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训练观
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有效的训练,这是不争的定论。但在许多老师心中,训练就是做试卷、讲练习,但简单反复、以量取胜的训练方式虽然能提高考试成绩,却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黄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科学有效的训练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和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该是训练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切意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都是训练,遵循学科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训练,才是科学有效的语文训练。
科学有效的训练应具备以下特点:
(1)训练意图明确。训练什么?意在提高学生哪方面的语文素养?这必须要清晰,否则是无效的。
(2)训练指向清楚。也就是说,除了教师要明确意图,还必须让学生得到明确指令,否则学生却弄不明白该做什么和怎么做。比如为了巩固对《狼》课文内容理解,让学生以屠夫的口吻创造性翻译课文,两条具体要求如下:立足课文,合理想象;要有一个中心,即讲这个故事要揭示什么道理。
(3)训练强度适宜。最近发展区。
(4)训练方式适当。
(5)训练体现学科特点。阅读教学中的训练,须以文本为基础。
正确的过程观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论教学,过程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所谓“结论教学”就是让学生接受结论,而不是参与和经历学习过程;让学生把获得结论作为学习的主要任务,被动接受现成结果;或者整个教学过程是推导、印证一个既定结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结论教学其实没有“教”,也没有“学”。
语文教学要树立正确的过程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所谓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经历学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获得学习成功。最基本的标志是:(1)首先要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2)为学生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学生间、师生间、师生与文本间的多向多维对话。对话应该是所有参与者处在同一个地位的交流,应该是所有参与者都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应该是不同思想的互相碰撞,不同感情的互相激荡。如果教师总是用唯一的结论去套学生的思想,这不是对话;教师简单地肯定学生的一切思考,也不是对话。
(二)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只能根据别人的指令去思考问题,而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学习能力弱化的显著标志,这是由长期的学习过程缺失造成的。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明显标志就是能自己提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不少老师自己就没有问题意识或者机械的按照参考书上的问题去组织教学或者设计的问题,脱离文本,脱离学生实际,根本没有教学价值。
要围绕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是障碍式的问题,即学习中的困难;二是发现式的问题,即对教材或教师结论提出不同见解。前一类问题是主要的,后一类问题更有价值。对于前一类问题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解决问题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后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这类问题要分类筛选,采取不同方法。有的可以充分讨论,有的可以引导反思,有的可以等条件成熟再解决,没必要一律现场解决,更不必都给予一个明确的答案。
(三)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长的过程。具体来说,要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这几方面的提高。
(1)语文积累不断丰厚。语文学习不仅能积累语言知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等,其实思想感情的积累也是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的。思想更敏锐、深刻,感情更丰富、细腻,都是积累。
(2)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教是为了不教。”语文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是听说读写。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写作教学要提高写作能力,会用常用文体写作;听说训练提高语文交际能力。学会学习还要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比如在阅读中学会语言的品味,文意的理解,篇章的分析;在写作训练中学会材料的筛选,结构安排,主题提炼等。
(3)在语文学习中提高综合素养。语文学习不仅要积累语文知识,提升听说读写能力,更要不断提高综合素养。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学习内在规律决定的。
(四)教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什么是“教”?即教师帮助学生成长。简单的说,就是不知的,让他知;不会的,让他会;不能的,让他能。就是及时发现学生错误,通过点拨,讨论,比较,示范等有效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这需要老师有敏锐的感受力和判断力,并能够智慧地发挥出“教”的作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矫正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