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好人这三个字,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我们偶尔会这样评价别人,而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或多或少,有老好人的影子。
老好人身上都有什么样的特征?怕得罪人,信奉维护好人际关系比做对事情更重要,不是面无表情,就是惊弓之鸟,随时竖起耳朵观察周围,时刻准备听命于他人……
在意周围的评价,忽视自我的感受,往往让老好人感到身心疲惫。那么这些老好人的性格特征,是如何养成的呢?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尽可能有礼貌的与人交流,却忽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我们的本能是要乐于助人,戴上面具在社会上扮演某种角色,希望迎得别人的认可和接受。
但是,我们迟早会因为长期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让在我们的自身建立起冲突,进而促使我们伤害他人。
不做老好人,就是让我们在尊重他人和尊重自我的基础上,说出真话。说出真话,既不是带着面具说真话,也不是不带面具说假话,这二者的本质,都是不敢表露真实的自己。当语言背离了内心真实的需求,我们内心的冲突感就会上升,焦虑、低落、暴躁汹涌而来,在情绪掩盖之下真实的内心,就会越来越模糊。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好人的培养模式,似乎是每一个家庭的标配。它就像一块坚实的混凝土板,将我们与我们自己的感觉和情感隔离开来。
我们总是被教育,如何做一个温顺的人,而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我们小的时候,大人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小孩,要始终听从大人的想法。我们总是被大人要求,要带着情感去欣赏一些伟大的艺术作品,一处美景,一首美妙的音乐,一本好书,以提升我们的眼界和鉴赏力。
但却很少让我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谈论自我,会被认为是自我中心主义,自私自恋的表现。我们被大人灌输的人生模式是:关心自己是不好的,要关心他人。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假如有一天我们因为某件事,非常气愤,就会听见内心有个声音:“发火可不好,一个懂事的孩子是不会发火的,回你的房间去好好想想再回来。”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默默地对自己说,回归理智,把愤怒藏起来。
当我们突然遭遇某种突如其来的痛苦而感到伤心时,又会听到另一个声音:“伤心可不好,我们能做的都为你做了,更何况有些人,比你不幸的多,回你的房间去好好反思一下吧。”
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于用早已判定自己“有罪”的脑袋去反省事情,最终背离了自己的内心。悲伤到我们的口袋里去寻找愤怒,而我们却带着假笑,赎回了在长辈和家庭中的位置。
成长环境是我们无法改变的过去,那在当下,我们要如何为自己发声,彻底地与老好人说再见呢?
首先,我们要拆掉无意识的包装。这个包装就是,讲真话不会妨碍别人,他人也不会因为我们讲真话,反过来妨碍我们。我们需要扭转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改变自己,而不是等待他人改变。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提醒自己,忠于感受,表达感受,沟通感受,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但这一过程有章可循。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冥想,来学习如何与自己的感受相处。
冥想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觉察力,花三分钟时间,每天三次,来练习冥想,倾听自己的心声,不予评判,不加指责,不给建议,不尝试解决,只是静静地观察它。
慢慢地,我们还可以把冥想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当感受涌上来,敏锐地察觉它,引导而非压抑,可以帮助我们看清感受的全貌。
冥想,让我们总能站在一旁,成为自己的观察者,理性客观地表达感受,自我感觉安全,也能够接受对方给予的任何反应。这样真实的自我表达,将会让我们感觉更好,彼此的沟通,也才会更有效。
最后,无论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要学习做事,而不是为人,这样不仅能让沟通中的彼此,减少很多情感不安,更能让我们畅快高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当我们能将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时,我们给了自己更多的机会,来关注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我们也给了对方更多的机会,来关注我们与他谈论的事,来考虑我们的感受。我们说真话的能力,激发了对方听真话的能力。
不做老好人,是让我们做真实的自己,这也要求我们培养两种好习惯,一是感恩的习惯,心怀对所有已满足的需求的感恩。
感恩能够呼吸到下一口空气,有眼睛能看见,或有双手能感觉。如果不调整我们的状态,那我们的意识可能会被所有的坏消息填满,以至于再也没有空间,去迎接那些好消息。
另一个是培养友好的意识,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凝聚力和融合性,就好像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雷达,用于接收对方的需求,同时尊重自己的需求,提升自己的意识,和心灵的敏锐度,学习如何与自己友好地相处,如何与他人友好地相处。
自由地负责任的个体,才能与他人自如相处,不背离自己的内心,才能为自己真正缔造美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创造更加有意义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