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The Info一周要闻回顾 9.26-9.30

The Info一周要闻回顾 9.26-9.30

作者: abf9c7dfa3b1 | 来源:发表于2016-10-04 21:56 被阅读0次

本系列源自the information的读后感,the information是良心科技媒体,选择付费阅读以保持独立性,以中立的态度具实报道科技内幕和新闻。focus在大科技公司深度要闻上,不跟风、不猜测(“或将”,“可能”,“据说”零容忍)。欢迎大家订阅(笔者仅为读者,无任何相关利益)www.theinformation.com。The Information工作人员如果认为本文章内容侵权请通知笔者,笔者将第一时间删除。部分内容为笔者自己解读和总结,可能会有理解和原文不同之处。转载请告知笔者,并保留此声明(本系列源自……并保留此声明)。



摩拜单车会成为下一个优步么?

Mobike和Ofo是中国国内共享出行市场,自行车共享细分领域的新星。

Mobike上一轮以$3亿左右的估值(投后)融了$5千万,都是实力玩家在支持;另一边,Ofo以稍少一点的$2亿左右估值融了$5千万,投资方式国内共享出行无可争议的老大滴滴。

ofo这边目前有150万用户,7万辆车,分布在20个城市,每天大概完成50万次出行。

Mobike这边自己造车,给出的unit economy模型是,平均每辆车每天使用大约6次,大多数在30分钟之内,计算下来大约是每辆车会提供¥2190的收入,而其造价(目前大约¥3000)在未来量产可低至¥2000,一辆车大约可运行4年,其间维护成本很低(因为其特殊构造),基本上一年回本后面都是赚的钱。

总之一场血战(然后估计会合并)的戏码在所难免。

本文的作者是42章经的创始人曲凯,推荐其公众号42章经,都是创业的故事和坑。作者对共享自行车这个领域颇有研究,还有其他几篇文章,想深入了解的可以去读一读。

本文下面还有一个国人点评,Qitong Hu,推荐其APP Major 术业。目前主要是VR相关的东西,未来据说会扩展品类,欢迎科技行业同学内测。

结合点评和原文以及本人的一点认知,首先二者确如Qitong Hu所说建立在不同的商业模式之上:Ofo是基于共享出行理念的,一开始允许捐车加入整个共享网络,笔者觉得当时这个思路还是挺创新的,基本上和滴滴套路类似,把私家车利用起来。不一样的地方也很明显,滴滴并没有把私家车充公,做的是产权和使用权分开,而Ofo的方式其实乍听一下没那么好接受,尤其是你要捐一辆死飞然后骑个杂牌车的话……(当然估计死飞也不让捐,大哥,你这个没闸只能算半辆,wtf……)。不过考虑到城市丢车率之类的影响可能也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另一边Mobike一开始就是自己造车,一种B2C模式,靠规模降低运营成本。车上没有链条、实心轮胎等等的feature降低了未来的运维费用,而且好像内部有个自发电装置,你蹬车的时候感觉费劲其实是有一部分能量再给车充电,总体上(除了充电这事)也让用户体验趋于良好的一致,不太容易出现半路车坏了的情况。B2C和共享模式各有利弊,共享的话在前期概念做的好融资容易、冷启动容易、上量容易,B2C的话单位经济可靠、规模效应明显、体验更优秀、未来容易管控和扩展功能,有点像拼车vs.专车。但是说实话,本人觉得这个商业模式的好坏和这俩公司最后能不能成功、谁更成功基本上没有半毛钱关系。失败的话因素可能有很多,比如最后证明了实际情况下单位不经济,因为二者并没有把丢车、恶意破坏等等因素考虑进去(已经有发现小黄车丢在树丛以及银橙车出现在废品回收站),GPS定位是在小区墙内还是墙外,另外还有新进的竞争者比如小鸣、uBike,甚至可能是政府来完全主导运营(虽然感觉都不成功)。成功的话可能背后的资本是更大的推手,创业者到这个地步估计已经有点身不由己了(别误会,本人对两个顶级的创业公司团队十分的敬仰)。作为出行的一个毛细组成部分貌似也没有更多的故事空间(像Uber的无人驾驶那样),天花板也会更低一些。无论如何,还是希望他们成功,能给我们普通民众带来方便最重要。

老印的科技公司“做对”了什么?

1.Reliance Jio促进通讯市场的长足进步:RJ家耗资160亿买波段做基础设施为印度人民提供4G VoLTE服务,前3个月免费,之后$1/GB比现在便宜了1/3,还赔钱卖($45)Lyf手机,为的就是让更多印度人上网为未来的网络服务提供基础,逼得最大运营商之一Airtel降价对标,简直就是活雷锋好不好?一句话评价“Even if Jio royally screws up, they will have time-shifted the industry by a couple of years”,推动印度通讯产业往前发展了好几年!

2.Aadhaar国民身份体系:由前Infosys CEO Nandan Nilekani和政府联合推出耗资$10亿,是印度的国民电子身份证+生物识别ID(指纹+虹膜),一开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救济金能更好的触达,提防羊毛党和腐败,现在有了更大的作用,印度国内有10亿人已经注册,为大多数实名服务(比如找工作、3.的开账户、1.的注册手机号)提供验证基础。

3.Paytm支付业务基石:这个最为我国人所熟知,1500W的月活用户,背后有我国大阿里的战略投资和技术支持,为印度电商崛起贡献力量。现在Paytm也自己在做一部分的电商业务。

还有等等(谁TM是等等,你全家都是等等,Honorly named:Finomena,ShopX,GreyOrange,Swiggy, Cardekho, Forus Health,Perfint Health,Practo,FreshDesk,Delhivery,Lenskart)

1.+2.+3. 通讯+身份+支付,基本上就是互联网业务的水电煤,有了这些高效的基础设施未来具体的业务场景才能快速的成长,印度科技市场做好这三点腾飞指日可待。

While,其实已经飞了几年了,怎么好像飞的不像想象中那么快似的。这周初The Info先发了一个这篇文章的姊妹篇《阿三的科技市场做错了什么》(阿三、老印无感情色彩纯tx)。从表面上看Amazon逐渐挤开本土巨头Snapdeal和Flipkart,Uber似乎也要击败Ola了,这一切似乎和Amazon、Uber败走国内的剧本正相反。The Info并没有像部分自轻的国人一样把这些归功于政府政策,而是认为其中更多的是执行力、数据分析能力、印度大厂的粗放经营等客观因素导致了目前他们节节败退(不过给人感觉未来它们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

今天想多聊一下做对的事情,尤其是2.Aadhaar这个项目。可以说这个项目也许在未来会成为印度科技行业崛起居功至伟的基石!可以看到,大国“崛起”之路,即从一个“低谷”走向辉煌都会有一段“低成本”建设期。(我没怎么研究过历史,主要是听来的)比如美国开发大西部、淘金热、挖铁路;我国也一样低成本的搞基础设施建设,我爸说十三陵水库当时就是义务劳动出来的结果…… 如今,印度政府也在这个低成本时期做了一件利在千秋的事业就是这个Aadhaar项目,从眼前看就能在各种福利发放拨款上未来帮印度节省出$150亿,未来的征信、广义的SSO、各种实名制体系一应俱全。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个侵犯隐私权的事:据说我国人大也有人提过类似的议案,后来就被否了。到了欧洲、美国这种事情想都不要想,人民的隐私意识太重了。只有在印度现在这种经济水平和国情下,这样的体系才有推动的可能,这个体系一旦建立就很难再被推翻了。而印度政府不但有能力给征信、互联网服务提供实名制认证,更有资格要求相关的数据来给自己的人民做用户画像,简直是FB、谷歌、阿里、亚马逊、腾讯等等大厂望眼欲穿的事情……不多说了,期待印度政府用好这套系统。

亚马逊如何破门而入

Garageio和August是两家做智能门禁的创业公司,争夺“最后10码”物流——产品可以设置临时的开门钥匙让快递员把货品投递到房内,同时也提供监督系统或者“二道门”系统来保证户主德全。他们都和亚马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都接入了Amazon Alexa。

电商巨头希望可以加快这方面的布局,一来是可以更高效的投递货物(在家里没人的时候)防止被盗领,还可以省包装费;二来借此布局进入智能家居(当然A家已经凭借Echo进入这个领域)。

 


其他内容还包括:

Yelp管理层放弃超级投票权给其它创业公司的启示

Facebook at Work要和Slack、Yammer正面刚,还变更了收费模式

Palantir在私有市场股票跳水(Paypal匪帮下半年有点走背字啊)

怎么评价Snap Inc.家的Spectacle

Nutanix的高管获得IPO奖励

Twitter的视频直播业务模式短板以及和Disney的联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The Info一周要闻回顾 9.26-9.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hs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