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电影的海报《入殓师》是一部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生活的影片,影片以一名新手入殓师的视角,去观察各式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和背后百味的人生。这个片子曾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奖项。细细分析其中的叙事,更感作品之精妙。
01 通过不同景别的镜头叙事
这部电影中特写镜头不多,大特写镜头更是寥寥可数,远景或者大远景镜头也不多,主要是中景镜头和全景镜头,这样的镜头选择使得整部电影给人一种很细腻柔和的感觉。
在电影的开始部分,是一个全景的镜头,朦胧的迷雾中隐约一段在车内的镜头,那种灵魂引渡的氛围就扑面而来。紧接着是一个车内的镜头,但没有拍摄主角小林大悟的正面,只是侧面特写,然后配以独白,观众的视角就好像是与主人公一起乘车,坐在他旁边看他一样,这样的视角感觉很自然、真实,也能让人很容易就进入到了小林大悟当时的压抑心境。
大悟最后一次的乐团演奏时,乐团负责人的特写镜头——呆滞而无奈的眼神,已经暗示了故事的发展——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果不其然,乐团解散了,其后大悟惊讶的表情的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大大特写镜头却很好地放大了这种命运弄人的难以接受的感情。
大远景主要在外景的拍摄上,给人一种空间的参考架构,这类镜头主要是用在具有宏大叙事的作品中,在大悟决定搬回乡下时,就用了大远景拍了乡下的景色,再将景框逐渐缩小,变成远景、全景、中景和特写,将大悟的独白与影像配合起来。
中景和全景是较重功用性的镜头,往往是用来做说明性镜头、延续运动或者对话镜头,在影片中,中景镜头主要是二人镜头,这些镜头给人一种亲密的感觉,但是保持一种平等的心理距离。如大悟因为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他一个人在深夜里拉起了大提琴,镜头也都是以中景和全景为主。
电影最后当大悟亲手为父亲入殓,也是主要通过展现他动作的中景或全景镜头,表达和讲述他的感情,然后适当运用几个特写镜头拍下他流到鼻尖的泪水,观众在他小心翼翼的动作中和下滑的泪中,就可以清晰感受他内心汹涌的情感,极具感染力。
02通过声音进行叙事
音乐,在这部电影中不仅起着传统的渲染与控制情绪的作用,也是文片发展的线索之一。在《入殓师》中,有四首重要的音乐:久石让的《Memory》,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舒伯特的《Ave Maria》和作为表现生与死主题的音乐《Beautiful dead》。
《Memory》是大悟那位在他六岁时就抛弃妻与子的父亲最喜欢的曲子,承载了男主人公关于父母的记忆和伤痛。大悟第一次接触入殓师工作后被一具腐烂的尸体所惊吓,被死亡的恐惧所笼罩,也是这一晚,他一个人拉起了小时候用的大提琴,拉的正是《Memory》,旋律浸润了对父爱的渴望与被抛弃的怨恨。在电影的尾声,他亲手为父亲入殓,就在父亲临终前紧握的石头掉落下来,原来父亲对儿子未曾忘记的牵挂,这时响起的音乐同样是《Memory》。这一片段,声音就只有琴声,却已经成为最好的台词,音乐本身已经把感情充分表现出来。也起到一个前后呼应的作用,原本面目模糊的父亲在音乐声中逐渐清晰,父子之间的情亲终于回归。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出现的地方是在影片的开头。导演选择这首第九交响曲显然是有用意的,贝多芬失聪后依然憧憬着人类的光明与幸福,他的第九交响曲中每一个音符都是用人类生命的尊严与信仰谱写的,无论失去什么,遇到什么苦难,人活着需要尊严。这也是《入殓师》主旨的一部分,入殓师所做的,就是维护一个个逝者尊严的事,让他体面地踏上另一个世界的旅途。
在大悟与社长和同事三人一起过圣诞节时,他为两人拉的就是舒伯特的《Ave Maria》。社长和同事都有一段充满伤痛的往事,琴声似乎勾起了他们的回忆。在这部片子中,《Ave Maria》少了宗教音乐的庄严与神圣感,反而更接近舒伯特创作之始所用的故事给人的凄苦而美丽的感觉:纯洁的少女为了代父赎罪,向玛利亚祈祷。这首音乐,不仅在电影文本中是控制了两位听者的情绪——使之沉默、使之忧伤,也控制了观众的情绪,使人也一同陷入了回忆的漩涡。在这里,渐渐强烈的旋律被钢琴声取代,再次奏起《Memory》的变奏曲,配合着影像中止了插曲,回到了叙述的主旨,回归到了大悟的思想转变的主线。
《Beautiful dead》是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背景音乐,可能因为是被《Memory》独特的叙事作用,第九交响曲和《Ave Maria》的名声掩盖了。但是,这首出现了两次的配乐是《入殓师》关于生与死的主题的探索时重要的旋律。
第一次出现是社长为一位依然算年轻的母亲入殓的片段中,那位丈夫之前一直看上去很是冷淡,但是随着社长为她进行入殓仪式,丈夫的目光在遗照与遗容间移动时,社长让已经冰冷的人焕发了生机,给她永恒的美丽,妻子的美唤起了丈夫心底最大的痛,在丈夫突然扑在死去妻子的棺材上失声痛哭的那一瞬间,这首配乐也达到高潮。凄美哀伤的旋律将永失所爱、痛不欲生的情感在音符中表达出来。第二次出现则是大悟为澡堂老板娘入殓时,而这一次除了钢琴声,主奏乐器则从大提琴变为了单簧管,而且配有弦乐与竖琴的拨奏,没有第一次那么悲凉,仿佛就是在回溯澡堂老板娘平凡又非凡的人生,就如泰戈尔那句诗:“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03 通过特殊符号进行叙事
虽然《入殓师》的故事与情节很简洁,角色也少,但是从电影中精心设计可以更深入读出电影的意义,用符号学理论来说就是,电影中每一个镜头(画面)都包含着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一)价钱不一的棺材。
棺材只是给人最后躺的封闭小空间,终究要和人一起焚烧,从物理意义上是没有分别的,除非人太高大必须订造大号的。但是在《入殓师》中,我们发现原来材料不一样,装饰不一样,棺材的价格可以相差好几倍。女职员说:“虽然烧起来都一样,躺在里面都一样。人一辈子买的最后一样东西,是由他人决定的。”在这里,棺材也就有了“财富”的象征符号,而且一定程度上也象征了一个人在他人心中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承载的工具,这种差别不仅讽刺了人类无论生前如何为自己的名利而活,最终价值始终由他人审定这种矛盾,还讽刺了人类即使在对待死亡也不忘人比人,棺材比棺材这种可笑的心理。
(二)逆流而上回归故乡的鲑鱼。
对入殓师的职业依然有所抗拒的大悟在桥上看河里那些逆流而上要回归故乡的鲑鱼,明明有因此死去的同伴在旁边流过,活着的鲑鱼依然拼命往上游。“总觉得让人悲伤,为了死而努力,终归是一死,不用那么辛苦也可以吧。”大悟这样对路过的大叔说,这位大叔也是我们后来知道的澡堂老板娘的好友,是在火化炉前送别人最后一程的工作人员,他的回答是:“是自然定律吧,它们天生就这样。”到这里,电影已经出现了第二次的“回归故乡”的符号了。而且这里出现的鲑鱼,还不仅代表了回归故乡,还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定律:死是必然的,但是活着,就要努力生存。
(三)大提琴与石头。
在这部电影中,大提琴与石头都是象征父亲的符号。尽管大悟已经记不起父亲的模样,儿时用的大提琴琴盒中,用琴谱包裹着的石头是父亲当年送的,在父亲背叛家庭离开以后也没有扔掉,反而被他小心保存下来,这块大悟儿时与父亲交换的小石头,构成了父子间持久的羁绊,所以直到电影的最后,大悟的父亲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就离开人世,但那块紧握在手中的石头,就把父子之情渲染到了极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