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公式

作者: 21a22686aa72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20:42 被阅读153次

    记得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在父母的期望下曾经上过奥数奥语的补习班。现在想想,奥数还算正常,奥语是个什么玩意?当时也不知道脑子怎么会没转过弯,除去中国,中文能在多少国家通用?光听名字——奥林匹克语文就能感受到其中满满的忽悠意味。

    说是学奥语其实也就是教人写作文的培训班。一大帮小孩子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胡诌半天,然后领了作文题目独自面对着稿纸发呆。老师讲了些什么已经全然不记得了,大多和写作手法有关,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夏天闷热的教室以及中午的盖浇饭了……

    从小到大我所上的语文补习班就那一个,其后完全自由发展,到现在陆陆续续在公众号中写下十几万的文字,最大的感受就是写字是个随心所欲的事情,不像数学物理化学一样有公式可依,有定理可用。最需要的是个人的经历和想象力,非得用什么框架套住它的话反而会影响发挥。

    到也不是完全断定写字无法可依,古时候考八股文就是严格规定了文章格式,让学子们往里面填内容,这是因科举考试的特殊性而决定的。现在用格式套文字的大多见于公文之中,纯文学类的很少了。

    在阅读张大春先生的《文章自在》时发现了一篇挺有意思的文字,名字就叫《公示操作》,介绍了一个平日里可以用做训练的方法,也就是一个公式:成语/惯用语+个人经验+典故传闻=成文。我觉得挺有意思,于是跟着这个公式写一段文字,也算完成作业吧。

    未雨绸缪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词,是因为昨天回家时,母亲看见我穿了大衣便对父亲说:“你娃都知道下雨降温换了大衣穿,你呢?”这种时候当然不能插嘴,于是赶紧进到自己房间里,离开高危区域。

    西安最近的天气的确反复无常:晴的时候像夏天,阳光炙烤,人与熟肉就差一把孜然。而下雨的时候又仿佛进入了冬天,穿再多也不够。天气预报是时常关注的,伞也放在包里随时待命,听到同事提起“唉,明天又要降温了,注意点啊”就会上墨迹看看是不是需要增添衣物。在这种反常的天气里,未雨绸缪很重要。

    未雨绸缪指的是趁着天没下雨,先把房屋修缮好。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发生。它来自于《诗经·豳风·鸱鸮》。全文如下: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飘摇。予维音哓哓!

    这是一首以母鸟的口气,诉说了过去被猫头鹰抓走了小鸟,但依然修缮鸟巢,抵御外面的危险,最后两句抒发了母鸟育子修巢的艰辛以及坚强生存的苦难。感兴趣的人可以找下全文翻译。

    关于鸱鸮还有一个起源故事:周武王灭了商朝后,封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在商都近郊来监视商朝遗民。武王死后成王继位,由叔父周公辅佐,管蔡霍三人不满,四处散布流言说周公要篡位,周公为了避嫌离开了京城。不久殷纣王之子与管叔等人勾结想要叛乱,周公奉命讨伐,杀了管叔等人。平定叛乱之后他写了《鸱鸮》一诗给成王,“趁天未下雨,急剥桑皮,拌以泥灰,以缚门窗。汝居下者,敢欺我哉?”讽谏成王希望他制定措施,防止叛乱,成王虽然不满但也不敢责备他。

    两个典故都和未雨绸缪这个有关,如果了解了典故相信对未雨绸缪也会有更好的理解。个人觉得虽然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挺有意思,但从头到尾都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如果对惯用语或者成语掌握的不熟练,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对典故没有追根究底,没有查找它们的准确来源,只是单纯的从网络上“百度”的话,那这样写文章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好笑的是,现在我写什么都会区分“原创”和“借鉴”,但对自己写出来文字负责的态度并不是在我大学时代培养出来的,那时候也写了很多报告,都是十分敷衍的完成。反而是开始写公众号开始对外发布后谨慎了很多,会认真查找相关资料或者图书,文章借鉴的来源也会标明。顺便说下写这篇文字时我借鉴了中华书局出版的《诗经注析》,作者是程俊英和蒋见元。

    回到“成语/惯用语+个人经验+典故传闻=成文”这个公式中,想要熟练的运用还是得从基本功开始,多阅读将平日里感兴趣的词汇或用语记下来,翻翻资料查查有没有和它们相关的典故,再结合自己的经验写一篇文章。这样你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典故资料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文章的公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bt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