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籍提炼--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书籍提炼--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 Grace的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3-01 10:47 被阅读0次

    前言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说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心智的力量

    钱钟书先生有个很有趣的描述“猴子要爬到树上,我们才看得见它的红屁股”。可是,换个角度来看的话,树下的猴子们之所以没有看到或者看不到身边的猴子们的红屁股,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都蹲在地上。

    于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那些不停地抱怨“上司的愚蠢”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只不过是把“上司很愚蠢”作为自己偷懒的借口而已——他们的可笑与可悲自己并不知道:既然上司那么愚蠢,又为什么要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为那个愚蠢的上司打工呢?那些少数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是不会抱怨“上司很愚蠢”的。因为,他们要么想办法帮助上司解决问题,要么就在爱莫能助的时候选择离开去自行其是。

    经常有学生向我表示她对目前的专业没兴趣,她真正感兴趣的是某某专业。正如我们经常看到的那样,这些人不快乐。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正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然而,真的是他们以为的那样么?不客气地说,99%的情况下并非如此。首先,这些人并不是对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我是说,大量的时间投入。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开启自己的心智

    1 何谓心智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a.获得知识;b.应用知识;c.抽象推理。

    即便是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对我们的痛苦往往并不十分了解。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当我们觉得自己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自己的痛苦我们亲身感受,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如果不努力分辨,我们当然会觉得我们自己最痛苦。

    同样的道理,酗酒无度的、嫖娼乐此不疲的、吸毒不顾死活的、玩电游没完没了的,都是这种“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获得满足的天性”使然。要命的是,整个社会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刺激人们的这种天性并使其越来越强烈。

    事实上,“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可以习得的能力。在生活中,只有极少数人最终掌握了这种能力,真正拥有耐心,甚至惊人的耐心的你,生活就会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2 精确感知时间

    事实上,养成任何非天生的习惯,都是需要挣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们只有一个习惯是天生的——“懒惰”。

    谁都得经历或长或短那么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期才可能长大。在那段时间里,谁都是随心所欲的。然而,没有人可以总是“随心所欲”。

    “心智开启”的起点是“意识到可以自律”,而心智发展的过程就是克服懒惰的过程。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便会指使我们的那个“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 “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与懒惰抗争、停止遗忘、坚持改变的工具,就是纸笔。

    3 开始记录时间开销

    每个人都喜欢做有趣的事情,往往并不关心这事儿到底有用还是没用。如果,你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你都应该做。往往,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就可能会痛苦地发现自己经常仅仅因为非常有趣就去做那些其实无用的事情。

    使用列表减少失误,最好的列表记录工具是纸和笔,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要去做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那是在浪费时间。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你的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然而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的标准却没那么容易,因为你总是觉得每一件都很紧急。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如果确实是一个更好的方向倒也罢了,但是,好像“更好的方向”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如此下去,你会不停地发现“更好的方向”。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讲,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a.已经有人做到了;b.我与那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有一些时候计划是没有必要的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如果我们不开始行动,根本就无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了之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的、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并不意味着失败,还意味着该决策者是无比理智的。

    计划是必需的,目标当然应该是确定的。理想固然应该是有的,但是,理想这东西往往太过遥远,乃至于我们总是看不清楚。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步都走好,踩得足够踏实。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看都看不到,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想了也没用。用各种方法保持乐观就好——乐观是靠努力和挣扎才可以获得的经验。

    很多的时候,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因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在最初甚至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处境并不令人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还是那句话,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你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关键在于在每次挫折之后能否吸取教训。只要能吸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了。

    我们一生做的事,大多都是一个试错(trial and error)的过程,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

    开拓我们的心智

    1 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

    “观察”延伸了我们可以“体验”的范围。然而,“体验”、“试错”和观察都是存在局限的。于是,“阅读”就成了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在这样的时代里,“阅读”突破了个体的“体验”或者单纯的“试错”的种种局限。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得知他人的“体验”和“试错”结果(即所谓的“经验”)。可以跨越时间、空间,更不用说跨越种族和国度——文字翻译工具越来越先进,而掌握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数也在不停地增加。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2 提高自学能力

    1.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

    2.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

    3.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4.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5.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的大脑有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具体表现就是你在很多人身上看到的特征:他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的。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我们最好的工具——纸笔。有空的时候,或者干脆定期找出一段时间,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或者支持的,或者反对的,或者无所谓的论点观点记录下来。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究竟在什么地方?支持的,记录下几个自己的支持理由或者实例;反对的,也一样可以记录下几个自己的支持理由或者实例;甚至那些无所谓的,也可以写下为什么自己觉得这完全是无所谓的。这样的记录会使任何一个有着这样良好习惯的人获得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是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的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3  耐心培养记忆力

    首先,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力。记笔记都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

    1.可以使自己保持参与状态。

    2.提供一个完整的捕捉灵感、疑惑的机制。

    3.可以用来与其他参与者沟通、讨论正确的信息。

    小心所谓的“成功学”

    1 人人都能成功,你是否相信

    经济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换言之,要在承认资源稀缺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提高“效率”。

    一定要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有些时候,“成功者”的经验根本没有用,因为那些经验根本就是错误的,但关键在于他们自己可能也并不知道。比如,他们遇到了一个经济飞速增长的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赚钱,并且还赚得很多;所以,宏观上来看,根本就不是他们自己所认为的宝贵经验在起作用,而是宏观经济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但是,有谁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跟自己的经验没什么关系呢?人类拥有的普遍的认知偏差之一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

    有一个很实用的建议是: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承认自己能力有限;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2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有些资源很难瞬间获得,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很容易从零开始,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是可以通过努力必然获得的东西。一个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艰苦,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耐心却远比大多数人想象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至少5年,长则20年”。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除非有特殊原因,应该尽量回避那些连在物质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人;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独善其身的,就更应该回避了——尽管甄别起来比较困难。

    真正关心一个朋友的意思是说,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费甚至浪费更多的时间。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更多思考

    效率低下的根源:回避困难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简单的部分要迅速做完,而后把节约出来的时间投放在处理困难的部分上。然而,很多人会在潜意识中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几乎全部时间都被用来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一般地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会自动消失……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关于开源节流的几点建议

    首先,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其次,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和亲属交流的时间。

    记住,血缘关系几乎是我们唯一无法解除的关系。

    最后,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你要学会不停地帮助身边人。

    主动帮助的最基本方式就是共享。

    被低估了的今天

    很多大学生所谓的“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实际上就是基于这样的误解。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大学生最好不要把宝贵的青春时间花费在“打工”上,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际的回报实在是太少——相对于把时间精力花费在恰当的学习上而因此在将来可以获得的回报来看。

    心理学家们把这种过分低估称为“Delaydiscounting”。如果你是正常人,记住你自己的大脑有这种非理性倾向是极其重要并且非常有用的:在金钱上,人们不仅倾向于低估未来回报的价值,甚至有时过度低估。另外,人们还普遍相信他们在明天会拥有比今天更多的金钱,尽管事实上往往并不总是如此。

    从此时此刻开始改变

    所有的高级特工都明白一个简单原理: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的次数,就能做到甚至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都可以准确完成的地步。而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从个体角度出发,贫穷并不是无法摆脱的符咒。任何一个个体,事实上都有机会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妨想象一下,一个人养成勤奋并节俭的习惯,即可以做到既“开源”又“节流”,就可以开始积累财富——当然不可能一夜暴富。但是,一生的勤奋和节俭,即一生的开源和节流,等于与时间做了一辈子的朋友。而他的孩子如果也既勤奋又节俭,那么,会积累更多的财富。

    在荒蛮的年代,“耐心”的作用可能被其他因素掩盖,但是,在比过往任何时代都高度文明的今天(尽管依然有很多地方令人失望),“耐心”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最有力量的因素。即便是古人都早就注意到“穷不过五服,富不过三代”——请注意前半句。

    了解耐心的好处,就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与投入的时间相比,聪明、勤奋之类的因素实在是微不足道。所谓坚持不懈,其本质是时间的投入。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为了成功坚持不懈的时候,最终会发现大多的努力其实不过是简单而又貌似枯燥的重复。

    懒惰,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做任何事情。短视,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去展望未来。草率,是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去认真地调查研究。肤浅,是缺乏耐心而不能运用心智深入思考。夜郎自大,是因为缺乏耐心而拒绝观察外面的世界。而所有的成见与偏见,都是因为缺乏耐心而不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辨每个个体的特征,而宁愿用粗暴简单的分类方法替代思考。

    如若重生,就可以恰当运用心智与时间作朋友,与他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没有人能够阻挡你开启自己的心智。最神奇的是,一个人的心智的开启,竟然只需要一个挣扎的念头而已。但仅仅这一个念头却又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但,还是挣扎一下吧,因为无论如何,反正我们早晚要为自己的过去买单,逃不掉的。越早醒悟越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籍提炼--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jq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