我们》。这应该是我们信仰祖先的一个原因。自然,拿出一年中的一天来做祭拜实在是太应该了。然而祭拜先逝者并不是一件欢快的事,里面有敬,有畏,有爱。行人断魂并不是被雨打风吹、泥倒沟翻,却是因为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已随时间埋在了云下青山。那一部分曾与自己有缘,羁绊深锁,现在伸出手去,却只能挽住一丝清风。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借酒消愁”这句话也是流传了千年,尽管人们只在喝醉了以后才想起来这四个字后面还有“愁更愁”三个字。就像喝酒只不过是一个慰藉和解脱的出口,祭拜和很多传统习俗讲究的程序规定,还有其内在的合理需求。比如白事需要守夜,很可能是希望亲朋能聚在一起,分担悲伤。思念要讲出来才不会变成偏执,难过要哭出来才不会变成沉疴。段子里常说上班的心情好比上坟。言外之意,上坟心情十分沉痛。然而大可不必如此。就像借问酒家的行人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去喝酒,只是想找个人说话;清明扫墓,我们也并不是带着一刀眼泪和一把哭腔去的,不过是把周围的杂草拔一拔,枯叶扫一扫,碑刻擦一擦,和老人讲小孩的奖状,和小孩讲老人的皱纹,看火苗蚀黑黄纸,闻山风吹旧新香。

相关文章

  • 闻山风吹旧新香

    最近几年,每逢过节日都会先打听:这个节是吃啥的?过节嘛,自然是高兴了才是节日;而我们又长久以来不容易吃着好东西,就...

  • 百字令•百花齐放了

    百里淮山,无暂留?花笺写就此情绪? 齐人不复闻,箫韶。放教明月,入窗来。唐兴十叶,岁二百。落日风吹,鼓子花。旧许新...

  • 风吹麦田闻叶香

    总有这样一首歌 风起云涌时 总有这样一幅画 花开盛夏时 总想起这样一个味道 时时惦记着那里的回响 不知何时起 不记...

  • 访香

    访香迎花簇, 闻新揽山息。 意迷蝉鸣处, 浅泥裹足行。 --2016/08/23 记

  • 七绝 / 春心

    春心 抚琴作对浅思吟,弄墨观山念想深。 自然风吹旧画布,春天雨洗草木新。 (新韵) ...

  • 庆儿诗歌~ 谁家新客或旧客,千山暮雪归家路

    庆儿诗歌~ 谁家新客或旧客,千山暮雪归家路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作者: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 冷春听雨

    你听那风吹绿叶 你听那风抚残花 你看那枝头新果 你看那飞鸟驻足 你闻那风后残香 你闻那河水消融 ...

  • 闲语•忆夏

    落日庭宇静,微风吹绿萍。 携母话闲语,恍闻旧蝉鸣。

  • 秋深

    山山飞木叶 树树闻秋声 凉风吹我衣 秋月空相忆

  • 山居逢雪

    朔风吹满千山雪, 江原一夜尽白头。 应把旧柴温新酒, 三杯二两解君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闻山风吹旧新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q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