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龙纷争
蚩尤大败之际,蚩尤的兄弟们四处突围,为了保护蚩尤,他的一个兄弟戴上他的头盔,冲杀在最前面,引开了黄帝们,应龙远远只分辨得出头盔的不同,几步凌空飞跃赶上,从后上方,直接砍掉了“蚩尤”的脑袋,不知谁喊了一声:“蚩尤将军已毙,我们快逃呀——”,顿时蚩尤的将士们纷纷乱作一团,坚持战斗的只有蚩尤的兄弟们,他们带着为大哥报仇雪恨的决心和勇气,更加凶猛……
但是大多士兵选择了四处逃窜,力量的悬殊,体力的透支,最终蚩尤的兄弟们非死即伤……
黄帝盟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他把蚩尤的头像挂在战旗上,四处巡展,周边无不心悦臣服。但是他对于蚩尤的战斗精神可钦可佩,便加封蚩尤为“战神”,厚葬了蚩尤。
而炎帝臣服后,则带领族人向南挺进。少昊也又回到西方,继续向西开疆扩土,休养生息……
期间少昊、黄帝派人向炎帝学习农耕、医药等,炎帝则派人和黄帝他们学习造船、制箭……
最终,少昊占据了整个西方之领,在白龙的辅弼下,对应五行白色,称为白帝。
炎黄则对应赤、黄,成为了南方、中原的赤帝、黄帝。
至此,三龙归位,纷争结束,人民安居乐业,友好往来,互通有无,真正回归到了一家人的状态。
(七)黑帝长成
就在黄帝败蚩尤后的太平盛世里,黄帝的长孙颛顼渐渐成长起来。
那是黄帝百岁那年,想到自己年纪已迈,要选一贤能的人来接替自己的位置。于是,他把风后、歧伯、力牧等老臣叫到一块儿说:"吾乃皆老矣,依大家之见,吾该选何人继位?
岐伯说:"汝有有儿二十又五,择其一即可。"
黄帝说:"吾有今日所成,非一朝一夕唾手可得。为保这千秋功业,吾必将之交于有为之人,欲得有为之人,还需测试和挑选。"
于是黄帝下令,公开张榜,天下有贤能的人都可以应试。测试分文、武、德三科。测试的日期一到,从四面八方来的人成千上万。
是日,黄帝稳坐轩辕殿中央的轩辕宝座上;风后、歧伯各列两边。首先是风伯出文题:“诸位听好,文题为——日月皎皎,因何各循其迹?人间善恶,皆有定数,亦有变数,是何因?大地之广,因何载物?水往低流,因何润物?”
殿外数里,千万余人,每人一桌、一椅、一笔墨、一丝帛。每百步一位传告试题及监考者,于是“第一题——日月……”一个接一个传下去……
试题传报完毕,答题正式开始,只见有的提笔冥想,有的摇头晃脑,有的眉头紧皱,有的已经下笔……一个时辰后,全体人员放下笔退后桌椅一步,等待收卷和撤掉桌椅。
第二题武斗,由岐伯说明规则:“本武题,由其中一人上台拿下擂旗,插在擂主之台上,然后其余人依次自愿挑战,直到战胜后接下擂主旗,再插上一级,其余人继续挑战,以此类推!不得使用武器,更不可使用暗器,也不得要人性命!”
题意被一道道传下去,大家都集中在了早已准备好的擂台之下……
“开始”一声令下,已有人从人群中飞腾起来,在众人头顶之上飞快踏上擂台,拔下擂旗,插在第一级擂旗台上。紧接着又有人从另一个方向飞腾而上,直接站于第一位面前随手出去,就是一拳……
无数激烈的龙争虎斗,有的连擂台都跳不上去就摔下来,有的打败数十个,最终体力难支,还是退下,有的有勇无谋只顾自己攻击,浪费体力,有的只知道纸上谈兵嘴快——手脚不到位……最后只剩下两个人:玄嚣和昌意。
二人一起长大,一起学武,打了不知道多少个回合,不分胜负,岐伯见太阳落山,时辰已晚,便做个平局结束。
第二日,黄帝把玄嚣和昌意叫来,交给他们每人一个珍藏多年的宝葫芦,说:"吾有两宝已在汝等手中,开口,能流三丈宽、一丈深之水,直流二百里方干。从嵩山南坡到东之颍水三百里,汝等每人一葫芦,从嵩山脚下放水,水量不可减,孰能让二百之水流三百里,孰接替吾位。"
玄嚣和昌意都是很有心计的人,谁也不肯示弱,都暗下决心,非让这葫芦里的水流到颍水不可。他们二人都带着葫芦来到嵩山脚下,一个站在山崖南边,一个站在北边,各自把葫芦打开,放出水来,只见那清凌凌的水从山坡上飞流直下,就像两条大河,滚滚往东流去。这两股水穿峡谷,越平地,只流了二百里就干涸了。他俩都焦急地抱着葫芦摇了几摇,还是不见一滴水。没办法,只得按照黄帝交代的秘诀,又把水收到葫芦里,再次试验。
一次、两次,三次……两天过去了,谁也只是放水、收水……
第三日一早,玄嚣高高兴兴地来找昌意,他说:"意弟,吾有一妙法,定成。"
昌意想“既汝有妙法可成,何故诉于我?”
昌意转而问道:",兄长有何妙法?"
玄嚣说:"汝可记得,父皇曾说,只要掌握要领,这两个能容下二百里水量的葫芦能流三百里远?这要领就在两个葫芦上——试想,一芦独流二百里,两个合流,即四百里。既能流四百里,从嵩山脚下到颍水才三百里,何患流不到乎?"
昌意一听,恍然大悟,伸手抱住玄嚣之手连声说:"妙!真妙!"
当即,兄弟二人一齐上山,同时打开葫芦,水流有百十里路,两股便汇流在一起,直入颍河,颍河水量骤时增大,向东流去,从此后永不枯竭。
玄嚣、昌意兄弟二人,这才把黄帝和众前辈请来。黄帝和臣僚们一看,都高兴地连声称赞:"好!好!真是后生有为。"
黄帝又把他俩叫到一块儿说:"从此事可悟得一理:两股水汇流一处,水量越来越大,永不枯竭;一旦分开,便了无生机。百河汇海,和治国一样。人心不齐,百事无成;万众一心,上下一致,国方能愈发强大。汝弟兄二人,无论谁接替王位,都要带领百姓,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好。"
玄嚣和昌意听了父亲的教诲,互相谦让。黄帝看他们都有诚意,就说让玄嚣接王位,昌意辅佐,共商国家大事。
为了让兄弟二人和后人记住这一道理,黄帝把玄嚣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溱水,把昌意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洧水,两河汇流后流经新郑南关的那一段叫"双洎河"。
从此玄嚣和昌意和睦共处,紧随黄帝左右……
一日,来自若水的昌仆求见……
昌仆是身材苗条健美,浓眉大眼,唇红齿白,面若桃花,眼神之中还隐隐透着一点阳刚之气的女子。昌意在大战蚩尤时就已经注意到这位奇女子了。他在黄帝身旁站立,这才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打量着这位发髻高高束起,从头顶披下来如一束黑亮的马尾般的女子。见她穿着一身软战袍,颇有英姿飒爽的气概,不禁充满了无限遐想。
昌仆作揖拜过黄帝,黄帝和颜悦色道:“昌仆可是当年带领族人帮我打败蚩尤之领袖?”
“正是!为了国家的统一,我们若水骁勇善战的英雄儿女,参加了黄帝中原大战蚩尤的战争。当时我是第一代雅女……”
“哦!当年屡建奇功,为打败蚩尤,汝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是当时汝带着若水儿女凯旋之时,为何躲开没有接受表彰,直接回了若水?今来——又为何事?”
“当年是黄帝领导英明,吾等紧随黄帝才会取胜,况保家卫国乃每位若水儿女天责,故不敢贪功。今我若水人民安居乐业,但农稼之事苦于无能者,故来请黄帝派遣能人……”
昌意高兴地嚷道:“吾亲自过去……”
他的失态让玄嚣掩口偷笑,也让昌仆有点羞涩,也“吓”了一跳……
黄帝才笑咪咪地介绍道:“吾儿昌意,现与玄嚣辅佐我左右!”
昌意知道自己失态,也慌忙转到黄帝面前拜过道:“孩儿愿意前往若水……”
黄帝似乎也看出了端倪,未等他说完,挥手示意昌意归位道:“既然如此,为了若水人民和中原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一家,同享文明,吾特令子昌意前往即是!汝可回矣!即日昌意等自会前往!”
昌意着急了,又一次在黄帝面前拜过道:“父皇,既然昌仆当年为曾受功邀赏,今不如多留几日,一则好好学习学习,二则容孩儿准备充分一些……”
黄帝瞪了昌意一眼却笑着道:“那一切交与昌意办理!昌仆,汝随昌意安排如何?”
“是!”昌仆有些娇羞温婉着道。
数日里,昌意领着昌仆将整个轩辕城内外都游玩了一番,百般照顾,疼爱有加,一休息下便吩咐下人做各种点心、食物,给她备各种不同的水果……昌仆似乎要把一切好的都给了昌仆不可似得。
大树下、小溪旁、闹市里,城墙外……都是昌意和昌仆双出双入的身影……
在昌仆休息的时间里,昌意则细心盘点随行人员、物品等……
很快半月过去了,黄帝要求他们一起出行,并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仪式前一天,当昌仆收到昌意亲手送给她的新衣一看时,她感动得泪水润湿了眼眶,原来那是一件漂亮的嫁衣……
黄帝实际上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婚礼后,昌意和昌仆回到若水,用若木盖房修建安乐窝,恩恩爱爱的在这里开始了一辈子的相守。
一晚,昌仆看到天空有一颗发着夺目光芒的星星,直奔向月亮,所经过之处,留下彩虹般的绚丽色彩,投入她的腹部,与此同时,她心有所感而怀了身孕,后来便生下了颛顼。
因为颛顼的出生,这里的若木花,开得更加艳丽,但是就是依然不结果。不久后,昌意夫妇商量,让颛顼到黄帝那里学习,长大后可以拓展北方之领地……
但是当时黄帝已经年岁过百,于是便把颛顼转到白帝少昊那里学习成长……
当颛顼十二岁时,昌意夫妇念子心切,亲手将若木树苗封装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根,送到中原的故乡,被分到天下各地栽种,并且颛顼手下的人带回了嫁接技术,从此若木树开始每年开花结果,还培育出了很多变种的果树。那时,颛顼已经随少昊一起学习领导和管理国家大事的本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