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记录】如何做记录可以保证持续执行下去,不断收获价值呢?记录的好处非常多,这个毋庸置疑。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记录的好处,但就是坚持不下去。我以前也断断续续做各种记录,财务账单、工作记录,读书笔记等等。这些记录无一例外,都没坚持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前那些记录太繁琐了,我要花很多精力去处理这些记录。有时候忘记记录了,我得花一大块时间去补这些记录。堆积得太多了,就懒得补了,逐渐地空缺越来越多,就干脆放弃了。
现在经过升级的我,基本解决了不能持续记录的问题。我现在做的三种记录,晨间日记、事件时间志和任务跟踪执行得还不错。并不是现在的我比以前更有毅力了,只是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想明白了记录应该遵守的原则:第一,以最小执行系统作为开端;第二、尽可能地降低执行难度;第三、微增量,逐步调整。
所谓“最小执行系统”就是符合自己最简单需求的执行系统。在这个执行系统里尽量减少项目。这是开端,也是入门。
我这次执行“记录”这件事是从今年(2022年)2月2日写晨间日记开始的,到现在160天,基本没间断(因为在第4天时断了一次,所以只能用“基本”了)。开始只有4项“反思”“感恩”“好运”“运动”。虽然以现在的标准不符合“最小运行系统”的原则,但是已经够简单了,每天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如果当时只有“反思”这一项就更好执行了。执行了一段时间后,我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当时的执行情况,做了一些调整。“反思”这一项从简单的分析行为变成根据行为提取道理。这个难度提升了不少,只是当时我已经适应了写晨间日记,没有出现太大的阻力。再后来,不断演变,逐渐加码就变成了现在的每天上千字,包含很多项的形式。
在这期间我又增加了“事件时间志”。增加事件时间志的前提是我已经完全适应了写“晨间日记”,晨间日记对我来说已经没有压力了。我开始有精力研究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其实原来叫“时间志”,主要记录时间。格式就是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在做什么。注意记录的是“做什么”,比如21:00——22:00 读书。这就是当时的最小执行系统。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内容。
我用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笔记本记录。由一件事转换成另一件事的时候就随手记一下,也就十几秒的时间。并且为了降低执行难度,我把很多经常做的事情变成了简易的符号或英文缩写。比如“写晨间日记”五个字变成一个方格加一个斜杠,方格代表“纸”,斜杠代表“笔”合起来就是写日记;再比如“浏览信息”,我会用“BI”表示,即“browse information(浏览信息)”的缩写,“读书”用“S”,“吃饭”用“E”,“午休”用“S”等等。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这些简易的符号进一步减少了我记录的时间。
适应这种记录后,我又做了一些改进,把“做什么”变成“做了什么”,这是有区别的。“做了什么”需要注意自己的工作量,难度要升高一点,比如21:00——22:00 读书10页(R10)。
并且我还增加了时间统计。我在印象笔记上做了一个简单的表格,把有价值的事情和违规的事情以及做这些事情用的时间誊抄下来。统计“有效时间”和“违规时间”,并在最后做一些简单的分析。这个过程一般用时不到20分钟,不会增加太多工作量,但是可以让“事件时间志”的价值提高非常多。
我这次记录的整个历程就是以最简单的格式开始,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执行情况不断加码,但不要给自己造成压力。适应了当前的难度后,再微增一点。如果难度过大,感觉有压力,就退一点。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演变、积累,就迭代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版本,这期间也能持续执行下去,并不断收获价值。现在回头看,如果我刚开始就执行这么复杂的系统,肯定坚持不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