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白天渐长,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
但同时,春季也为多风季节。中医里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的侵入会导致各种外感疾病,如感冒、皮肤瘙痒、肌肉关节痛、头痛和各种过敏症。”风邪还容易与寒、湿、热等外邪联合起来,形成风寒、风湿、风热等疾病。所以,立春养生中防范风邪尤为重要。
于是,便有了春捂秋冻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春不忙减衣”。然而春天一定要捂着吗?春捂又有哪些讲究?还是和小编一起来看你捂对了没吧!
一
“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脱衣要“递减”,即衣物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也要根据自身的体能素质。
二
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一般来说,春季可以让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
三
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因此在增减衣物时,最好先听听天气预报。天气转热后,有些人还穿着很多衣服,甚至“捂”出了汗,冷风一吹反而容易着凉。
四
对于“春捂”,还要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由于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湿气较大,早晚低温,细菌病毒活跃,人容易生病,重点“捂”头颈与双脚,可以避免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发生。
寒多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到风寒侵袭,女性如果过早换裙装,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春捂”得法,将会减少发病的机会哦!
小二家修,专注您的品质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