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打记事起就总是穿着在羽绒厂上班的姐姐们用工厂裁剪羽绒服后留下来的边角料拼接起来的布料做的衣服,夹克及外裤居多,因为拼接起来的内里没法贴身穿(哈…这里只是皮一下)。
虽然那种衣服现在想来觉得寒酸和可怜,但在那时候的农村也算是稀罕物了,很值得在小伙伴们那“炫耀”一番了!
而我穿多了那种材质的衣服也时常渴望有一件用完整的布料裁制的衣服。终于,在八岁(其实已记不真切具体的时间了,只是个大概记忆,反正那时候小。)那年的端午节,迎来了我人生中第一条成品新裙子,印象特别深刻。那年端午节前,母亲去公社购置过节的东西,还帮我买回一条裙子,一双凉鞋。那是一条假两件儿连衣裙(就是那种看上去是白衬衫外加背带连衣裙,其实是连一块儿的。),领子和短袖是白色的,小圆领领口还绣着小花儿,短袖收口是用的松紧带,稍往上撸一撸,便成了泡泡袖,周身浅蓝色,粉粉的那种蓝,腰上还有两根很长很宽的带子可以自己扎成蝴蝶结。衣服买回来试穿的时候,我激动极了,原地转了几个圈,裙摆蓬蓬飘起,电视里的小公主一般……
记得那个端午乍暖还寒,硬是忍着手上冷起的鸡皮疙瘩,穿着新裙子坚持在外面玩了一上午,恨不能让全村的小伙伴都看到我的漂亮裙子。下午在大人的反复催促下才忍痛换上长袖衣裤!
那个印象太深刻,至今想起都能小激动一番。
小时候,一家六口挤在一间仓库隔开的通间里,狭小的空间硬是被塞下了三张床和一只橱柜,一只米缸,角落里还塞进一只尿桶(晚上怕孩子上厕所不方便而特设的,都是晚上拿进来早上拿出去。)床与床之间人要经过都须侧着走,除了父母那张老式的婚床是一张像模像样的床外,我们姐妹四个的床都是那种又短又窄用两条条凳加几块床板搭起来的“疑似“床(用岳云鹏的“疑似鞋”的梗自嘲一下),幸得我们姊妹几个都个子瘦小,两个人睡一张床还不至于显得太拥挤!
大姐高考那年考上卫校,她的两个闺蜜来家祝贺,晚上还住在家里,半夜我懵懂醒来手触到“床上”都是土,我还傻乎乎的问大人,咱家床上怎么这么多土?原来是半夜被踢下了床,在床底下睡到天亮。现在想来又好笑又心酸。原来自己从小就跟常人脑洞不一样,可能就是个天生的傻子吧,三姐这样说我……
稍微懂事点儿,特别羡慕那种自己有单独卧室的小伙伴,特别渴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直到姐姐们一个个出嫁,我们家的住房条件依旧没有丝毫改变,其实那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已经不错了,但父亲心里的刺致使他坚决不动做房子的念头。直到我结婚,还是住着那间破败的老土屋里……
直到2008年,考虑到父母年迈,偶尔下乡或者百年之后处理身后事有个起码的落脚点,才把已经断壁残垣破败不堪的老屋拆掉,建了一间砖瓦房,有了两间卧室和一间正厅,有像模像样的卫生间和厨房,有了自己的小院子,父亲还在院子里种了两棵桂花树……
人生就是这样,虽然生活不是事事如意,但却时时充满希望!
怀抱希望,感恩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