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显出聪明;在国家政治混乱时,就显得愚笨。他的聪明是人们所能做到的,但是他的愚笨别人却很难做到。”
【我的收获】
宁武子历经两代王朝,前一个政治清明,他的聪明才智,显而易见,但这样的才智是能够学习到的;后一个政治混乱,他韬光养晦,不显山不露水,看似愚钝,实则大智若愚,旁人难以企及。
孔子提倡明哲保身,他将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南容,正因为认为他是一个圆融有大智慧的人。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明哲保身并非阿谀奉承,毫无底线,要拿捏好这样的分寸,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其次要在逆境中不断磨练,不轻言放弃,不被他人影响。所以,能达到这样境界的人,必然比在顺境中的人拥有大智慧。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译文】
孔子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在鲁国的那些学生都志向远大却行为粗率,写文章文辞华美,却不知道如何自我节制。”
【我的收获】
孔子周游列国,目睹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社会现状,忧国忧民,下定决心从教育着手,培养更多仁人志士成为社会中坚力量,大力宣传推广仁道,提振社会风气。
他对目前学生的状况也忧心忡忡,他们志向远大但疏于规划,文章华美但缺乏建设性意见。就像温室中的花朵,自顾自美丽,一旦离开温室,如何经历风霜雨雪?如何渡过寒冬酷暑?连让世人认可都是问题,更别说实现传经送宝的远大理想了。
所以,孔子发出感叹“归与,归与”,这是一位有责任感的智者的呼声,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着眼现状,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毕竟,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