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净化育儿观念
1,严厉教育是危险教育
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
所谓“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但由于它不尊重儿童,不体恤儿童身心发育特点,不符合人性,实际上并无教育要素,只是一种破坏力。
教育学和心理学对于严厉教育所带来的损害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了,但时至今日,人们对严厉教育的破坏性仍然没有警觉。
在我们的教育话语中,人们仍然特别愿意谈规矩,很少谈自由。哪个青少年出了问题,归结为家长管得不严,太溺爱;相反,哪个青少年成长的比较优秀,尤其在某个方面做的出色,会归功为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和打骂。
经常被苛责的孩子学会了苛刻;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学会了仇恨;经常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变得自卑;经常被限制的孩子,会越来越刻板固执……“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友善与平和呢?
这里所说的“良好的家庭”并非永远一团和气,而是有矛盾也总能得体的解决。
不少人对我从未打过孩子表示惊讶,然后归因为我的女儿分外乖,事实上是,我在和女儿的相处中也有小冲突,但我从不在孩子面前纵容自己的情绪,经常是自己先退一步想想在哪里没好好理解孩子,自己应该如何改变,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是总把问题都推到孩子身上,更不用惩罚的方式来解决。
所以,并不是我的女儿比一般孩子乖,而是她向所有的孩子一样乖,天下的孩子都很乖,没有一个孩子是需要用打骂来教育的,只有成人对儿童有这样的信心,他才能放下心中棍棒,继而放下手中棍棒。
当然,我不希望给家长们太大的压力,大家都是凡人,偶尔火气上来了,实在忍不住打孩子两下或骂几句,这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正向一个偶尔吃多了的人不会成为大胖子一样,身体自有它的调节功能,孩子也自然有他正常的抗挫折能力,并且儿童甚至比成年人更宽容,更能理解并消化父母偶尔的脾气,孩子最受不了的是父母经常性的严厉和苛责。
严厉教育的目的虽然也是想给孩子打造出华美的人生宫殿,到头来却只能制造出一间精神牢笼,陷儿童于自卑、暴躁或懦弱中,给孩子造成经久不愈的内伤。说它是危险教育,一点也不为过。
2,“有本事”的家长为何培养出“没出息”孩子
一些学历较高或事业很成功的家长,作为社会人,十分优秀,作为家长太强权了。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能量,就有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世间万事,过犹不及,虽然这种控制力主观愿望是好的,可在客观上却形成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剥夺。
家庭生活中的“控制”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生。而且我发现,家长的社会程度越高,这种控制越容易发生。
所以我们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父母能力非凡,事业成功,社会地位出色,在孩子的教育上也很用心,可他们的孩子却懦弱、笨拙、自卑、消沉,没成为出色父母的翻版,却几乎是父母形象的反面。
人们对此现象最浅薄的归因是遗传在这里失灵了,孩子自己没出息。很少有人能看到,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正在于父母的强势。
我说,你们对孩子犯了很多错误,所有的错误概括起来其实都是一个,就是家长太强势,不给孩子自由,也不给他自信。你的孩子降落在一个物质优裕的家庭,却一直戴着精神枷锁成长。
你说你的家长“根本不管”你,也许你认为这是一种不尽责、不尽职,但从教育的角度看,恰恰对你是一种成全。当年你们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在精力或教育意识上的不到位,客观上减少了对你们的控制,恰为你们的自由成长提供了空间。
你们像洒落在原野上的种子,在没有重大外力破坏作用下,凭借这适当的雨露和阳光及一些良好的教育契机,比如遇到过几个不错的老师,在学习上获得过成就感,或偶尔发现了阅读的乐趣,有较充足的玩耍时间等等,你们的潜能于是得以充分发挥。
而一些学历较高或事业很成功的家长,像你和你的先生,作为社会人,十分优秀,作为家长,太强权了。
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你们不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能量,就有可能对身边的人形成超强的控制力。世间万事,过犹不及,虽然这种控制力主观愿望是好的,可在客观上却形成了对他人自由意志的剥夺。
你儿子从小到大,需要事事听命于家长的命令,没有玩耍的自由,没有时间安排上的自由,没有发展爱好的自由,没有选择专业的自由,家长几乎安排了他的一切,也不允许他犯错误,甚至不在乎他的面子……你们以为这就是教育,以为父母给孩子付出了很多,为孩子创造了好条件,其实你儿子一直生活在一种半窒息状态中,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一直没有机会成长,只能慢慢萎缩。
上大学前,只是因为父母的支撑才能勉强应付学业。高考几乎耗尽了他原本不多的能量,一旦离开家,远离父母的操纵,又面对不喜欢的专业,他肯定无力管理自己,心理和意志出现崩溃,陷入半瘫痪状态,这种情况其实并不意外。
3,不要把牛顿培养成牛倌
每个人都是带着一些自然给予的特殊密码出生的,自然给你一条鲜活的生命,一定会同时在你的生命中注入某种天赋。这种“上帝的恩赐”犹如种子,蕴藏着表达潜能,能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还要看外部是否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很多人习惯宏大的谈教育,哪怕是面对非常个人化的一些教育事件,也要问责到社会体ZZC上来。其实,教育的成败常常在生活细节中,正是家长和老师的一些“小动作”,划分出了孩子才能和命运的不同档次。
儿童是脆弱而无助的,他们的天赋需要激活,也需要呵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既要成为孩子进步的助推器,又要成为他们的保护伞。
这对家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做到这一点也并非难事,高下就在一念间。
把这一点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体现在对孩子的管理中,其实非常简单,不过是需要家长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首先不要有培养完美孩子的想法。
其次要接纳孩子的与众不同。
文化程度偏高的父母总体上肯定会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但有时也会陷入偏见或思维定势中,最典型的是经常会有意无意的设计孩子的未来,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来规划孩子的人生,这反而有可能降低孩子的前程高度,束缚他的发展,使其“泯然众人矣”。
家长希望孩子有卓越的能力,有美好的前程,就不要让儿童放弃自己的兴趣以服从家长安排。这一点在大事件、小事件上基本都实用。
第三,家庭生活中要戒断严厉和专横。
当然,儿童的潜能并非脆弱的不堪一击,它常常有一种顽强的力量。事实证明,在家长或教师两方面,只要有一方面能为孩子提供良性引导,孩子的潜能往往就不至于被磨灭,甚至有可能被刺激的更有张力。
我们从很多杰出科学家、思想家或艺术家的传记材料中总可以看到,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天赋,至少需要这样的条件,要么有懂他的家长,要么遇到理解他的老师。人生只要获得一种幸运,“牛顿”就不会成为“牛倌”。
4,如何让孩子学业和游戏双兼顾
事实是,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儿童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他们有效的学习方式。
如果孩子玩耍不足,其情绪和智力都会处于糟糕的状态,他的成绩也将会处于正常水平线下,出现磨洋工、不专注、理解力差等问题。
我们从很多孩子身上都可以观察到这种情况,比如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被评价为“挺聪明的,就是不好好学习”,这些状况如果一直在恶性循环中延续下去,会变成一个人一生都去不掉的缺点,使其永远的失去成就大事的气质。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游?
其实,电游就是个游戏。一个三岁的孩子可以很快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如果玩到六岁,他多半就是个高手,可以超越家长的水平。而且在玩耍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
为了战胜对手,玩家经常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情况,动用各种分析和判断,在一个模拟的世界中,真实地参与了不一般的社会生活,这不就接近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吗?
世上应该不存在只有益处而毫无弊端的游戏,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是在概率的范畴里进行。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
孩子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
很多人以为圆圆是标准三好生,做事从来都是令家长或老师满意的。这其实是误解,圆圆是个普通的孩子,也有各种不足和毛病。
就拿玩儿电游来说,她从大约十岁就开始玩儿,刚玩儿的时候,可以一口气在电脑前坐七个小时,顾不上吃饭,把饭碗送到电脑前,正是当时我的做法。
她大学读工科专业,工科压力很大,课余还要参加乐队排练、看电影、看小说、买时装、谈恋爱等等,再加上玩电游,时间上经常捉襟见肘,忙得不可开交。
现在她已在美国一所常青藤盟校读硕士,还见缝插针地玩儿。
事实上,孩子能做到大致齐就已经很好,允许平时安排的不理想,甚至哪几天或哪段时间特别不理想,只要总体上能兼顾好玩耍和学业即可。
这个简单的目标能否正常实现,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只要家长态度拿捏得当,孩子基本上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自治,而所谓“拿捏得当”,做到了也并非难事,核心即“不管是最好的管”。
“不管是最好的管”,这个理念是我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它可以套用到对孩子学习、游戏等一系列管理层。
“不管”,不是不负责任地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而是无为而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作为,却是最有效、最长远、最有力的一种方法,可谓是教育的一种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的心理学基础识是:人的天性是向上向善的,在正常的环境中,每个人在善恶表达上一定是优先表达善的一面。只有在变态的环境中,恶才会被刺激出来。这都是人类基因自我保存和延续的一种本能反应。
所以家长不必担心自己不管孩子,孩子就会一路下滑,一直滑到“网瘾”中。
在正常生态环境中,未成年人都有自我调适的动机和力量,而且年龄越小,调适功能越强大。
也许他们会不时地玩得过了头,也许他们短时期内在学业上不尽如人意,只要家长信任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友好、善意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无任何负罪感的去玩,孩子有能力慢慢协调好游戏和学业的关系。
我女儿圆圆在初一、初二狂玩游戏时,一度也影响了学业,我从未因此训过她。在中考和高考前一年,她都自觉地把游戏盘打包到纸箱中,完全投入到学习中。
并非只有圆圆能做到这一点,父母亲如果完全信任孩子,从不用负面眼光看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孩子能从小尽情的玩耍,而从不因此被训斥和鄙视,那么他将来对工作和学习的认真和热情也会像对待玩耍一样投入并富于激情。这一点,从很多身心健康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观察到。
教育和其他事情的最大区别是,要实现长远大目标,必须经常以牺牲当下小目标为代价。处处管着孩子,让他必须以成人的意愿来生活,这种强制性的做法,当然有可能获取得一些眼前效果。但是否隐含着更久远的问题呢?
相比“控制”,纵容是更理想的家庭成员相处模式。爱的最高境界是“不打扰”,它比不停的给予更让人幸福。这一点对儿童教育、婚姻维护都是适用的。想长久维持的东西,必须给出足够的空间。尤其对孩子,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同意他们去做一切愿意做的事情。这样不会惯坏孩子,生命受到的阻碍越少,成长越健康。
我知道有些家长在和孩子纠结一段时间后,感觉无能为力的为力了,就满脸失望地说,不管啦,这是对“不管”的误解,“不管”和放弃关爱一点关系都没有,所谓“不管”是不动声色、没有斧痕地管,即在不跟孩子形成对抗和冲突的基础上,想办法发展孩子的正面潜能。
比如,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兴趣,经常带孩子出去旅游,帮助孩子建立同伴交往圈子,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等等。家长最多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但计划如何制定,一定要听取孩子的建议,如何执行则要交给孩子。
并非这个过程我们没有一点焦虑和纠结,但我把心思用于自我约束和自我学习上,当我明白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不存在了。我在学习和反思中获得的最受益的道理是: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这是我本文中最想和大家分享的。
5,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儿童教育中,则是“规矩太多,难成方圆”。童年是一段特殊的时光,每个儿童都有一个纯美的原生态世界,具有谜一样的潜能和无数的发展可能。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开发这些潜能,并努力保护个人的幸福感。幸福感是生命最大的营养品,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幸福,完全在于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自由。所以,无论从潜能的挖掘还是幸福感的扩容,童年的首要任务不是“学规矩”,而是发展自由意志,这要求家庭生活必须减少约束。
一个孩子,如果他最初接触的世界不能让他轻松自在,而是小心谨慎,就是被抛入一场能量消耗战中。天性要他扩展自我,探究世界,环境又处处约束和限制,让他小心谨慎。他既本能地想听从内心的召唤,又要被动的迎合别人的要求,这令幼小的孩子疲于招架,不知所措。成长正能量被无端消耗,心理秩序被扰乱,严重的甚至会无法完成自我成长。
童年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一个人的童年,可以在物质生活上贫穷,不可以在精神生活上苦难。物质贫寒的在某种程度上能锻炼人的意志,精神压抑只能扭曲健全心理。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太强势,孩子凡事要按照家长画好的道道来,那么父母越认真,对孩子的自由意志剥夺就越彻底,给孩子带来的精神损伤越严重。为什么很多“多动症”、“自闭症”儿童出自高学历、高收入、严要求的家庭,答案常常在这里。
我的观点是,“守规矩”这件事在幼儿期几乎不需要强调,越年幼的孩子越不该给他定规矩。整个家庭生活中的规矩越少越好。如果有什么要求,只要讲给孩子,并作出示范,同时想办法让孩子愉快接受就可以,没必要为了“规矩”的事,整天和孩子弄得不愉快。
在道德和安全的底线之上,几乎可以允许孩子去做一切他想做的事。不要担心他闯些小祸,不要害怕他做的不够到位,不要为他的无心之过而责备他。
日常生活中不处处限制和压抑孩子,至少就是为孩子提供了正常的精神成长条件。对于精神发育正常的孩子来说,所有的经历,无论成败,无论好坏,都会沉淀为正面经验。
6,说说“钱”这个事儿
财富观是人生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如何对待金钱,往往是一个人如何对待人生的外显表现。现在人们提倡要对孩子从小进行理财教育,我觉得最重要的理财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用一元钱赚到十元钱,而是让他们知道钱的本质是什么,钱在生活中的地位应该是什么,我们对钱应该持有什么态度。
一定要给孩子零花钱
爱钱是人的天性,所以我觉不做反天性的事,我要满足她的天性。
从圆圆上小学一年级开始,我每月给她固定的零花钱,三元到五元,这个零花钱我完全允许她自己支配,很少过问,只提了一条要求,不许买垃圾食品。
我当时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她进行所谓的理财教育,应该说只是出于母爱和天性。圆圆一般不会提出超出我们消费能力的要求。这一方面因为家庭财务对孩子从来是公开的,而且父母已为她做出了榜样,所以圆圆自然知道哪些东西在可以消费的范围,哪些不在。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父母在花钱上从不对她苛刻,她从来不需要动用任何心计和父母较劲儿,心态反而极为单纯,没学会贪婪和算计。
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养成乱花钱的毛病,从不给孩子零花钱。他们会说,孩子需要什么,跟家长说就行了,需要买的,自然会给他钱,不需要就不给。这样的做法,目标虽好,结果却可能让家长失望,
因为这种控制本身已表达了不信任,且以剥夺了孩子消费方面的自由选择,且表现得很苛刻,所以对孩子的金钱观的养成并无好处。童年时在金钱方面严重匮乏的人,反而容易成为成年后在金钱方面斤斤计较的人,过分吝啬或过分贪婪,缺少平常心。
还有一些家长是不直接给孩子零花钱,担心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心理,通过让孩子干家务来赚取零花钱。如果孩子做点家务就付钱,可能隐藏着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把亲情关系降低到商业关系,把亲人间的互助处理成利益交换。这和我们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且会削弱儿女和父母的感情。
二是容易培养唯利是图的心理。孩子按劳取酬的习惯确实培养出来了,但唯利是图的心理也开始露出苗头。
三是会导致儿童对劳动产生负面认识。
我认为,孩子身上一切应该培养的好品格都不可以用钱去购买,凡能用钱买到的都不叫教育,那是暂时的成果,无法内化为孩子自己的品格和习惯。
家长如果认为花钱可以买到孩子的劳动好品格,学习好习惯,事实上你最直接的诉求就是:钱是万能的。那么孩子就会接受这个观念,他以后就可能花钱买友谊,花钱买事业,花钱买爱情,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中,他的一切事物都和金钱方面的奖惩挂钩,那么他在未来很可能会把一切关系都处理成金钱关系。
可以鼓励孩子适当赚钱
避免培养儿童过分看重钱的意识,并不影响孩子将来赚钱意识的形成。
但如果在生活中有合适的机会,让孩子体验赚钱的乐趣,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圆圆上小学时,有一次我和她逛街,在一个礼品店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洋娃娃,她非常喜欢。但那个娃娃太贵了,100多元,大约要花去我当时月薪的1/10。回到家后,我跟圆圆商量,她可以通过自己赚钱来买那个娃娃,帮父母洗碗,洗一次赚两元,只要赚够50元就行,其余的由妈妈分担。圆圆很愿意接受这个条件。
她以前没洗过碗,这正好是个学习做家务的机会。虽然当时圆圆体会的只是得到洋娃娃的愉快,但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有些东西已经开始进入她的感觉了,那就是,有付出就有收获,坚持就是胜利。
孩子乱花钱怎么办?
不过,有的孩子表现得似乎确实有问题。从我收到的邮件来看,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孩子乱花钱,见什么买什么;二是偷偷从家里拿钱。
乱花钱这个问题,首先请家长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太花钱,给孩子做了坏榜样。另外,是不是总是被孩子的情绪绑架,本来不该买的东西,孩子一哭闹没办法就给买了。如果家长的言和行是混乱的,孩子的思维就会乱套。
我的观点是,首先要评价一下自己的消费态度,给孩子做出好榜样。另外,平时能满足孩子的尽量满足,不能满足的说明情况,如果孩子不听,耍赖,家长也切不可通过先讲道理后打骂来阻止,或一边生气一边掏钱。
这个办法的成败要点有两个:第一,家长要有始终如一的消费观,孩子内心才能不混乱,第二,不被孩子的纠缠弄得发脾气,始终态度平和,一发脾气方法就失效了。
如果孩子年龄也比较大,上中学或大学了,经常提出和父母收入不匹配的消费要求,并且不依不饶。这种情况应该有较深的根源。乱花钱只是表象,深层原因是孩子内心空虚且不自信,以及对父母都不体谅。
这种心理问题的来源,和父母一直以来对孩子的严厉管制或不尊重,关爱不足有关。
拜金和吝啬都是畸形的金钱观。
严重的拜金是一种不幸,一个人的内心给了金钱太多的位置,就没有容纳幸福和高贵的余地了。拜金可能是让一个人拥有更多的钱,但不会让她幸福感更多,也不会让他走的更远。
浪费从古至今都不是个好习惯,任何时候都应该教育孩子懂得节俭,但凡事过犹不及,家长如果用节俭消解一切开销的价值和意义,无意中也是把钱奉为圣物,这也会导致孩子形成另一种拜金心理,吝啬鬼心理。
获得经济上的安全感后,贫穷与富有就是一种心态了。那些因贪W送命的G员、抢J者、炒股跳楼的人等,所有栽倒在金钱上的人,骨子里都是极端的拜金者,所以在金钱面前特别容易糊涂,不知钱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他们把钱当成终极目的,钱也就终结了他们。这些悲剧,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有关财富的教育一定是有关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