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不上学了,男孩子家的,那就应该去学门手艺,将来好谋生。但因为二哥独待见骡马,喜欢做围绕骡马的一切事情,那真是一佰个上心。
在村里众多的马车夫中,有爷爷辈的,有叔叔大爷辈的,全对二哥这个小鬼头有着种隔辈的喜爱,谁手上有什么技巧,会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二哥。
就这样,二哥无形中就如练功夫似的,“学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赶车技法显著提升,而且赶牲口,有了自己的一套拿法。
那时候大马车我们叫大皮车。一般是二套车,也有三套车,也能再在辕盘右边再配挂一套拉套,变成四套车。一匹牲口驾的车唤二轱辘车,车体相对大皮车,要小了不少,但牲口必须是调教好的,又能驾辕又能拉套的好牲口。要一下子赶四匹骡马的车,没有丰富经验的车夫,还真胆怯。它就像是马车界的航母,威武霸气!
如果说二哥刚开始赶牲口是乱拜师,后来就只固定去两家了。一家是二毛猴大爷家,他家养着三匹骡子,都是好骡子,二毛猴大爷也是抓了一辈子牲口。另一家是二哥的同学扣双家,扣双他爹也养着三匹骡子,而且扣双也很喜爱赶车道马,和二哥算是情趣相投。
不得不说,二哥的眼光是雪亮的,二毛猴大爷和扣双这两家的骡子,在村里是最好,且赶车也是叔有名气的,他们的车马都曾在太原搞过运输。
逢五的城边上赶会,骡马市场上,二哥也跟着大人们学习“牙行”(买卖牲口)的知识。这更像是给他打开了新世界,对骡马越发的上心了。从身材,从长相,从牙口,等等,综合才能判定一匹牲口的好坏,这些知识二哥一教就记住了。
名师出高徒。但如果徒弟不成气候,师傅还懒得教他。二毛猴大爷对二哥的信任,那是超出了一般。
二哥就这样在村里混,到他16岁那年,悲剧发生了。(明天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