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子】更无私的爱,是给予他尊重和认可

【亲子】更无私的爱,是给予他尊重和认可

作者: Alsa任凤琴 | 来源:发表于2017-01-08 19:10 被阅读0次

    “没错,我就是挺你!”

    这是我听过最酷的父子对话,来自一位17岁男孩的父亲,一位能说流利的三国语言,头顶博士帽,专业资历雄踞国内外所在领域前几把交椅的父亲,面对儿子大学择校选择时的答复。

    听完这句话,瞬间感觉这位认识近十年的朋友身高当即两米八,超级伟岸。不是因为我所熟知的那些个人履历、身家背景,而是在下一代面前平等以待的姿态。


    作为父亲,在面对孩子重要选择的时候,没有大家长式的说教和干涉,充分信任孩子、尊重孩子,这是目前很多华人家庭渴望而不得的现实。

    作为高考过来人,有多少同路人没有聆听过父母一路而来的“谆谆教诲”?

    在专业选择,甚至走出校园就业择业的路上没有遇过父母的“循循善诱”?

    当下盛行的相亲大会,更是有无数的父母把手伸向孩子的婚姻、置业,甚至下一代子女的抚养上。

    而所有的干涉,都假以“爱”的名义。

    ​难得可以听到如此平等相待的父子对话。一个阅历丰富,以世俗价值观来看更有资历说教的父亲,在孩子的人生重要选择上举重若轻地说出“挺你”,没有干涉、没有责问,真心觉得难能可贵。


    朋友J是华裔,成长于传统的华人家庭,在国内完成硕士学历,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工作多年。前段时间回国陪母亲度假,几个朋友碰面时一起聊起国内外基础教育。J的儿子今年高三,过去几年一年年见证小伙子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有担当、有想法的小伙子,学习、游泳、足球、钢琴,典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开花路线,仅仅是其中之一的钢琴爱好,便被茱莉亚音乐学院毕业的教授赞为“执教生涯中仅遇过的两个真正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之一”,游泳更是所在州的高中组冠军。

    以J儿子的资质,父母的背景,本以为孩子会顺理成章申请常春藤名校,后来对话中得知孩子申请了所在州的国立大学,并且有自己的见解。在父母陪伴分别游历过哈佛、MIT、州立大学及其他几所学校校园,参加了各校宣讲会后,孩子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哈佛大学的学生 眼睛向下看:自带优越感。

    MIT的学生 眼睛向上看:过度沉迷于书本

    自选的州立大学:这里的人属于“正常人”,过自己的生活

    作为一个少年的判断,我们姑且不以成年人的功利心去分析对错,小伙子确实是从自己的视角,概括出了自己的心得,然后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

    ​本以为在跨国企业见多识广,经历过常春藤名校作为品牌附加值给毕业生职场添砖加瓦的名校效应后,J会游说儿子申请名校,原来没有,居然没有。

    美国知名院校Phd背景的父亲,面对儿子的选择,没有过多干涉,只有尊重他的选择。——作为父母,最难得的是这份尊重,不是作为家长的“命令”,既没有“我是你爹你得听我的”的勉强,也没有“你要靠我供你读书,学费生活费要老爹给的”傲慢,而是我提供机会让你来选,同时我尊重你的选择。

    为人父母,真正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这才是大爱,而非为了彰显“看,我多爱你,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这种以爱为名义的精神绑架。对孩子更无私的爱,对孩子最真诚的爱,就是这样

    培养他选择的能力,

    提供他选择的机会,

    尊重他选择的权利,

    认可他作出的选择。

    如此这般,才是真爱。

    非常相信J夫妻两人,在儿子的选择背后没有少下功夫。

    回望孩子的成长过程,无不渗透着他们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爱”。记忆特别深刻的是每次美国之行的周末都看到他们夫妻两人满满的行程,送一双儿女参加各种球赛、游泳课、实践课,两人是全职待命的驾驶员。顺便提一下,J的太太是知名画家,90年代起便在东京多次参加由东京政府筹办的画展。

    孩子成长的过程,有着他们亲密无间的陪伴;

    孩子价值观的塑造,有着他们身体力行的示范;

    孩子能力的养成,有着他们润物细无声的培养。

    在J他们夫妻俩日积月累的付出中,早已完善了孩子做出选择的价值观,积淀了孩子做出适合自己选择的能力,更不用说其实J他们夫妻实地了解过:孩子所选择的州立大学既有儿子喜欢的化学专业,同时有儿子喜欢的钢琴表演专业,两者兼而有之提供了难得的修双学位的机会,并且这两个专业都在美国国内享有盛名。

    因为爱,作为父母他们早已有过必要的了解;

    更因为爱,他们信任儿子的选择,支持他的选择。

    或许不是最好,可是又怎样呢?

    那是孩子的选择,那是孩子的人生,何必要强行干涉呢?

    给予别人我们认为最好的,并非是真正的给予。

    给予对方他/她想要的,他/她认为美好的,才是真正的给予。


    易位而处,任何以爱为名,裹挟权利与欲望的“给予”,不过是自私的“自我实现”,借以下一代的人生传承个人的想法,用孩子的人生承载个人的事业,与此类似的“子承父业”、物质传承,有可能只是父母的私心。身边见过的最难堪情形,莫过于子女在没有足够丰满的羽翼时,无力理直气壮地拒绝父母的安排,因为此时会有父母洪亮的声音响在耳侧“那你告诉我你想做什么?”,或者直接“断粮”——切断经济来源,让孩子“明白”他们须得听自己的。殊不知,孩子更加失去了选择的权利,没有了选择的底气,甚至表露心声的勇气,如此裹挟,不正是我们日常看到最多的两代人对话?

    希望我们有越来越多的父母,如J。


    希望更多地父母,有机会再读一遍纪伯伦的《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子女》。


    Kahlil Gibran On Children

    纪伯伦-关于子女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子】更无私的爱,是给予他尊重和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tc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