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足道和阳顶天在都兰小镇停歇了一晚,次日一大早赶奔西域少林。那西域少林坐落在都兰小镇西北的一个山坳里。
西域少林寺不大,占地不过十多亩地,周围遍布奇花异草,苍松圆柏。虽无少林寺宏大雄伟,远远望去却也是宝相庄严。
何足道带着阳顶天来到少林寺近前,此时寺门已经大开,但是并无多少香客前来礼佛,想必这里是藏传佛教之地,藏人信中土佛教的并不多。
寺门两侧站着两个穿黄衫的僧人,何足道走到左侧的小和尚近前,双手合十道:小师傅,敢问贵寺方丈玄苦大师可在寺内。
那小和尚还以佛礼道:施主从何而来,不知找我寺方丈所谓何事?
何足道微微一笑道:我从昆仑山而来,还请小师傅通报一下,就说昆仑三圣何足道求见玄苦大师。
小和尚让他稍候片刻,转身进得寺庙,不大一会,就听寺庙内,当当,响起钟鸣之声,只震得群山皆应。
但见方才的小和尚跑了出来,身后跟出来四位僧人,领头的一位黄袍罩着红色袈裟,何足道一看正是方丈玄苦大师。后边跟着的三位,何足道瞅着眼熟,却不敢认。
何足道见玄苦大师亲自相迎,赶忙走了上去双手合十:多年不见,玄苦大师一项可好!
玄苦大师道了声佛号:阿弥陀佛,何施主突然前来小寺,老衲深感荣幸,还请两位施主寺内一叙。
何足道刚要答话,只见玄苦大师身后跳出一个灰袍和尚,单掌忽得向何足道胸前拍来,口中高声喊道:何大侠,几年不见,认不得我三人了吗?
何足道赶忙运内力伸左掌接住那和尚得掌风,双掌相交,两个人都是身形一晃。
何足道原来是客,方才手下已经留了情面。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和尚,居然是当年和他在少林寺外比武的卫天望。
何足道诧然道:原来是你们三位老兄!不想几年不见,三位大侠已然正式遁入空门,看来还是我佛慈悲!
潘天耕哈哈大笑道:好老弟好生健忘,我们兄弟三人本就是玄苦大师的俗家弟子,此番皈依我佛,也算是了了我们兄弟三人的夙愿。
原来这西域少林在当地香火并不旺,整个寺庙之内只有二十多个出家人。潘天耕、方天劳和卫天望从中州少林回来之后,向师傅玄苦大师正式提出落发出家,不再做俗家弟子。
三人的法号,正好是天耕、天劳和天望。
玄苦大师将何足道和阳顶天接入寺内,在方丈室品茶叙旧。双方互相寒暄一番,何足道说明此行来意,要拜见苦慧大师。
玄苦大师看了看阳顶天道:何施主,敝寺苦慧大师的确安在,只是他年事已高,已经闭关封禅已久,只怕不能接见二位。
何足道品了一口茶道:玄苦大师,当年我来贵寺礼佛,终没能见苦慧大师一面,时到近日,内心还是深感遗憾。
他看了一眼阳顶天道:这位阳兄弟,原本是郭靖大侠和黄蓉女侠得独子,郭大侠义薄云天,精忠报国。襄阳城一战,夫妻双双为国捐躯。如今郭大侠之子,深受天龙门所迫,所受内伤非习得《九阳真经》内功心法才解。还望大师看在郭大侠为国为民的份上,多多通融。
玄苦大师闻听阳顶天乃郭靖之子,不觉沉思片刻道:既是郭大侠后人,贫僧当可面呈苦慧大师。只是何施主所说的《九阳真经》,我自师从苦慧大师以来,并未听师傅提起过,想必不过是强身健体的皮相之道。
何足道闻听,方丈玄苦答应可以引见苦慧大师,不觉站起身形,冲着玄苦大师深施一礼:大师慈悲,何某在此谢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