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宝坊~瓷器篇(青花瓷)

古宝坊~瓷器篇(青花瓷)

作者: 远黛青梅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4-18 00:37 被阅读0次
    元代  青花蒙古包

    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代是北方游牧民族统治时期,北方蒙古统治的游牧民族具有与中原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观念,他们在多年骑马征战中形成了一种粗野豪放的性格

    因此,绘画往往抽象简阔,气势恢宏,草木灵动

    本器整体圆形,下部掏空成门,外形是一种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人的房子。蒙古包不但能够经受大自然的考验,可通风、采光、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 非常适合游牧民族生活和居住

    青花色浓艳,白中有所发青,晕散明显 十分自然

    青花颜色深的地方,铁锈斑痕明显。釉面柔和,由于自然界中物理,化学的作用下使釉面呈现一种温润的玉感,自然闪现一种深沉的旧光泽。而仿制品上的釉呈现一种浮光

    元代官窑青花瓷所用的青花料是含铁量较高的进口钴(游牧民族长期征战,有可能从波斯弄来的,嘻嘻),因而经过高温烧制后,颜色鲜艳,色散晕,现代仿的,所用青花含铁量低,烧制后为暗蓝色,没有元青花颜色鲜艳深沉

    在看花纹,主要以凤纹为主,花卉缠枝纹和芭蕉纹为辅,纹饰笔划深浅相间,手绘自然,笔法挥洒自如流畅

    元青花上的芭蕉纹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纹样,饰于颈部和下腹部,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非常醒目

    元代    青花龙纹盖罐

    龙作为一种吉祥装饰意象起源于新旧时代交替的远古时代,这时的龙已经成为一种原古氏族的图腾崇拜

    稚拙古朴的史前龙纹,到神秘狞厉的商周龙纹,从浪漫激越春秋战国龙纹,到古拙雄健的秦汉龙纹,从雍容华贵的隋唐龙纹,到典雅洒脱的宋代龙纹,直到轻盈飘逸的元代龙纹

    元代龙纹,龙躯细长,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头较小,长鹿角,张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多见,以留白大鳞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或一撮

    清康熙  虎溪相送笔筒

    瓷质笔筒应该产生于宋代,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一般呈圆筒状, 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紫皮亮釉翠毛蓝”,这是人们对康熙青花瓷的一种美誉

    紫皮亮釉”是指釉面明亮坚实,“翠毛蓝”是指青花色更加艳丽,真是娇艳欲滴,艳儿不俗,清明不浑

    本器色调分明,青白相间,水路穿插,色白花青,以青花绘山水,阴阳相背,山水峻石,似神山仙境

    釉质莹澈清亮,白里泛青,朴素大方,显得十分幽静雅致,我在想书桌上有这么个青花笔筒,写的字应该更漂亮些吧

    虎溪也出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典故:

    东晋时有位高僧法号慧远,交游广泛,与很多名士都有往来。相传他曾住在庐山西北山麓的东林寺中,潜心研究佛法,为表示决心,就以寺前的虎溪为界,立一誓约:“影不出户,迹不入俗,送客不过虎溪桥。”

    不过,有一次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过访,三人谈得极为投契,不觉天色已晚,慧远送出山门,怎奈谈兴正浓,依依不舍,于是边走边谈,送出一程又一程,忽听山崖密林中虎啸风生,悚然间发现,早已越过虎溪界限了

    再给你们看看其他材质的笔筒吧

    清  花梨嵌百宝笔筒 清    紫檀木嵌百宝笔筒 黄铜龙凤呈祥笔筒 酸枝笔筒 清  康熙青花“红佛传”棒槌瓶

    因长相南方洗衣服的棒槌而得名。腹部绘画的人物故事是京剧“红佛传”

    画面居中人物为隋炀帝的重臣杨素,身后站立二歌妓,其中一人为红拂女张凌华。她倾慕前来参谒的李靖的才华,便夜盗令箭偕李奔逃,结为夫妇,并辅李建功立业。这一典故又称为“慧眼识英雄”。


    今天就到这里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宝坊~瓷器篇(青花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um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