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三小节《认知驱动》一书,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精华,决定停下来重新读一遍,顺便将书中的道理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第一章第四节标题是镜子:所有的社交都是一面镜子
一个读者看了周岭的文章后如获至宝,把后者的公众号分享给朋友。可是朋友对此嗤之以鼻,读者非常生气,问周岭该怎么办?
周岭回答说:“想让对方听你的劝,最好的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你自己真的变好,而且比现在好很多、比他好很多,那时你的话才有分量。因为更好的建议不是劝说,而是影响。”
用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来总结,那就是“身教大于言传”。想要改变对方,最常见的场景多半都发生在婚姻里,其中女性想要改变男性的现象居多,然而这种愿望经常会事与愿违。
我在听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老师答疑时,听过一个例子,一个妈妈自己学习了一些科学的育儿知识后,不认同丈夫和婆婆对待孩子的方式,但自己在家里却没有任何发言权,所以她提出的建议都被家人忽视。
结果就是妈妈非常焦虑抑郁,不知所措,而且还感到委屈,明明自己是对的,为什么家人不听她的。
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妈妈的困境在于她的家庭地位太低了,首先要关注且改善的是夫妻关系,然后才是育儿问题。即使夫妻关系没问题,想要改变对方的想法,最好也是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话有道理,而不是仅仅去批评对方做得不对。
当丈夫看到妻子学习了育儿知识后,在孩子身上产生了明显的好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对妻子的话表示信服,愿意接受她的建议了。
这里跟周岭说的是一个意思。
拿我自己举例子,公婆刚跟我们住在一起的时候,婆婆因为一件小事跟公公冷战了差不多六个月。那时候家里的气氛十分冰冷,而我那个时候也处于认知尚未提升的产后抑郁期。
后来我读了一本书,对我的影响特别特别大,那就是阿尔伯特.埃利斯和罗伯特.A.哈珀的《理性生活指南》。
这本书告诉我,原来我们的思想中有很多的“绝对”“应该”“必须”,比如男友就应该惯着女友,父母必须爱自己的孩子,领导应该看到我的努力等等。
这都是我们心中的“应然”,但实际生活中呢,其实并非总是如此,因此,应然和实然在这里发生了冲突。
然而这些观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仿佛已经成了我们潜意识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分不清理想和现实,把自己的标准看做是理所当然,所以才会产生很多无谓的痛苦和不甘。
这本书真的点醒了我,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凭什么别人就要无条件地对你好呢?放下这个执念后,我的心态有了一个180度的转变,情绪也迅速平静稳定下来。
一个人的情绪真的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情绪,即使你自认为处在这个家庭的边缘,但仍然在潜移默化中对家庭这个系统产生了影响。
还有一件小事,也影响了公婆的关系,那就是我爸妈来看我们时,我妈幸福地提到一个日常小事。
因为那天早上他们要早起搭车来看我,我爸为了让我妈多睡一会,偷偷把衣服洗了。我爸是那种不太会说话的直男,但有时候却非常细心照顾我妈,他们之间总是互相体谅对方的辛苦,所以越老感情似乎越好了。
从那以后,公公也有了一些些改变,开始主动做一点家务事。
之后家里的气氛慢慢平静下来,公婆原来一年总要大吵几次,然而奇迹出现了,很长时间里他们都没再吵架,即使闹矛盾,也很快就结束了。
这些改变或许就是行动带来的效果吧。在育儿问题上也是如此,公婆都算是开明的人,不怎么干涉育儿问题,偶尔干涉一下,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基本不会发表意见,每次都是孩子他爸硬邦邦地顶回去。。。。。。
有时婆婆看不惯我跟孩子腻歪,我也不怎么解释,她说她的,我做我的,顶多跟我妈倾诉一下。现在两个孩子在我的陪伴下,很平稳地度过了可怕的两岁,快三岁了,还是很乖巧,一点也不觉得三岁有多么可怕。
现在早上我离开家之前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婆婆什么都不说了。
因此与其想着改变别人,不如先把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维护自己的形象,增加自己的学识,提升自己的智慧,稳定自己的情绪,丰富自己的爱好,结交理想的朋友,追逐自己的梦想,让别人主动来靠近你。
这样的人即使在跟人相处时想要付出,也不会附加任何条件,而那种只知道通过付出来获取他人关注的人,那种付出对别人来说是非常沉重,而且想要逃避的。
第五节内向:被动社交,内向成长者的制胜之道
在如今的社会里,充斥着太多这样的声音了,那就是成为一个外向者,能给你带来人脉、成功和金钱,而内向者不知道争取,不知道展现自己,注定不能获得成功。
还记得上次我拿到白俄罗斯男人这个采访对象, 他要求视频被我拒绝了,然后被他质疑是骗子。
当时我找到另一个签约作者大姐,想问问看她愿不愿意接受视频采访,她给我讲了自己的人生故事,鼓励我努力突破自己。美名其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而我也真的准备鼓起勇气去突破自己,结果就是还没想好,就被那人怀疑是骗子。
我生气地删掉了这个人,不想带着心结和偏见去采访别人,既然心里不舒服,又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
昨天大姐问我采访了吗?我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她,她的反应我无法通过那简短的回应猜测出来,但想必应该是不认同的,因为她很自豪于自己勇于争取,搞定了好几个难缠采访对象的事情。
周岭认为,对于内向者而言,与其效仿外向者极力展现自己,不如静下心来打磨自己的作品,用作品替自己说话,通过产出独一无二的、具有长久价值的作品或产品与世界保持链接。
比如李子柒。
在传播手段发达的社会里,越要坚守价值。因为这个世界已经不缺乏传播途径了,但价值依旧稀缺。
说起价值,我想到昨天发布的采访稿的主人公杜哥,他真的是一个非常有内涵的人,知识渊博,见多识广。他拍视频讲解收藏品的知识,粉丝并不多,因为视频太长了,内容也比较枯燥,所以还得靠讲一讲泰国的奇葩习俗来吸粉。
昨天文章爆了以后,杜哥头条的粉丝增加了一百多个吧,不算多,但在我看来,像他这样坚持输出价值,坐得住冷板凳的做法,才是做自媒体的长远之道。
头条今天又发布了更加严格的扣分标准,有人说头条现在舍不得撒钱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扶持优质作者了。我想他们说的是对的,一个平台在经过疯狂吸收创作者的那段时期后,必然要转向大浪淘沙的那一步。
有价值的作品也许暂时不会火,但没有价值的作品,必然走不长远。而内向者,就要做那个带给别人价值的人。
第二章第一节层次:你在这个世界的哪一层
周岭在书中提到一个NLP逻辑层次模型,这个模型把人的思维和觉知分为6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
环境、行为、能力、信念和价值观、自我意识、使命。
位于不同层次的人是这么看问题的:
一层的人找环境问题,是抱怨者,喜欢说:“都是你们的错!”
二层的人找努力问题,是行动派,喜欢说:“我还不够努力!”
三层的人找方法问题,是战术家,喜欢说:“方法总比问题多!”
四层的人找选择问题,是战略家,喜欢说:“什么东西最重要?”
五层的人找身份问题,是觉醒者,喜欢说:“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六层的人找意义问题,是创造者,喜欢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利他!”
你是哪一层?
我估计了一下,我可能在能力层,但经常还会退回到努力层。就是周岭说的,盲目努力,自我感动,光输入不产出的那种人。
我认识的人中什么人处于信念和价值观层呢?就是那种知道再好的方法也代替不了努力,然而,比方法更重要的是选择。
我想应该是朝闻道社群里的徐公和徐胖子两位老师吧。他们建立了社群,然后作为带头人主动去探寻各种大小风口,尝试各种变现的方法,接收来自各方面的资源提供给学员,带着学员趁着风口挣钱等等。
这就是主动去探索方向,认为选择比努力和方法更重要的人。因为如果选错了方向,努力和方法反而会成为拖后腿的反作用。
而处于第五层自我意识以及第六层使命的,我采访过的人中也有若干,那就是硅谷小羊姑娘和毕殿龙老师。
小羊从高中起就一直在探索自我身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职业,将来想要成为什么人,去做什么事情能够帮助他人。
毕殿龙老师也是如此,在教育和帮助别人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地坚持着,这两个人都可以算得上是觉醒者甚至创造者了。
而处于第一层的,勉强能有一个,就是那个八零后养牛的。不过在采访中,他倒是不怎么抱怨,只不过从他的际遇来看,的确总是受限于身边的环境,虽然努力但没有选择好方向,被生活推着走,非常茫然的那种人。
更准确一点,他应该属于第二层。其实属于哪个层次,真的不是外在条件决定的,而是个人的思维认知水平决定的。
有些人一看到我们发布的故事主人公人生非常精彩,就说我们是编故事,说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起点高,你们是在制造焦虑,是在崇洋媚外。
然而他们没想过,起点高的人尚且在努力,起点低的人难道就只能躺平了吗?因为不管你如何努力,都追不上他们了啊!
可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积硅步以致千里”,每个人为成功而努力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些普通人无法企及的点,但也可能有普通人能够学习的地方,比如方法,比如思维,比如眼界。
即使我们这些普通人没办法像他们那样一努力就能大跨步前进,但步子走得小一点,总比原地踏步好吧?
即使我们走不到人家的高度,但你走得每一步路,是不是都在为后代铺路呢?
正所谓“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如果你永远都躺在反成功学的信念上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了,那的确是没有任何进步的可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