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算---数据查找

数算---数据查找

作者: Lcr111 | 来源:发表于2023-06-01 06:40 被阅读0次
顺序查找

顺序查找(Sequential Search),又称为线性查找。是最基本的查找技术,它的查找过程,从表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记录开始,逐个进行记录关键字和给定值比较。若某个记录的关键字和给定值相等,说明查找成功,如果直到最后一个(或第一个)记录,没有关键字与给定值相等,说明查找不成功。

//a为数组,n为查找的数组个数,key为要查找的关键字;
int Sequential_Search(int *a,int n,int key){
    for (int i = 0; i <= n - 1 ; i++)
        if (a[i] == key)
            return i;
   //没找到返回-1
    return -1;
}
折半查找

折半查找(Binary Search)技术,又称二分查找。
前提条件是线性表中的记录必须是关键码有序的(通常从小到大有序),线性表必须采用顺序存储。
基本思想:

  • 在有序表中,取中间记录作为比较对象,若给定值与中间记录的关键字相等则查找成功。
  • 若给定值小于中间记录关键字,则在中间记录的左半区继续查找。
  • 若给定值大于中间记录关键字,则在中间记录的右半区继续查找。
  • 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查找成功,或者查找结束还未找到即查找失败。
//假设数组a,已经是有序的(从小到大)
int Binary_Search(int *a,int n,int key){
    
    int low,high,mid;
    //定义最低下标为记录首位
    low = 0;
    //定义最高下标为记录末位
    high = n - 1;
    while (low <= high) {
        
        //折半计算
        mid = (low + high) /2;
        
        
        if (key < a[mid]) {
            //若key比a[mid] 小,则将最高下标调整到中位下标小一位;
            high = mid-1;
        }else if(key > a[mid]){
             //若key比a[mid] 大,则将最低下标调整到中位下标大一位;
            low = mid+1;
        }else
            //若相等则说明mid即为查找到的位置;
            return mid;
    }
    
    return 0;
}

折半查找优化
折半查找公式为mid = (low + high) / 2 = low + 1/2 (high - low)
考虑将1/2进行改进,方案如下:

假设,a[11] = {0, 1, 16, 24, 35, 47, 59, 62, 73, 88, 99} , low = 0, high = 10, 则 a[0] = 0, a[10] = 99, 如果需要查找key = 16,按照常规折半查找需要进行4次才能找到结果,但是如果用新的共识,则


对2.616取整,则mid = 2,那么我们只需要进行2次就能找到结果。

我们称优化后的方法为插值查找(Interpolation Search),是根据查找的关键字key与查找表中的最大最小记录的关键字比较后的查找方法,核心在于mid的计算公式关键部分:

//插值查找
int Interpolation_Search(int *a,int n,int key){
    int low,high,mid;
    low = 1;
    high = n;
    
    while (low <= high) {
        
        //插值
        mid = low+ (high-low)*(key-a[low])/(a[high]-a[low]);
    
        if (key < a[mid]) {
            //若key比a[mid]插值小,则将最高下标调整到插值下标小一位;
            high = mid-1;
        }else if(key > a[mid]){
            //若key比a[mid]插值 大,则将最低下标调整到插值下标大一位;
            low = mid+1;
        }else
            //若相等则说明mid即为查找到的位置;
            return mid;
    }
    
    return 0;
}
斐波拉契查找

斐波拉契查找(Fibonacci Search)是利用斐波拉契数列为查找的下标数组,而不是折半查找中根据搜索数组下标来查找,说白了就是利用斐波拉契数列来生成新的mid

例如下面F为斐波拉契数列,a为要查找的记录数组,长度为10,low = 1, high = 10, 给定值key = 99,查找a中是否有99,返回相应的下标:


计算过程:

  1. 由于n = 10, key = 99,F[6] < n < F[7],得到k = 7, 因为F[7] = 13, 而a最大仅有a[10], 后面的a[11],a[12] 是为赋值的,为了避免之后的数值比对数组越界问题,需要将后续的2个元素赋值,a[11] = a[12] = 99。


  2. 此时mid = low + F[k - 1] - 1 = 1 + F[7 - 1] - 1 = 1 + 8 -1 = 8;
    key > a[8] ---> 99 > 73;
    low = mid + 1 = 8 + 1 = 9;
    k = k - 2 = 7 - 2 = 5;


  3. mid = low + F[k - 1] - 1 = 1 + F[5 - 1] - 1 = 9 + 3 - 1 = 11;
    key = a[11] ---> 99 = 99;
    mid >n , 11 > 10, 则返回n,返回10.
    表示找到key= 99是在数组a中的位置是10的位置上。

key = 99是处在边缘的值,我们可以假设key = 59,来看看在a数组中间的数值计算过程又是怎样的?


计算过程:

  1. n = 10, 同上面一样,得到k = 7, F[7] = 13, 补齐后两位数值为a[11] = a[12] = a[10] = 99;

  2. mid = low + F[k - 1] - 1 = 1 + F[7 - 1] - 1=1 + 8 - 1 = 8;
    key < a[8] ---> 59 < 73;
    high = mid - 1 = 8 - 1 = 7;
    k = k - 1 = 6;


  3. mid = low + F[k - 1] = 1 + F[6 - 1] - 1 = 1 + 5 -1 = 5;
    key > a[5] ---> 59 > 47;
    low = mid + 1 = 5 + 1 = 6;
    k = k - 2 = 4;


  4. mid = low +F[k - 1] - 1 = 6 + F[4 - 1] - 1 = 7;
    key < a[7] ---> 59 < 62
    high = mid - 1 = 6;
    k = k - 1 = 3;


  5. mid = low + F[k - 1] - 1 = 6 + 1 - 1 = 6;
    key = a[6];
    mid < n ; 6 < 10, 返回 6;
    找到key = 59在数组a中的位置为6。

结论:斐波拉契查找就是利用mid = low + F[k -1] - 1 这个公式来计算出mid的所在位置。然后比较给定值与a[mid]的大小,然后继续或结束。

int F[100]; /* 斐波那契数列 */
//初始化数列
    F[0]=0;
    F[1]=1;
    for(i = 2;i < 100;i++)
    {
        F[i] = F[i-1] + F[i-2];
    }

//计算过程
int Fibonacci_Search(int *a,int n,int key){
  
    int low,high,mid,i,k;
    //最低下标为记录的首位;
    low = 1;
    //最高下标为记录的末位;
    high = n;
    k = 0;
    
    //1.计算n为斐波拉契数列的位置;
    while (n > F[k]-1) {
        k++;
    }
    
    //2.将数组a不满的位置补全值;
    for(i = n;i < F[k]-1;i++)
        a[i] = a[n];
    
    //3.
    while (low <= high) {
        
        //计算当前分隔的下标;
        mid = low+F[k-1]-1;
        
        
        if (key < a[mid]) {
            //若查找的记录小于当前分隔记录;
            //将最高下标调整到分隔下标mid-1处;
            high = mid-1;
            //斐波拉契数列下标减1位;
            k = k-1;
            
        }else if(key > a[mid]){
            //若查找的记录大于当前的分隔记录;
            //最低下标调整到分隔下标mid+1处
            low = mid+1;
            //斐波拉契数列下标减2位;
            k = k-2;
            
        }else{
            if (mid <= n) {
                //若相等则说明,mid即为查找的位置;
                return mid;
            }else
            {
                //若mid>n,说明是补全数值,返回n;
                return n;
            }
        }
    }
    return 0;
}
总结

综上几种数据查找的方法,说白了就是对mid的计算公式的不同,从而达到不同的效率。


相关文章

  • 几个概念

    1.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是把东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使数据要素跨域流动。打通“数”动脉,织就全国算力一...

  • 第七章 使用MongoDB shell执行其他数据查找操作

    MongoDB 高级集合数据查找 题纲: 确定与查找操作匹配的文档数; 以特定的顺序返回文档; 限制返回的文档数;...

  • 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查找是在有序列表中查找指定值的有效数算,思想很简单,但是细节和变化很多。这里主要记录最近学习到的模板,参考...

  • mongodb查询场景总结

    假设demo表结构如下: 1,查找数组里面所有条目,id字段不是数组。查找所有id是1,2,3的数据。 2,查找数...

  • leetcode数据库类型:1241.每个帖子的评论数,难度:简

    leetcode数据库类型:1241.每个帖子的评论数,难度:简单 解答: 本题要求查找每个帖子的评论数。首...

  • Day14-操作系统文件属性(2)

    特殊查找数据方法:根据目录层级查找数据:-maxdepth:查找数据层级最深深度-mindepth:查找数据层级最...

  • 数算

    2018新年伊始,求神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年日: 假如一个人能活100年的话,每年365天,活36500天x24...

  • 数算

    只有一时 没有之间 不用数算 自有天地,恩情浩存,数算不尽。 十一月末 秋实静默 祝福满满 数算果实,荣归爱主,奇...

  • 数算

    主恩的滋味 你 尝过多少? 甜 酸 苦 辣 咸 一种滋味 一种恩典 一种环境 一种祝福 尝尽生活百味 经历主恩万千...

  • 数算

    这一周应该是整理的一周 除了数算自己的物品 也开始数算自己的得失 把缺失的东西补上去 把需要打磨的东西拿出来 还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算---数据查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hy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