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你有多久没去过菜市场了?
这里说的菜市场,可不包括超市的蔬果陈列柜。
很早前读到过一篇文章,一直令我记忆犹深。具体标题我不记得了,大概说的是“如果不知人间烟火,请逛逛菜市场”。
因为有切身体会,所以非常认同这个观点。
冯唐说:“下水道是一个城市的良心,而菜市场则是一个城市的美感所在。”
汪曾祺说:“去哪个地方都要去那里的菜市场转转。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古龙说:“当一个人对生活失去希望,就放他去菜市场,因为不论怎么心如死灰的人,一进菜市场,再次真实地嗅到人间烟火的气息,也必定会重新萌发出对生活一丝眷恋。”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也说:“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一切不逛菜市场的城市旅游,等同于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他们都是过问柴米油盐的居家好男人啊!
可在我认识的人中,男生喜欢逛菜市场的几乎没有。也许我是个天生的例外。
喜欢逛菜市场,不单单是因为我喜欢做饭,更多的是我喜欢亲手挑选食材,喜欢买没吃过的东西,喜欢砍价……
换言之,就是喜欢那种“人间烟火气”的感觉。
我逛过全国各地数十个不同的菜市场,这是一种在任何一个菜市场都能感受到的,相同的气息。
包括我今天去过的这个。
下午三点左右,在前往某乡镇的路上,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或许是被疫情憋了太久的缘故,这场雨丝毫没浇灭镇上老百姓做生意的热情。路边摊主的目光,在来来往往的驻足者身上反复停留;古铜色额头上滴落下来的雨水,似乎比汗水更加凝重。
好在驻足的顾客足够多,也足够识货。无需吆喝,商贩们篮子里的东西,都是这个春天最鲜嫩最讨喜的食材。
穿越熙熙攘攘的人群,我终于寻觅到了一条菜市场。
放眼望去,在这条泥泞的市井小巷里,竟然鳞次栉比地摆满了摊位。里面的顾客虽远不及外面这样多,但那些摊位就像一个个神秘的潘多拉魔盒,吸引着我的脚步,牵动着我的灵魂。
第一次来这里,竟倍感熟悉。油腻腻的猪肉大哥,臭鱼腥味的卖鱼大嫂,酸甜苦辣俱全的粮油店夫妻,水果摊铺的水灵小妹,烤鸭卤菜的烧腊大妈……戴着口罩的我,目光就像城管视察一样飞快地来回扫视,唯一的区别是没把手背在后面。当然形体也不像。
买菜不是我来这座乡镇的目的,我只是进来逛逛。所以多年练就的经验能让把目光从不感兴趣的摊位上迅速移开。稍微上眼的,我会多看几秒,但不会停下来。
因为直觉告诉我,只要在某个摊位驻足超过五秒,他们就会问你“要点什么”。我很尊重他们的工作,但不想搭太多话,我不喜欢被推销的感觉。
走了一半路,我的目光终于停留在一根挂着的牛棒骨上了。但那个摊位却是卖猪肉的。也许是牛肉价格还不能匹配这个小镇的消费水平吧,我没太在意。但我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根牛棒骨非常非常新鲜。
那是一种独特的食材,整条菜市场仅此一家。
肉贩说八块一斤,我觉得正常价,不贵。虽然我之前从没买过。
但我这个人就是习惯了砍价,它似乎已经融入了我的基因。按理说一个小年轻不该在长辈面前这样的,但“讨价还价”就是逛菜市场的一部分,是小小的乐趣所在,也是“烟火气”该有的味道。不然为何不去超市呢?
所以我顺口便说“七块行吗,老板?”
“不行。”“牛肉价到这里了。”“我卖给早市都10块呢。”
这种老套路,我耳朵都听起茧了。
见我犹豫,肉贩又补充道:“猪骨头都一二十一斤呢。”
这句话让我无法反驳。
他顺手又拿出了另一根牛棒骨,那根看上去似乎比这根挂着的更粗,更新鲜。
他把两根放到一起过秤,99块多。
“我去,太准了吧。”我心里嘀咕道。
“要不了这么多,一根就够了。”我连忙解释。
但其实那一刻,我的心里已经有底了。老板不会便宜的。
因为这两根牛棒骨,他早就提前称好秤了。一张红票子早就在他心里标好了预期的价格。我不买,自有人买。
所以你猜我最终买了吗?当然没有,不是钱的原因,而是老板把不太好的一根挂着了,把更好的那根藏了起来。
这是做生意的头脑之一,当然没什么不对。但我就是不想买,因为家里那口高压锅很可能放不下。
而且,我不确定牛骨汤跟什么一起炖比较好。
我当然知道猪骨为什么贵,因为猪骨小多了,相对骨髓也比较多。而且猪骨汤的醇香不是其他骨汤能比的。
正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发现有家摊贩正在给顾客递上鱼丸子,品相看上去特别不错。
鱼丸!我忽然灵光一闪,这正是我想要的食材。因为过年后我还没吃过呢!
“老板,鱼丸子多少钱一斤?”
“4块。”
我心想,4块,好便宜啊!是不是我听错了。鱼都多少钱一斤了。
我还没开口说要买呢,她就转身去捞鱼丸了。
再次确认一下后,才知道是10块。看到她捞都捞上来了,我都不好意思不买了。于是称了一斤。
这其实是商家的另一个策略。还没掏钱,就快送到你手上了。
至于是4是10,那已经不重要了。我知道鱼丸的制作成本。也许她是个四川人吧。
从看到鱼丸,到最后完成购买,这一切都始于我亲眼看到别人从他家买了同样的鱼丸,还买了不少。毕竟像鱼丸这样不吃一口都难以鉴别品质的食材,我更倾向于相信老顾客的味蕾。从社会心理学来说,这叫从众购买动机,也叫模仿性动机。
走出菜市场后,我又在路边摊买了一根莲藕。这下砍价成功了,3块1斤给我便宜了5毛。最后7块5拿下。说来不太好意思,这个1块5毛钱的斡旋废了我们不少口舌。
莲藕圆肥有致,品相极佳,还带着淤泥,一看就是刚出藕塘不久。这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次要原因,是因为卖藕的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我想照顾她的生意。
老太太人很好。给我仔细看了秤:“你看,3斤差1两。我再给你补一段藕。“
她用的是秤砣的那种秤。其实我不会识别那种秤,但是我还是假装仔细看了:“哦,是3斤差1两,没错。”
“3个两块,共6块;3个5角……总共7块5。”老太太在那里心算了半天。但我已经提前告诉她“7块5”了。
“最后5毛能不能少了?”该来的还是来了。原谅我,这只是一种习惯。对菜不对人。
她显然不太愿意。但我还在暗示,我是在照顾她的生意。我本可以不买的。买菜不是我来这座乡镇的目的。
怕她误会,我又补充道:“我是远道而来的,没开车。一会儿还要拎着它上公交,回城里去……”
老太太没有继续说什么,似乎有些无语了。我也不好意思继续往下说。但我知道,再少5毛也不会触及它的价格底限,只是我已经过秤了,木已成舟。她知道不抹零我也会买的。
她不会用移动支付,便把我带到了另一个卖荸荠的摊主那里,准备扫微信。
等一下!这荸荠看上去不错啊!个头大,表皮有光泽,和莲藕一样,也是沾染了新鲜的泥土。我立马询价。
“10块1袋!”
我感受了一下重量,不超过2斤。这相当于5块多一斤了。不算便宜。
但一袋看上去挺多的。让人似乎觉得10块也不算贵。
这其实是菜贩营销的另一个套路,通过“一袋”、“一堆”、“一把”这样偷换概念的计量方式,把你判断质量的标准从触觉变成了视觉。看上去很划算,实际上并非如此。
摊主说,你可以尝两个,不尝的话我可以再给你两个。老太太这时也帮他说话了:“小伙子,不愿意尝直接多给你两个。你看多好…”
两个当然不算什么,而且摊主巴不得塞给你,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觉得很划算。
毕竟谁会真的尝一口泥呢?
这是个高超的做生意的窍门,我所看到的绝大多数的菜贩都不具备。
什么窍门呢?这里给你们讲个故事就明白了:
你们都听说过“无奸不商”吧。这个“奸”其实是被后人误传的。原义本为“无尖不商”。无尖的“尖”来源于古代的度量“斗”。古代米商做生意的时候,除了要将斗装得满满的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再也装不下,尽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这样才能让生意长久兴隆。所以叫“无尖不商”。
在返程的路上,我的心里不禁一阵满足。我来乡镇的目的完全跟买菜无关,但这些偶然买菜的经历,竟成了我此行最大的收获。无论身在何处,菜市场总是那个充盈着人间烟火气息的地方,是一个能让我轻易找到归属感的地方。因为菜市场的那些食材、那些辛苦劳作的菜贩们身上所映射的,都是我们平凡生活背后的影子。
我望着手里提拎的鱼丸、藕段和荸荠,忍不住想跟你们分享买这三样食材的故事。在你亲自去过菜市场之前,这些故事真实发生的也许比你读得要枯燥得多,毕竟故事只有分享给没经历过的人才有意思,被分享的人才会听得有意思。
而它之所以那么有意思,还是因为那股烟火气啊!
有人说,要读懂一座城市,就去博物馆和菜市场,一个了解过去,一个打捞现在。
诚然,在色彩斑斓、活力朝朝的菜市场里,你终会切身感受到,让我们留恋不舍的,原来不是什么世界之大、江湖之远,而是生活本身——看形色往来的人们用心挑选每一样食物,不就是活在当下最好的注解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