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字家园】诗词投稿专题那一片星海互赞专题读书让生活美好
10分钟《古诗课》 [2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分钟《古诗课》 [2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 小木山庄的溜溜 | 来源:发表于2021-04-19 23:26 被阅读0次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似乎总是在长江边游历,这又是一首写长江上的景色的诗。我小时候背诗,会把这首诗的后两句跟《早发白帝城》的后两句搞错,可能都是舟行江上,两岸青山,太过于相似了吧。

(1)诗歌背景

我在百度搜天门山,搜出来都是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这座山是因为在峭壁上有一个天门洞而得名的。

李白这首诗写的天门山,是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长江两岸的两座山,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仿佛天生的大门。

(2)诗句解析

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在史杰鹏老师的解释里,是天门山从中间断开了,楚江才能从中间穿过;百度百科里的解释是,奔涌的楚江把天门山冲断了。我觉得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都是基于诗人豪迈的想象,只不过是山与江谁先谁后的区别。

如果按照史杰鹏老师的解释,那一定有另一种开天辟地的力量把天门山劈开,便有一种神话传说的感觉了;如果按照百度百科里的解释,听起来有点地理里面水流对地形的塑造的感觉。

天门山在先秦时期属于楚国,所以这一段就称为楚江。可以看出春秋战国对后世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含蓄地指明地区的时候,就用春秋战国时候诸侯国的位置来说,马上就很有文化了。比如说上海为什么叫“申”,因为曾经是春申君的封地呀。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滔滔江水流到这里,撞上山崖,产生回旋。在百度百科里,这一句与上一句对应,上一句讲楚江的力量——能把山冲开。这一句讲山的力量——能阻挡江水的去势,使之回旋。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对峙的青山突然出现。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个动态是怎么产生的?说明诗人并不是站在某一处看天门山的,而是乘着小船在江上,“舟行江上,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这个动态才合理。

所以最后一句“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孤帆是诗人自己乘坐的小船。

李白的诗,好像没有哪一首不是豪迈、飘逸、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这就是诗人个人的魅力在诗中的体现吧。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美,为能欣赏的人存在|趣读唐诗

    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

  • 《优师优课英国伯赞思维导图管理师认证班》王晓楠第2幅《古诗》

    古诗: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天门...

  • 望天门山 1/15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 一首诗就是一副画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名家名作欣赏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我的钢笔书法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天门洞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

  •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分钟《古诗课》 [2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bw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