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元认知能力概念
笑来老师本人在说“去笑来化”,但确实真实的能够感触这个元认知概念,也是在听课过程中得来的。在此之前,可能也接触这个概念,却从未如此深刻。
你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就是对自己的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当你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你会很自然的产生类似以下自问自答的思考过程:
啊?之前我想的竟然是错的,不完整的,不周全的,不合理的……
啊?原来是这样的啊!
啊?这道理其实挺简单的啊!之前我怎么完全没有想到?
嗯,那我知道了,我现在开始应该这么想才对。
嗯?我怎么又不知不觉被带回去了,明明自己学过的道理怎么就忘了应用呢?
哎,知易行难啊,哼!我就不信我搞不定!

二.元认知能力的作用
元认知能力的强弱,其实决定了一个人每个方面的强弱,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其他的因素都是附属因素。
元认知起作用的方式。元认知能力从底层来看,起作用的方式事实上极其简单,其实就是这三个思考步骤:
第一步:哦,我原来是这么想的……
第二步:嗯?我这么想难道是不对的吗?
第三步:啊!我应该这么想才对……
看起来这么简单的思考,竟然是绝大多数人穷尽一生都没学会的技能,甚至居然都没有想过应该锻炼、习得这种技能。
举一个例子,一个格外举足轻重的例子,事关我们常说的,所谓的“情商”。
事实上,笑来老师不认为“情商”是个好的、有效的、有意义的概念。因为,他在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与文献之后得到一个结论,所谓的“情商”是个伪概念。
被认为情商低的人,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无法正确理解他人的感受;而无法正确理解他人的感受其实来自于元认知能力的欠缺,这个推理过程很简单的嘛:
一个连自己的感受都不能完整正确认知的人,怎么可能完整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呢?
你可能早就观察到了:所谓的“将心比心”,的确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心和心都不一样,而是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思考原理、思考方式;更是因为大多数人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思考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三.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究竟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提高这个能力呢?笑来老师为大家提供三个方法论:
第一种方法: 坐享。
坐享在各种话语体系里,这种刻意练习有不同的名称:打坐、禅修、内视、冥想,等等。实际上,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刻意训练方式,是一种简单、朴素、有效的“大脑体操”。
这种刻意训练方式非常简单,你需要做的是一下几个步骤:
首先,你要找个计时器,定时 15 分钟以上(以后再慢慢加长);
接着,找一个让你感到舒服的姿势,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要用不习惯的“正确姿势”,但最好“挺直脊背”;
然后,闭眼,当然有人即便睁眼也能做到;
好接下来,进行缓慢均匀地呼吸,呼吸时不一定要刻意控制,越自然越好;
最后,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呼吸上,别在乎自己走神了,发现自己走神就再回来。
在当前的训练中,注意力集中的就是你的呼吸。你开始体会到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恰恰是这种“ 不容易 ”,才是你整个刻意训练的核心。这种刻意训练方式使你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然后你反复使用它去调整你的注意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一个地方。这个过程就像大脑肌肉的训练过程。
坐享,是个现今已经被科学解释得很清楚的很简单很朴素的大脑体操,你没必要将它神秘化,自然而然地用就是了。
第二个方法是:兴趣。
虽然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但是,每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时,很容易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所以最近几年冒出来一个时髦的英文词,Flow,说的就是这种状态。
全神贯注其实是另外一种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很违背直觉的有效方法,也就是通过进入全神贯注状态而使元认知能力彻底放松……
主动的全神贯注,相对于被动的,多出了至少一个维度: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
如何理解这个维度呢?每个人的兴趣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养花种草,有人喜欢弹琴跳舞,有人喜欢制作大型模型……在任何一项兴趣中,如果能通过刻意练习而提升一项技能,那么因兴趣而产生的全神贯注,才可能是主动的,才可能是对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有帮助的。
而就我个人而言,与笑来老师一样,现在也在培养自己的兴趣——弹吉他。并且自弹自唱简单的曲目,没有什么问题。
第三个刻意训练方法是:反思
反思,不仅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刻意训练方式,也是调整情绪的根本。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毁掉一切事情的例子。然而,如何才能控制情绪呢?
观察和研究一致表明:控制情绪,和控制时间一样,几乎是徒劳的。冷静常常并不是控制情绪的结果,而是“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果”。而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在调用元认知能力。
“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者之间有这巨大的差异。前者只能在接下来的每分每秒更生气,后者却因为元认知能力被激活而可以做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