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所好学校
———致家长的倡议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
教育家魏书生指出:“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孩子点滴进步,不仅需要老师的教导,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校是个大家庭,但家庭更是所好学校。
家庭是所好学校,在“家庭”这所“学校”里,县直初中向各位家长朋友提出以下倡议:
一、要修德立身
如今社会上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在一个人成长的诸多因素中,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自律,自觉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品位,时时、处处、事事做孩子的榜样。
二、树立家长也是教育者的理念
教学专家李镇西认为:“在我看来,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乃至以后成了一番事业,这首先归功于其父母”。现在的教育是多元化的教育,表面看来,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暗地里却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家长的付出与教育方式已与学生的成绩成正比例。家长在孩子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学校是无法取代的。记得一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育应该有两个战场,除了学校,还有家庭,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责任,家长,也应该是一名懂教育的教育工作者。
三、要掌握孩子特点,有的放矢进行教育
现在的孩子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他们信息广,知识面宽;他们成人意识强烈,但情感脆弱、自控力弱;他们有着美好的愿望,但付诸行动又缺少毅力;他们想摆脱老师和家长的束缚,但又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做父母的,一定要细心观察,悉心引导,在教育上更应讲究方式方法。面对初中的孩子,家长必须要有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平等地与孩子一起看待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陪伴孩子度过变化最大、对一生成长影响最多的三年初中时光。
四、要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知识改变命运,习惯影响一生。在中国一考统天下的情况下,学习好、考试好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但现实是并非人人都能上好大学,上了大学的也不一定都过的好、过的幸福。我们养孩子,一是要他健康,二是要他一生幸福。成绩不好不可怕,最怕品德不好,没有上进心、没有孝心、没有责任心。考试分数不理想,应该心平气和地与老师、孩子一起研究存在的问题。既要与同学比,更要与自己比,要不比过去比将来,不看成绩看进步,要在不断赏识中鼓励孩子前行,努力做一名智慧型的父母。
五、要和孩子一起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地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遵守社会公德,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从我们家长自身做起。
六、要与老师坦诚相待,保持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天底下把别人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管的,大概只有老师了。在现代社会里,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教育责任也需要家长承担,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成。作为家长,要支持学校工作,学会处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分歧,维护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孩子健康成长。
七、家长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
家长努力有几分,学生进步就有机会。面对与时俱进的教材,我们有多少家长能给孩子作业以辅导?有多少家长能从牌桌、酒场、手机聊天、看抖音里抽出时间看看书、学学习?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个时期是一生中最难管的时候,更是最关键的时机,如果抓的好,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定会产生积极而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重视家庭教育。请大家记住:家长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我们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代替不了孩子成长。
学勤、尚善、知行、致远,这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勤是一个人最强的能力,善是一个人最美的容颜,行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远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希望。各位家长,家庭是所好学校,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您的指导、约束、关注和教育,相信在您的积极教育和正确引导下,孩子们一定会在浓浓亲情滋润下度过美好的初中生活!
祝各位家长朋友工作顺心、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