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第二讲,今天我们讲的是汪曾祺先生,以及他的《故里三陈》。
我开聊书群完全是一时冲动,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准备,选书的过程是没有条理性的,某种意义上说是我看着我微信读书里面选择的书,然后信手拈来的讲。 至于哪个先讲哪个后讲,我自己也并不清楚。如果大家想把这个东西当作文学史来听,恐怕是会失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讲一个文学的横截面,也就是说我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既是问大家,也是问自己,就是我们读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这些书怎么样的意义上与我们的生活有关?
昨天讲了雪莉杰克逊,和我们当代城市人的一种感觉,今天讲的是中国的书,跨度显得比较大。 在当代的中国作者当中,汪曾祺可以说是一个异类,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士大夫。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这样一个称谓呢?
谈到这里就涉及到我们对于中国小说历史的一些简单的知识,今天早晨我发的那本书,如果大家认真读了,你就会发现,其实中国小说经历了很多的磕磕绊绊,沟沟坎坎,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读的中国小说,与历史上小说二字的本意差得非常的多,和西方novel这个字之间也差距很大
我们当代的小说,实际上和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产生了很多的变化,中国20世纪的小说,从清代的社会批判小说,再到上海,这些类似于鸳鸯蝴蝶派的小说,在其萌生的过程当中,受到了日本新感觉派,西方的自然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意识流的影响,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小说又受到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非常之大,而80年代的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一些西方思潮的进入,中国的小说又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因此当我们谈论现在中国的小说实际上是处在各种的影响当中,我们最传统的小说,最本源的那种风格,其实已经消失了。
这种消失实际上是难以避免的,社会的变迁,人们审美的变化,小说功能的变化,创作者身份地位的变化,都注定了中国小说不可能再回到从前,我们现在读的很多热门的,最优秀的作者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中国最本土的作家. 而或多或少的都是东西方观念的碰撞与结合。
比如大家熟悉的莫言,余华,这些作者身上实际上都有着西方作者的影响,莫言经常会提到福克纳,而余华的那种冷峻,锐利的笔锋实际上受到了美国新闻小说的影响,这个名字相对的冷一些,但如果你读过杜鲁门卡波蒂的《冷血》,你就会知道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他之间有着多么大的联系。又比如说一些相对来说更年轻或观念更激进一些的作家,比如说我们明天要讲的格非,或者残雪在身上,西方的一些相对来说较为激进的小说的影响会显得更大一些。
从这个意义上说,汪曾祺先生可以称之为当代中国传统小说硕果仅存的继承者,虽然像阿城这样的作者身上也带有一定程度的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但是由于创作的体量比较小,称不上是继承者。谈到这一点,我们大概可以从三个方向去说,就是汪曾祺先生的题材,风格和语言
首先从题材来说,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本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当中有非常完善的人物,而且他一般来说不会去通过某一个人物去反映出某一种政治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作品当中很少见到明显的政治冲突,也很少用一个人物去代表他的某种政治观念,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没有政治观念,只不过是说第一关注的是人物,然后才是他的观点。中国绝大多数小说实际上是通过一个人物在历史生活当中的遭遇来反映这个时代存在的最大的冲突,这种反应论的写法是最常见的,而汪的作品,实际上最大程度的体现了他对于这个人物的关注和描摹谈到这一点呢,我们大概可以从三个方向去说,就是汪曾祺先生的题材,风格和语言如果说在观念和人物之间必须要牺牲一个的话,毫无疑问,汪牺牲的是观念,而不是人物。在他的作品里,看不到抽像的阶级,地位和思想,有的都是这种阶级地位和思想驱动的行为和语言。所以一般我们说汪曾祺的作品细节真实,因为他犯不上为了表达自己的观念,牺牲一些需要的细节。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创作当中,特别有趣的问题,就是作品当中的人物是不是必须要是行为连贯的?如果按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必须是这样的,因为我们知道人物是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提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汪的作品给人的感觉人物既不好,也不坏,作者似乎没有想对于这些人物进行一种横眉冷对的批评,甚至有的时候他会去写出一些人物身上存在的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从某种意上讲,弱化了整个主题的阶级性。
比如说金冬心这个作品吧!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金农是一个打秋风的清客,这个形象是非常丑陋的,为了一点钱,完全丧失了读书人的立场,如果我们站在道德家的角度上,他是应该受到批判的。但如果你读进去的话,你就会发现实际上作者的立场并不像,我们预判的那么清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似乎对于这种生活欣赏,存在某些羡慕和嫉妒。
如果仔细分析起来,你就会发现其实它写的是一种人的生活,而不是对这个生活的简单评价。这个故事的中心冲突是金农需要一笔钱,但是他的画卖不出去。金农的画为什么卖不出去了?不是不好,而是每家人都买了他的画,造成他生活困顿的原因,也并不是因为他生活奢侈,而是他想买十盆兰花,希望能够保持那种士大夫的清雅之气。
他让袁枚帮他卖灯笼,袁不仅不帮忙,还反过来让他帮助卖书,他看不起袁枚,觉得袁枚的书没有档次,可是一时又想不出其他的办法来,这就给他违心的去打秋风,提供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其实仔细想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愿望,就是维系自己生活的现状,也就是希望能够以自己的,理想的生活状态,继续活下去。 说上一句不疼不痒的话,为大官解个围,换来1000两银子,然后躲回书斋,继续做自己的清雅的春秋大梦,所以我们感觉到金冬心,实际上就是一个有文化的普通人,我们在鄙薄他这一行为的同时,其实也会在某种意义上原谅他,甚至会在他身上找到一些知识分子的影子。这种温柔细腻,不走极端的风格,其实就是,中国文人小说的一种传统。
如果大家读《儒林外史》的话,就会发现,很多类似于金冬心这样的人物,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做事没有绝对的道德感,甚至有的时候行为前后是不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才是真正的人生。 上升到中国文化的层面,这里面涉及到,中国人对于真理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中国人来说,不存在,绝对的超越语境的真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唱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很多中国人做人的原则,我们不应该去责备作者,记录下了这样的人的生活。
当我们读《云致秋》的时候,这种特点就显得更加明显一些,他的身上可以说是一个优缺点的大集合,既有着正义感,愿意帮助他人做事情,随和人缘好,这样的特点同时也有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这种为人处事的风格,当你读到最后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非常完整的真实的,喜忧参半的人站在那里,而且汪曾祺非常清楚他自己是在写小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于生活的记录,虽然他这个人物脱胎于生活,但是这个作者这么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他自己的写人原则,就是不把人写成一个圣人,也不把人写成一个凡人,甚至不把人写成一个可以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的人。如果一个人放弃了,对于生活先入为主看法,承认人物的复杂性超越观念的绝对性,这个作者,就能够比较真实的客观地反映生活,写出那些惊人之笔,在汪曾祺笔下反映出来的就是所情趣两字。
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视剧,我们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似乎心里有好多事情要告诉我们,要带着我们或者推着我们走向他,希望我们走向的结局,这种被作者操纵算计的感觉,有经验的读者是不喜欢的。而汪的作品,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像是一个老头在那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你愿意听就听两句,不愿意听可以就跳过去,但是你读的多了,你会发现他写的东西根本就不会造成任何的负担,你阅读越觉得有意思. 读到最后,你会发现他已经把他想说的都放在人物的行为当中了,这个就是所谓我们称之为文笔的老辣。
与这种观念和创作手法的冲淡与平和相比,他的文字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汪曾祺是有自己的观点的,我转过一篇他的文章,其中是有关于写作的80条原则,我会在讲完之后给大家转载过来,我觉得每一条都很真实,看王曾祺的作品,你很难从中找到很多的金句,因为他似乎愿意把这些事情都放在文字的背后,让读者自己总结,其实说到底,读者最后看他的文字都慢慢的放弃了总结这样的习惯,渐渐的去感受她文字当中的韵律,体会文字的画面感,他很少会故作深沉,也很少,使用不同的新视角给读者造成很大的困难,就在这种娓娓道来之中,已经把事情说清楚了。
所以读汪的作品我们应该放弃那种,对于很深沉的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和他一起徜徉于所谓中国人的这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感受,他不指望一部作品能够完全改变你的价值观,但如果你读的多了,你就会发现他这种闲散的背后,实际上拥有一种牢不可破的属于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上的崇高感,就是在任何的困难与曲折面前,一种温婉沉静的态度,忍受记录和关注,从精神上获得一种超越。他对于作品当中人物体现出的人性的关怀和宽容,体现了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身上的一种,中正平和的人生态度,而这种东西在当代的文学创作当中几乎已经失去了。
如果大家有兴趣继续阅读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读几本有关知识分子的生活,把它们连在一起读,会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发现。
浮生六记,儒林外史,围城,受戒,废都, 水流云在一英若诚的传记,应物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