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0.又逢冬至

10.又逢冬至

作者: 荷风舞雨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13:52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是中国传统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我们又把冬至称作数九。俗话说:“吃了数九饭,一天长一线。”从这一天开始,白昼就会越来越长。过了冬至后,真正的寒冷天气才到来。

      在古代中国,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举行祭天祭祖的仪式,祈求上天保佑家人平安、五谷丰登、国家安宁。现在,我们把冬至这个节日看得很重要。到这一天,家家户户包饺子吃,据说是为了纪念张仲景。

        很多节日都有美丽的传说,冬至也不例外。相传,东汉末年,正是冬至这一天,“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看见老百姓饥寒交迫,两耳冻伤,伤寒流行,病死极多。他就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给穷人。穷人们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随后,人们便模仿着做着吃,然后就流传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样的谚语。后来,人们在冬至这天都要包饺子吃饺子,记得小时候,如果冬至这天不吃饺子就会一直担心会不会掉了耳朵。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题材。许多诗人和文学家都把冬至写到了作品中。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冬至夜》中写道:“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表达了人们在冬至夜晚孤独寂寞的心情。苏轼在《冬至日》中写道:“雪花飞六出,冰珠滚上圆。”描绘了冬至日雪花飞舞的美丽景象。

      以前,每年冬至后天气才逐渐寒冷,然后再逐渐转暖。正像《数九歌》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今年例外,前几天的暴雪天气,让我们这里低温打破前几年的记录,提前适应了低温天气,也就不再害怕寒流的侵袭了。

相关文章

  • 又逢冬至

    冬至了啊,真快呢。 上一个冬天,好想也是阴雨连绵。吃饺子的习俗,从前从未注意过啊,真是粗心呢。还好两只耳朵还乖乖地...

  • 又逢冬至

    我对于冬至的概念,始于高中地理。这一天在地理学上至关重要,这是北半球夜最长日最短的一天。如果一个小朋友对自然科学颇...

  • 又逢冬至

    今日冬至,亦是周末。阴,微冷。 一大早,望着窗外雾蒙蒙的天,母亲说:“今天阴天好。”我问:“为啥?”母...

  • 又逢冬至

    季节的眉眼,醉着每一场流转,黑白交替着,恍惚昨日,时光却又一次地走进了冬至的字里行间。 冬至,顾名思...

  • 冬至又逢生日

    冬至,又逢生日。 人越长大,就越害怕生日的来临,尽管它不会以主观意志为转移,该来的总会来。但是,此时此刻的心情,真...

  • 冬至时节又逢君

    有一个时节是温暖的团聚 它叫“冬至” 草木干枯的田野放眼灰蒙蒙 细看枝叶上包裹着透明的冰凌 屋子里人们缩手缩脚的蛰...

  • 冬至

    又逢冬至到, 汤圆甜又香。 笑容堆脸上, 滋味慢些尝。

  • 逢冬至

    所有这一切都不足为奇 固有的执念是改变不了的 也不指望会有什么改变 图小利者必放弃长远之策 不偏不渝下下策 用人之...

  • 2021-12-21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今又逢冬至。不知道从何时起,特别在意冬至的到来,不知道是惧怕严寒的到来,还是期待又...

  • 冬至联想

    适值冬至,又逢暖阳。至日意蕴,幽思难忘。秉承传统,拙笔诗行。 一、冬至起源: 周公占卜定土中(中国的中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又逢冬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z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