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心自问,
你喜欢现在手中的这份工作吗?
相信很多人都会摇头,
或者心里默默地说,
我不喜欢。
可为了生活,
还得继续。
这本无可厚非,
可这如鸡肋一般的工作,
一眼望得到头,
职位和薪水都不会有太大波动,
你的心还会静如止水吗?
为简化分析矩阵,我只将公司分为两大类,稳步发展型大公司和高速发展型小公司。
稳步发展型大公司,是很多人梦寐以求工作的地方,却也是很多井底之蛙想跳出的围墙。这类公司的特点是,反应慢,升迁慢,创新慢,待遇平平。比如海外的沃尔玛,中国的中国石油等。这类企业往往各部门规章制度明确,各职位全责清晰,各项工作之间流程完善。
如果你在这样的公司工作,不要傻傻地想着好好工作,什么活都往自己身上揽,总有一天感动了上天,被老板发现自己这么可爱,给你升官发财。醒醒吧,电视剧才这样演。
真实情况是在这里很难出人头地,人人都是得过且过一直干下去的“螺丝钉”。工作不需要每一个员工参与创新改革,每天早九晚五或偶尔加班即可,适合将工作和家庭兼顾的人群。
公司主要弊端之一就是讲究论资排辈,各派系站队现象严重。不论升迁高低,一定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工作能力、个人实力都是后面考虑的事情。你想升职,等你老板离职或升职吧。可惜这类公司人员流动性非常小,“熬”字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小秘密。
我就听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上市企业技术员,45岁前一直在基层岗位工作,每天就是准时打卡上下班,直到快50岁,上面的人要么换岗要么退休了,才将他升了一个小组经理。
也许你会说,我工作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了升职加薪,可这样的公司,老板往往不太喜欢很出色的员工,担心你太出色抢了他的风头,担心你做太多事,没掌握好分寸,给他带来麻烦,在这样的公司,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果你在这样的公司,每天悠哉打卡觉得很舒适,可以忽略不计下面的文章,如果你还有追求,不甘平庸,给你两点建议:1.利用上班空余时间,好好学习一技之长,开拓自己的第二份收入。可以是兼职也可以是销售类的工作。因为大公司往往人多,而他们都可以是你第二份收入的种子客户。我以前的保险销售人员就是如此,她是从一个大型国有企业跳槽开始卖保险。最开始的保单都是原同事们主动找她购买的,因为大家都彼此熟悉,相信她的人品。2.利用工作间隙,多接触一些行业有用的人脉,找准机会跳槽到同类型上升期的小型公司。
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不应该躲在自己的舒适区,一直在光环下缓慢成长,趁着年轻努力一把,没准你就能找到自己的事业,迅速实现了财务自由。对于上升期的小型公司,欢迎和老板志同道合,对人生抱有梦想,愿意努力拼搏的人加入。而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得到更多成长,公司对于他们也是绝好的平台和机会。只有在这样的公司,你每天的努力付出,才能是你升职加薪的助推剂。不存在论资排辈,毕竟大家都是公司的“新人”,没有所谓的“老员工”,拼的只是你的付出和努力,还有你过往工作经验的累积。
在这样的公司,尽可能多干活,少做梦:
工作如同打仗,作业指导书,规章,制度,流程?自己先想最优方案解决再说;
一条制度贯穿始终?不可能,通知和决定朝令夕改是家常便饭;
如遇部门间协调不力问题,互相推诿吵架是常态。
公司每个人都像勤劳的“小蜜蜂”辛勤工作,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部门小领导更可怜,除了自己手头堆积如山的工作,还要负责各种“救火”工作。996或者7X24是家常便饭,否则怎么可能给你的工资比一般公司高,有的甚至超过同龄人很多呢。如何取舍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我高中学长,北大博士毕业,早几年前在迅雷这样的大公司做程序员偏管理类工作,收入对于我们来说也不算低了,但他仍在外面一家小公司做着一份兼职。现在跳槽去了小米,据说是公司排名前十的员工,虽然每天很累,但收入和股份也着实让人眼红。
如何区分一家小公司是否值得加入,可以参照这几个方面:老板或合伙人有实力,就算手头资金不多,有人脉或技术能为公司带来融资;老板或合伙人有眼光和胆识,能带领公司冲锋陷阵;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光明;老板情商极高,为人处世合理公平。
当然,我所谓的小公司,并不是指成立才几个星期,老板没什么文化,公司毫无目标可言,花点钱抠抠搜搜,拖欠员工工资,只寄希望于一夜暴富的皮包公司。这样的公司,看完公司状况一定立马调头就走。
马云说过,员工离职的原因只有两点最真实:钱,没给到位;心,委屈了。这句话反过来也同样成立,一个公司能让人留下来,要不是待遇还可以,要不是心不累。在大公司上班,心不累,待遇一般,在小公司上班,待遇不低,心很累。所以,当你需要好待遇,也愿意拼搏的时候,选择小公司,你的职位得到提升以后,为以后跳槽做跳板。如果你想过简单的生活,还想照顾家里,大公司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人生根本没有所谓的对错,选择你喜欢的,真心觉得舒服,也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