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人或许并非真不喜欢说话,可能只是有时比较害羞,或者不太善于表达,或者觉得不是说话的时机,有或是没找到适合的交流对象。
无可否认,与沉默的人打交道需要一些技巧,特别是对我这样性子比较急,又还同样羞怯的人来说,遇到不够主动的人有时是有一种“折磨”感觉的。
人的本质不是由性格是外向还是沉默决定的。善良还是邪恶,真诚还是虚伪都与内向或外向没有直接关系。
很多时候会有种误解,以为沉默的人比较“阴险”,因为话少不容易“猜到在想什么”。可是,对那些伶牙俐齿滔滔不绝的人,谁又能猜得到他们真实想法?说了很多,有多少是真话,有多少真诚?当然,也不能认定能说会道就不是真诚。
以通常的标准衡量,小李算是一位比较沉默的人,反正至今我记忆里还几乎没有他侃侃而谈的情形。但是这并没妨碍他和我成为要好的朋友,尽管我本人也不是一个特别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人,不像岿和老周那样上前几句话就可以与人熟络,我在与人交往中是十分慢热的,少有“一见如故”的情形出现。不过,慢热的我也是很愿意与人交朋友,喜欢热闹的人。
当然慢热也有慢热的好处,那就是比较牢固。而且也很纯粹,没什么身份地位的束缚,对认定的人有超乎寻常的包容,哪怕他们在群体中并不被待见。
小李不太多话的性格不止没妨碍我们成为朋友,似乎这性格也没影响他的其他社交。毕竟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位正派的人,话不多恰恰让人感觉可靠,说出来的话就显得很真诚,很直率,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他和他的女友,也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小文交往。他们的性格虽然差别很大,犹如云泥之别,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很快就成了一家人。
或许,小李的沉默并不是真的不想说话,只是他认为适合他说话的场合不够多罢了。
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多,我发现他有时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位健谈的人呢。只不过话题不多,通常都是对一些人,多是些我不熟的人的夸耀,以及对某些人,一些我都认识的人的微词。
这一点其实倒很像另一位朋友岿,都是善良且爱憎分明的人,尽管他们的性格如此不同,彼此关系也比较微妙。
相同的爱憎分明,或许这就解释了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为什么都会对老周都产生误会的原因。
早安,六月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