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第441天(20220408)
(第59本苏鸿《高效课堂》)
读第40页——80页,
读有所得:
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亦然。好的备课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在备课当中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改进和创新备课的方法和形式,凸显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备课的高效性。
2.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应要求他们在备课时注重规范,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功;对中老年教师,应要求其备课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优秀教师,应要求他们重在总结经验,形成教学理念。
3.备课的过程是教师为了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作为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员的任务,不断学习、增加知识、提高能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备课体现的是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追求,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途径。真正好的备课是教师高尚师德的表现,受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牵引。
4.教师应该树立终生备课的理念,并在专业生活中戮力践行。终生备课的方式和途径,最主要的就是读书、思考、科研、实践,读书是自我的充实,是为了有更好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实践,是教师工作的根本,实践中、实践后还需要通过反思来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反思后再实践、再研究,并提炼经验成果,做理性概括,物化为文字,在文字表述的过程中梳理思想、提升认识。
5.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学科课程领域的基本规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学科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因此,要使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教师就必须在备课中理解课程目标,并将课程标准课程化。
6.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在第一部分的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该学科的新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解了课程标准的前言,就基本理解了该课程的核心理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