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读书、学习有很大的误解。
为了缓解自己的知识焦虑,在读书学习上总是很盲目,听说某某书很好,于是就拿来读;某个公众号关注达几百万,一定错不了,果断关注;某个论坛或平台大V讲的很有道理,于是定期关注,跟踪其言论……
几年下来,感觉学了不少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可是遇到现实中的问题,仍然不得其解,迷茫慌乱。正所谓懂了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几乎烂熟于心,但是以前的理解一直停留于“学习知识要懂得思考”这个层面,并没有深思,应该如何思考,要思考到什么程度。只往脑袋里塞东西不思考不行,虽然思考了但是思考不透彻更不行。
怎样才叫思考透彻呢?就是把知识变成知识晶体,变成自己的,并能够用知识来指导实践,这叫有所学,有所用。
知识晶体是《跃迁》这本书中提出的概念。书中指出,学习知识不是将一盘散沙装入口袋,而是将其以一定的结构存储于大脑之中,然后这些知识才会变成知识晶体。
众所周知,学习任何东西,都要有系统性,但是如何从散乱、细碎的知识海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呢?这需要按需学习,并将获得的知识碎片按照一定的结构搭建起来。
关联、树状、序列、数据是4种常见的知识结构,其中树状结构是最常见的知识结构,个人认为树状结构(思维导图?)是最完美、最遵循自然法则的一种知识晶体结构。
树状结构是将知识变成知识晶体的一种途径,是如何思考、如何将知识嵌套到自己知识网中的一种思路。让脑子里的知识以树状结构存储,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层级、包含关系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知识并不是单纯的多多益善,殊不知,以一种什么方式学习?学些什么知识?如何学习?如何处理所学的知识?这些才是应该首先要搞清楚的事情。只有能够让所学知识变成知识晶体,才会达到随用随取、学有所用的目的。
这几天读《反脆弱》正好读到“建筑和不可逆转的新事物狂热征”这部分,塔勒布认为无论是城市还是楼房,凡以自然的方式发展而成,都具有分形的特征,而这里讲的“分形”则就是一种树状结构。“’分形’既需要杂乱的延伸扩展,也需要自相似性,如树木会生出很多枝条,每个枝条看起来都像一棵小树,枝条上又生出更小的枝条,看起来仍与整体相仿,就像稍加修饰但仍识别的出的整体。”塔勒布认为这样的分形结构杂乱而富含细节,是具有反脆弱性的。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学习知识也应该遵循它自身的规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