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也叫“换名”。具体代抽象,用具体事物代替或概括抽象的事物。
(11)谜语:和尚与生员口角,和尚不成和尚,生员不成生员。谜底:赏。【以“尚”代“和尚”;以“员”代“生员”,再以析字法加以拼合成“赏”字,即为谜底。看来,懂得一些修辞知识,还可提高猜谜技巧,丰富生活。】
(12)昆钢技术员刘富有晋升工程师一事说明选拔贤才不应先量“胡子”长短。【“胡子”是年龄的标志,同时也是资历的标志。用借代手法制作这个标题,主旨鲜明,新颖醒目,且具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13)我认识到,这个世界有玫瑰,但也有荆棘。(萧乾《梦之谷》)【“玫瑰”代美好的事物;“荆棘”代丑恶或艰难的事物,是具体代抽象的对代。两个形象的词语概括了深刻的哲理。】
(14)趁早收起你那鬼算盘,想叫我当狗难上难。(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算盘”与“狗”都是具体事物,前者代替“谋划”与“算计”;后者代替“顺从”和“驯服”,都是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可以激发读者的联想,加强语言的形象性。】
(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算盘,才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所以,理想的问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陶铸《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用计算工具算盘代抽象的“计划”,借代使板起面孔讲话的姿态变得十分亲切了。】
(16)我们要的是实现现代化的“时间和数字”,这才是人民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所在。(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时间”和“数字”都是抽象名词,用以代替“速度”和“效率”,是抽象事物与抽象事物的对代。因为不按常规,换了一种说法,显得新颖别致。】
(17)他不禁向讲台下一看,情形和原先已经很不同: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这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但当他瞥见时,却又骤然一闪,变了半屋子蓬蓬松松的头发了。(鲁迅《高老夫子》)【文中的“等边三角形”是指由双眼和鼻子构成的几何图形。用以代替女学生脸部器官的描写,具有特别的情趣。高老夫子初次给女学生上课,心情紧张,于是本来清晰的学生面孔,都模糊起来。“等边三角形”是一种错觉,正是这种错觉真实而细腻地刻画出主人公的既封建又开明的特殊心境。这是一种抽象代具体的借代形式,对人物形象的描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等到史无前文的那一年可就热闹了。一家伙,我经常修饰摆弄的那些个脑袋都变成了“狗头”,被炮轰、被油炸、被砸烂了。(王蒙《悠悠寸草心》)【“史无前文”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量运用的对当时的溢美之辞,用以代之,含有浓烈的讽刺意味。强烈地抒发了对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的嘲笑和否定的感情。因为是当时的“惯用语”,更能激起读者联想,引人深思。】
(19)共产党不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靠实事求是吃饭,靠科学吃饭。(毛泽东《反对党八股》)【用“吃饭”代“立身于世”,通俗易懂,使读者感到亲切,可以收到吸引读者的效果。】
(20)十年内乱时,许多有尾巴有辫子的人,领教了触及灵魂与触及皮肉的滋味;还有相当多的没尾巴、没辫子的人,并未受到“触及”之苦,他们有与土蛙相似的恐惧心理。(舒展《没被蛇咬怕井绳》)【“尾巴”和“辫子”代十年动乱时政治迫害的借口,暗指所谓的“历史问题”和“政治思想问题”,“触及灵魂”代检查、批斗;“触及皮肉”代拷打、刑罚,均是迫害和镇压的手段。作者运用这些抽象的政治术语,代替具体言行,能深刻地揭露丑类的凶残的本质,又可启发读者的联想,加深说理的深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