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材料的诗化——“坦培拉”艺术手记

材料的诗化——“坦培拉”艺术手记

作者: 诺布江村 | 来源:发表于2016-10-03 09:50 被阅读0次

     

                                诺布江村/圖文

    1. 天路歷程 與「坦培拉」

    在“坦培拉”的作品里,沉浸的是一种时间和美,充盈着虔诚的宗教情結、精美絕倫。藝術與宗教一致,是心靈中最聖潔的淨土。「坦培拉」的種種方法與技巧注定要被天籟的光輝所吞沒,材料的詩化流淌著對生命意義的反思和追問。

    17世紀英國著名文學家班揚的《天路歷程》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步入天堂的曲折故事。

    19世纪中叶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也向世人设計了一條通往人間天堂的人生之路。他告訴我們,天路歷經三段路程,而宗教階段是天路歷程的最後階段,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不僅完全棄絕了一切的物質欲念,也拋卻了一切塵世的羈絆。

    自然、柔和、憂鬱、靜穆、虔誠,其光澤溫潤悅目,「坦培拉」有彷彿史詩般的品質,「什麼是詩人?詩人就是一個不幸的人,他的內心充滿很深的痛苦,然而他的嘴唇卻具有奇異的構造,當呻吟和哭泣的聲音通過他的嘴唇時,會變成動人魂魄的音樂。」

    2. 關於信息的現代性

    認識世界的方式是「感知」方式,有了對事物的感知,才會去思考,從而形成「方法論”。每一个时代最敏感的神经就是这个时代的诗人、艺术家和思想家,优秀的艺术家达到了那个时代审美的一种高度。

    3. 形式与内涵

    传统坦培拉的形式复杂,我们常说,有四遍十二层是他的一個做基底的方式,而繪制的過程實際上是從做底子就開始了。平靜的虔誠,知道細而密實的裂紋浮現,很像中國陶瓷中的冰裂紋。在中央美院的材料工作室,導師要專門安排一個專題去燒陶瓷,實際上是要求去體會一個「窯變」的過程,通過「窯變」來體會間接畫法的美,即層層疊加,變幻的色彩從底層透出,变幻无穷,美妙无穷。

    形式是制作的过程。它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而内涵,就是其中散发出的宗教气息,即“虔诚,静美,神秘。”

    中世纪的“湿壁画”制作过程,总让我们想起敦煌壁画的过程,斑驳的图层透出下层的色彩和历史沉淀,以致人们忘了是怎样去画,如何去画的。被“镇摄”的,是它的“场”,这个“场”就是宗教所体现出的神秘气息。

    4. 关于水墨画与国画

    水墨是当代艺术中常常引起争执的一个艺术形式,其关键词是“笔墨”,强调笔墨,看重其“书写”的因素,强化了笔的书写与运行与纸之间带来的丰富的语言变化。反之,则把中国在宣纸上的绘画,放在更为广阔的现代艺术背景之中来考虑,只强调笔的书写韵律与纸的变化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尽管两种方式都传达出种种审美的取向和丰富的变化。而否定笔墨,则主动地割离了“笔墨”与书写传统的意义,仿佛“婴儿”切脐,就能独立成长。

    但无论是争执的两端,同样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两条路都被穷尽过,所以创新之难,创造之难,使任何新的图式出现都显得难能可贵。书写派和非书写派都面临一样的难题,这就是选择之两难。

    5. 视觉与经验

    人类视觉方式的不断变化,影响着艺术图式的变化,而材料的进步与变革,丰富了视觉经验的新的体验。传统的图式与视觉经验,已经形成了更多的审美基础,而审美的不断发展,又对视觉的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图式就是新的视觉方式,它亦化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视觉经验。

    人们为了寻找新的高地,总喜欢退后一步,退到曾经激起艺术灵感的“泽源地”去,总有些新的发现,就像重新翻出,发现坦培拉诱人的美一样。今天又要重新来学习和解读论语,解读“三字经”,“百家姓”也是人们的内心诉求。加拿大克尔维尔,怀斯,都在画面中冷静的制作古老的技法,全新的“切片式”构成,《枪与人》,《飞鸟》。怀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同样如同摄影(电影)的片段一样,而现代影片《尘与雪》就更加把这一理念推向极致。任何一个静帧都是温暖而美轮美奂的。

    6. 现代艺术家的标准

    敏感,有想象力,坚韧不拔,善于思考。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喧嚣而焦虑的艺术家,而时代艺术的进步却只取决于那些意志坚定,善于思考,勤奋实干的人。

    艺术的进步在于是否在现有的图式上进一步把那些看似不能混搭的特质综合,然后推向某种极致。比如,《彰显与隐藏》,粗犷和精致表现和内省,古典的精义和现实的警醒,才能带入一种广阔的平原。

    材料的诗化——“坦培拉”艺术手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材料的诗化——“坦培拉”艺术手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tj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