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稀缺的一些思考
麦子的第149篇原创文章
(全文1800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文章关键词:“稀缺/思维/认知”
前段时间和家人聊起过去,小的时候,回老家,煮鸡吃的时候,小孩子们总是争抢着那一个鸡头吃,你要说真是鸡头好吃吧,它肉那么少,骨头又多,吃起来很费劲,其实根本没什么好吃的,但我们忽略了,鸡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那就是——稀缺,一只鸡只有一个头。
好吃的东西吃多了,都不会觉得好吃和珍惜了。这也就解释了,越是稀有的东西,我们越想要得到,这是人的本性。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并且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案例给你总结出来:
一、稀缺,意味着竞争激烈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有群体存在就有竞争,特别是在物资匮乏的时代,稀缺的物品,天生带着一种声明——我很有价值。就算到了现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这种传统的观点和看法,依旧深耕在我们脑海中。
饥饿营销,就是最常见的例子了,从最开始苹果IPhone4的销售到我们最为记忆深刻的小米手机营销案例,它所做的,就是人为的控制产量和销量,让你有一种“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感觉”。再加上一点等待的时间成本,一旦你能得到产品,你的幸福感会大大提升。想想你的初恋为什么那么记忆深刻吧~
在我们平时去买东西的时候,一些经验丰富的销售员会在看出你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接一个电话,然后告诉你,一位“王律师”或者是一位“陈医生”也看上了这件商品,如果你不买的话,将把这个商品卖给他。
很多人经不住这种骗术,赶紧赶紧地掏钱下单,因为销售员的话术,调用出了他原始概念中的竞争性思维,因为他担心,散失了这样一个“击败对手的好机会”。同样类似的案例,还有网络购物中的“库存不足”提醒,以及网红店门前排的大长队~
二、稀缺,意味着身份特殊
这里不得不提到20世纪最精彩的营销骗局,那就是钻石,它提供了现代营销史上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 钻石的唯一元素就是碳,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元素,但它用一句“钻石恒久远”,把爱情这种本不能用价格来衡量的事物和钻石联系了起来,并且,我们天真的以为,它的产量很低,所以贵。
当一个男人把关于钻石的种种真相都告诉自己的妻子时,他的妻子很可能幽幽地说:“所以呢,你觉得给我看了这个,钻石就不用买了,是吧?”,这个时候男人一定会立刻摇头,斩钉截铁地说:“哪能啊,买,当然要买,咱还得买个大的,我这就是跟你随便说说。”
这种人为把产品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方式最容易起到煽动性的效果,因为人们把愿意付出多少钱当做了愿意为对方付出多少的象征,也可以看成是我这个身份在你心目中值多少钱,这个时候,理性已经完全不存在了。剩下的,只有更大,更贵,当然,稀不稀缺,如何定价,完全看垄断的那几家钻石公司了。
这样制造出身份特殊感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你会收到“你是我们的超级VIP客户”或者“你收到邀请”的信息,让后让你去购买他们之后的商品或服务,很多人出于情感认同,会马上掏腰包。
三、稀缺,意味着价格昂贵
如何让你的东西卖出更高的价格,这里有一份通用的方法,就是告诉消费者,你的产品是纯手工打造,非常考验人工,出产率低,市面上很少会有同款存在,总之,就是那一句“纯手工打造,全球限量发行”。
但是,纯手工打造一定就好吗,我们知道,像手工打造的机械表,时间准确性比电子表都差,还需要我们经常去挑时间,但它,就是贵。
当现在工业化程度如此发达,流水线的精细程度一定是大于人工操作的,并且快速省力,为什么还要强调人工呢?其实,这就是要你把它和稀缺联系起来,质量不要紧,要的是你把钱支付给那个手工匠人的时间和岁月,并且,全球限量发行也告诉你,你的身份、品味会因此不同,因为你买的是故事,是情怀。
总结:
由于缺乏商业思维的逻辑和对其本质的思考,以及被灌输以“物以稀为贵”的传统理念,面对稀缺的东西,我们经常散失理智,这就让很多人有了可趁之机,所以,当我们再次面对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告诉自己,价格以及它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只不过是用来让你尽快下单的障眼法罢了~
One more thing:
今天的这个环节,我来推荐一款我用了快3年的英语学习软件——多邻国。每天早上,我会抽出15-20分钟来学习英语,在这种平时基本上用不到英语的工作岗位上,能坚持住每天学一下英语,是保持住你大学英语水平的方式之一,对的,只是保持住,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是尾巴~
❤在这里,看见成长的自己❤
我是麦子,三甲医院里能唱歌的,唱歌里最能码字的摇滚医生~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互动,或查看我的历史文章,里面已经有100余篇共30万字原创成长类干货文章!你的关注和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