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曾国藩传》之 “尚拙”

读书笔记|《曾国藩传》之 “尚拙”

作者: 木木夏在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06:05 被阅读0次

有人说低谷的时候就建议看看《曾国藩传》,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曾国藩七次科举才中秀才,关于他考科举考试有很多轶事。

曾国藩五岁不到就开蒙开始读书,八岁读完了五经,九岁开始学做八股文,刚刚十四岁,就开始了科场生涯。

曾国藩与父亲曾麟书双双赶考成了“名人”,不仅是因为父子一起考,更是因为父子双双屡考不第。

但即使被人笑话,他们也没有放弃过考试。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不管别人的嘲笑,他不信邪,只信人定胜天。

他深信曾家总会有翻身的一天,儿子不行有孙子,孙子不行有重孙子!

这种天生的“倔”性子遗传到了曾国藩的身上,在第6次科举考试失利之后,他反思自己的考试经历,发现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笨了。

虽然自己有这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并没有给他一个与之匹配的聪明大脑,要解决雄心与头脑的差距,就只能更加努力了。

曾国藩发觉自己不能再重复老路了,于是找来他人同题的作文做对比,终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悟道怎么写好文章,于是第7次科举考试终于种了“秀才”!

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勇”的性格,也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虽然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

生活中我们时常也遇到困难,在人生中遇到低谷,我们可以学习曾国藩的努力,他是一个比我们甚至更普通的人,但是因为付出超人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他14岁开始科举考试,到23岁中秀才,9年的时间他没有放弃,所以我们也没什么理由放弃自己。

相关文章

  • 关于“曾国藩“尚拙”哲学”的笔记

    [2021年8月24日 10:15]|摘录自《曾国藩传》 所以,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性钝拙,那么曾国...

  • 《曾国藩传》精读1:尚拙

    自幼父亲告诉我:“吃亏是福”。我不知道父亲是真的想让我这样做,还是为了保护我,总之,从很小的时候听到这句话开始,我...

  • 读曾师曾

    再读《曾国藩传》,耳听眼观,或能坚持。 细考曾公成功秘诀: 1、尚拙:以笨成事,以拙胜巧。 2、立志:不为圣贤,便...

  • 《曾国藩传》张宏杰 摘抄及读书笔记

    1、曾国藩是一个钻之弥坚、仰之弥高的人物。 第一章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既然天...

  • 尚拙、有恒、自省

    读《曾国藩传》有感 1、尚拙 他的拙不仅体现在做事上,水滴石穿。“结硬寨、打呆仗”也体现在做人上,做到“拙诚”,人...

  • “尚拙”——读《曾国藩传》有感2

    上篇文章写到曾国藩天资“愚笨”,的确不是夸张。别人一目两三行,他一行得看好久,还经常被左宗棠、学生李鸿章批...

  • 一部《曾国藩传》让我恍然大悟:中学读的是假历史

    读《曾国藩传》,除了佩服曾国藩的“尚拙”精神、坚韧的毅力之外,对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真...

  • 尚拙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是“尚拙”。 从来都只听说过“尚巧”,没想到还有“尚拙”一说,而这一说法竟出自晚清名臣曾国藩。 曾...

  • 曾国藩的“尚拙”之智

    曾国藩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办事笨拙,才靠得住。 生活中有不少“聪明”人在做事...

  • “笨”并非坏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微信读书上看了《曾国藩传》,由他“尚拙”的人生哲学引发思考。 曾国藩家族从宋朝到清朝的五六百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曾国藩传》之 “尚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vb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