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清楚认识到,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给其带来的效率和生产力的显著提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RPA的好处正在不断被挖掘,而其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正因如此,RPA在某些场合,有被“炒作”甚至“过度神化”的嫌疑。
为了能够更好地认识、了解,以便企业或组织更为顺利的部署与实施RPA,我们需要戳破泡沫,还其本来面目。
RPA仅适用于新兴行业
这个误解的出现,很明显还没有搞清楚RPA是用来做什么的。RPA核心功能即是优化流程。从研发到生产、从销售到服务、从人事到财务,流程无处不在。只要有公司、有运营,就会有流程需要处理和优化。面对给各行各业重复、耗时、复杂、易出错的流程,前台、后台以及新旧系统连接等一系列问题,RPA都将会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RPA目前广泛应用到账单自动生成、发票、电话服务等方面,这些流程在各行业中均有所涉及,无关其对软件的依赖程度是否轻重。
RPA只是降低成本
毫无疑问,RPA的主要好处之一即是降低成本。但是,如果应用RPA的组织仅仅只是专注于成本的降低,那就应该好好检查下部署RPA的目标与策略了,因为这并没有从RPA中提取到最大收益。实施RPA的好处远不止成本节约这一项。其他好处还包括:提高工作效率,消除人为错误的风险,确保合规性,改善员工敬业度,将运营模式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以技术为中心,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展或减少机器人的操作。
RPA仅仅是个高级的“宏”
“宏”(Macro)功能和RPA确实有着相似之处,但RPA软件本质上比简单的宏脚本强大得多。RPA不依赖于特定的编程语言或应用程序,它在流程的显示或表面级别运行,发布命令、管理工作流程和集成新应用程序通过简单的拖放即可实现。RPA还具备在用户界面(UI)级别集成多个不同IT系统的独特能力。
RPA容易到不需要编程基础就能使用
不同厂商出品的RPA产品,难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如果真是抱着这一态度去使用RPA,那结果可能会令人生失望。无论是开发,还是具体应用,RPA都是需要用户去认真学习的。
“RPA很容易,每个员工都可以使用它”这句话成立的前提应该是,1.公司在部署完RPA后,需要给员工做用前培训,指导其如何操作RPA。2.选择易学易用的RPA平台,通过其自带的相关教程或参加RPA培训,即可掌握并操作。
RPA很贵
RPA实施费用的计算,涉及内容较多,较为复杂。单纯定义其“贵”则有失偏颇。和BPO(业务外包)、BPM(业务流程管理)、ERP(企业资源规划)等传统方式或系统集成方法所耗费的成本(总成本和项目持续时间)相比,部署RPA所需的费用还是较为便宜的。另外,还要考虑到一个RPA机器人一分钟的工作量大致相当于一个人类员工工作十五分钟的事实。
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部署RPA
早期的RPA市场确实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特别是在日本,RPA向中小企业的导入率要低于其向大企业的导入率。不过这一状况正在改变。为了降低引入中小企业RPA的障碍,自2018年起,不少日本的RPA软件公司纷纷开始部署云端服务。虽然中小型企业在部署RPA时可能会面临着较高的初始成本,但具备高ROI(投资回报率)的RPA,可以帮助他们在2-3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
部署RPA一切应以技术为重
在RPA实施过程中,技术固然很重要。但为了确保组织成功部署RPA,首先关注人员和流程可能会更重要,因为这往往决定了部署能否顺利开展。流程方面:哪些流程亟需自动化?是否对此进行过技术和商业可行性研究?是否为整个RPA的实施建立了适当的且涵盖诸多方面的方法?例如持续维护,机器人监控,变更管理和性能跟踪?
人员方面:是否有足够的人员组成RPA卓越中心(COE)?如何处理与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间的沟通?如何管理员工的重新部署?
RPA机器人可以自动化一切
想让RPA机器人代替人类去做更多的事,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现阶段,能让机器人完全接手的流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实际上,对于适合使用RPA进行自动化的流程类型,有非常严格的指导原则。其中一些标准包括,基于明确规则,交易量高,系统稳定,低例外等。那些创造性强,流程变化频繁的办公场景暂时还不适合RPA机器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