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被谈烂的“乡愁",到底在哪里?或许止于心中

被谈烂的“乡愁",到底在哪里?或许止于心中

作者: 史英静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09:09 被阅读0次

    时代总是变幻莫测,你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今天,自己是否还能在从小长大的故乡寄托一颗归家的心。因为,也许是凋敝到无人问津,或许是爆炸到人满为患,曾经的一方水土,已不是你我想象中的故乡,何为乡愁?不过是城市人的愁,无处安放烦躁都市里那颗诗和远方的心;是农村人的乡,一个永远回不去的老家和梦境。

    说明:随机选自165个中国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为贵州,占比16%、其次是山西,占比10%、浙江占比9%。

    从“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从“乡村振兴”到“传统村落”等政策措辞的轮换,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上层再次成功注意到了乡村----这片中国最广袤的农耕文明大地。而回眸乡村,已在改革开放浪潮过后的几十年里,略显干瘪,大多被打上了“空心村”、“破坏严重”、“现代化”、“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农民工”、“没活力”等一系列让人心痛的标签。

    说明:此图为从中国传统村落中随机筛选的165个村落制作的人口流动统计图。即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

    图表显示有近83%的村落正在面临着人口外流的现象。有17%的村落正存在着人口流入的情况。

    人口的流动

    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蓝皮书显示,中国传统村落的人口流动因年龄、教育程度、性别等因素而流向了不同的地域。由于乡村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不强,人口受教育程度参次不齐。高职及以上学历的人会选择在一线城市就业;以下学历会根据年龄不同而选择在一、二线城市从事不同的职业,年轻人会从事第三产业,而年长的人外出则会从事建筑、物流、住宿餐饮、加工业等收益低、不稳定的体力活,或是从事保安等收入较低的工作。

    我们在安徽和阳村等地调研时发现,附近村落老人居多,能见到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有甚者举家外出,打工赚的钱又在县城买房子,村里的很多房子因为长时间没人住而越发变得破败。

    上世纪,农村补给城市,助力城市发展,老农民的无私奉献给了祖国的工业现代化。改革开放,城市飞速发展,大量的工作机会缺口让大多农村人第一次背井离乡,离开故土,以至后来各省人口外流,形成了各种城市飘族。而如今,一、二线大城市形成,似乎时代要停一停回眸下,转身寻找“曾经的回忆”—乡村。不过,乡村的“城愁”才刚刚开始,却遇到了城里人的“乡愁”,有时候是哭笑不得的美丽错误。

    乡村旅游

    图:165个传统村落的产业数据

    在随机抽取的165个传统村落中,乡村旅游产业占比最高,为36%,其后为农业和养殖业,分别为27%和18%。占比最低的产业为“手工业”,为1%。

    城市人蜂拥而至,一度兴起的乡村旅游业越发显示出前景一片美好。从单个景点的旅游到附近村落的全域旅游开发,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旅游而变得丰满。乡村用天然景致、野趣或是文化吸引着城市胶囊里的人们,他们厌倦了城市而又身不由己,他们向往诗和远方,却也只能用短暂的时光实现“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旅游神话。

    “旅游扶贫”是国际上公认的最好的一种扶贫方式,趁着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乡村旅游让乡村再次被聚焦在灯光下。“拒绝涂脂抹粉”,人们玩腻了城市,需要找一片可以“文艺青年一次”的地方。但事实却是,乡村一旦被开发旅游,还能不涂脂抹粉么?这也意味着再也找不回当初的那份幽静,除了人头攒动,似乎就只剩下摆拍出来的“美”了。

    目前来看,乡村旅游分观光型、享受型、考察型。从高到低,乡村打上了“万人向往”的称号,成了媒体应景的宣传对象,也成为了各方转战的下一个目标。

    政府或是旅游集团在挖空心思地寻找村落独一无二的特色,以之作为旅游开发的最大优势。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在既定大目标下,如何实现振兴?如何发展村落?决策想到的最好办法也许大多是“开发旅游”。在监管有方的情况下,貌似能在实现原状保护的前提下,小范围地惠及百姓。

    那旅游扶贫真的可以惠及村里的百姓么?似乎也值得细思。有时候,百姓会在村落旅游发展下,分得少量的年工资。更多地是,村民的民宿、饭馆和街边小摊,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资本和条件做这些旅游生意。他们日复一日难以过上平静的生活,却还要承担被游客当作“原生态景观”的各种无奈和不情愿。

    在安徽调研的时候,去过很多已被开发旅游的村落,当你举起相机想要给正在河边洗菜的阿姨拍照时,却被大声呵斥“不要拍我”。当你在导游的带领下进入一幢民居参观时,家里的老人孩子却如若无人地做着自己的事,好像他们已经习惯了被陌生人参观。

    在另一个村子,看到一个房子很特别,就按下快门去拍照,一个小女孩从屋子里走出来,制止了我的行为。这种情况其实也挺多,我并不知道此前他们遭遇了什么,但是禁止我拍照的原因想象也可以说得通。这几个村都是已经开发了旅游的传统村落,属于进村就收费的那类型,他们或是被政府主导开发旅游,或是旅游公司直接开发。每年的旅游收入,会有一部分用来补贴村里的人,但分给每个人的几乎很少,也就几千块钱。还有一部分给村落,用以修补村里的基础设施。其它的收入旅游公司用作自己的开支及收益。

    有些村民依着良好的区位,或是街边,开设了商店、民宿,赚得盆满钵满,完全可以从旅游中获得更多额外收入。而大部分村民也只能自认倒霉,默默承受“不对等收益”和“被打扰”所带来的烦恼。“不患寡患不均”人之常情,因为他们也在无形中承受了街边小店因旅游而上涨的物价。

    在安徽堪头村的时候,一个农家乐老板跟我说,村里的很多人都很羡慕、嫉妒、恨他们家因旅游发展而发的财。“我觉得,谁有本事谁赚钱,也不能嫉妒我啊。”堪头村并没有像绩溪龙川、徽州区唐模那样,实现整村开发旅游。只因其周围村落风光秀美,有绵延的浙皖天路、梅甘岭油菜花梯田等,所以才吸引了大量户外运动爱好者来。对于旅客来说,这里的一切风景都是免费、天然的,只有住宿和吃饭是需要花钱的。这就带动了作为乡政府所在地的堪头村民宿、饭店、商店等的大量兴起。

    堪头有贯村的水街、精美的许氏祠堂、洁妇坊以及大体量的传统建筑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比我所见过的某些村落更值得一看。但我很奇怪,这么好的村子竟然也没有实现旅游开发。农家乐老板告诉我,“这几年很多大老板都来这里看过,也想开发村落,但碍于无能为力进行附近村落的全域开发,所以都没能达成。”

    图为165个传统村落百姓收入占比,人均年收入为“5k到1w”的村落占比最高,为42%;其次为2400-5k的,占比为26%。符合扶贫要求的村落人均年收入在2300以下,占比11%。旅游开发带给村落大部分百姓带来的收益少之又少。

    如今很多传统村落都早已实现了旅游开发,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旅游模式,比如,江西流坑村,安徽宏村、西递,贵州天龙村等。而另外一些传统村落正在效仿,被逐渐纳入“旅游开发”的“终极”定律中。有很多人甚至在担心,去年看过的村,是否还能在今年驻足找回曾经的那种幽静和祥和,也许曾经的回忆终将还是要被人群淹没。

    专家也说过,村落发展没有固定的模式,有的因产业而富,有的因风景而肥,不过哪个动力能有旅游所能带来的连带效应更强?结论也许清晰可见。

    村落保护

    说明:随机抽查的165个传统村落属山地地型的占比最高,达48%;其次是丘陵地型,占比27%。占比最低的地型为平原,占比6%。

    传统村落大多深处丛山中,因为偏远避世,交通不便所以得以保留,更蕴藏着一般地方看不到的秀美。其实正如众人所说,越穷的地方保留越好,是贫穷限制了他们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能力,所以很多传统建筑得以保留。而另一方面,“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至理名言又加速了传统建筑的消失。正如前面提到的,新一代村里人出去打工,逃离了小村子,村里的房子年久失修,损坏十分严重。我们在安徽某村调研的时候发现,村里很多房屋已经没人居住,墙体坍塌,梁柱倒落。有些赚了钱回家的人,又拆掉了自家的老房子,盖上了跟徽派建筑大相径庭的新房子。因为修缮老房子成本胜过重新盖个新房子,所以人们选择后者。而留在村子的人,更是因为穷,无法修缮自家破败的祠堂。

    不管是乡村旅游,还是乡村调研,有的人难以理解外人如视珍宝的老房子,就这么被一群无意识的本地人拆掉。但城和乡的本质差别,却又让这一切变得情理之中。

    别说很多村落山多地少,难以随便建房,即使可以,也因上层在“要保护”和“该如何保护”间的不统一,让事情变得举步维艰。而其中,宅基地政策便是关键一帧。

    说明:地形限制下,传统村落的占地面积都偏小。其中占地小于500亩的村落组多,在165个传统村落中,占比62%。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拥抱乡村的的心,人人都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但这颗心不应该是占有,而应该是默默地守护。其实遇到的很多现象让人感觉心中酸楚,在难以找到合适保护发展办法之前,不知道目前的现状算不算是最好的出路?

    江西篁岭村整村搬迁到山下,原先的村庄成为了天然博物馆,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只是一切所谓的“活态”都已经打上了“摆拍”的标签。人们定点去村里“装模做样”,定点下班回山下新村过最真实的生活。或许,村没了,真正依附于上的很多东西也会渐渐消失,终将会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还有些地方,为了打造“客家梯田”,强行购置村民古老的房子,以保护为由将村民搬迁别地。这种博物馆式的开发其实屡见不鲜,包括山东有名的朱家峪村。

    给一个村落挂名,又会担心它落入毁灭式旅游开发的怪圈。村落是天人合一的自然场,唯村仍在,唯村有人,才有活着的灵魂。自然是村落的归宿,无法抛弃;建筑是文化的载体,难以割舍;人是村落的灵魂,不能抹去。其实对于更多人来说,一拥而上的乡村旅游也许最终会走上让人心生厌恶的境地,毕竟“乡愁”不是旅游,而是静静地体味和领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被谈烂的“乡愁",到底在哪里?或许止于心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hi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