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自己总算成功地做出了第一张“资产负债表”,接下来,只要在需要的时候继续记账(“做会计分录”),到月末把账汇总倒腾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估计就能向爸爸(公司债权人)妈妈(公司所有者)交差了,白小白松了一口气,开始把心思重新放到了开店的事情上。
接下来的几天,白小白一直忙着工商登记、税务登记,选店面、签租约、装修,联系货品供应商、跟朋友们打招呼寻求帮衬和宣传……忙得不亦乐乎。等忙完一通下来,店也顺利地结束了首月的营业,并成功地获得了“首桶金”,眼看就要到“交作业”的月底了,白小白却又犯难了:做了这么多事情,哪些该记账、哪些不用记账?该记账的那些又该怎么记账?
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这些事情:工商和税务登记要不要做账呢?租约签了,应该怎么做账呢?装修又该怎么算呢?白小白跑前跑后花了不少打的钱,为了跟朋友交流感情还请吃饭了,要不要做账呢?……
白小白突然觉得头又大了一圈。
别担心,这时候需要说:会计基本假设了解一下。
何谓“会计基本假设”呢?那就是“四大天王”: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先别晕,我们来简单一一“翻译”。
先来看“会计主体”和“货币计量”,它俩配合起来能够解决“是否需要记账”的问题。
首先,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什么意思呢?一开始我们就强调过,一定要分清楚公司、公司老板和公司管理者,因为公司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筐”,它自己的财产债务和其他实体、人物的财产债务是清清楚楚地分开的,这样才能保证它的财产不会被随意搬空,所以,只有影响到公司自己的财产债务的事情,才应该被记下来。
此外就是货币计量。这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当我们清点公司“有什么”(资产)“欠什么”(负债)“能留什么给老板”(所有者权益)的时候,并不只是拉个清单“电脑1台、烂账1本”就可以的,它会需要一个金额,这个金额就是“值多少钱”。这样,才能保证所有的东西能被统一的单位衡量,也能清楚地了解公司现在的状况。当然,只反映能用货币计量的东西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公司的人才、市场竞争力是没法用货币衡量的,所以这些信息其实并不是“财务信息”。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样虚无缥缈没法定价的东西,存在极大不稳定性,也没办法在过往的自己和同期的对手间比较,所以在报表中剔除也是正常的。至于这个“货币计量”到底怎么确定,则是后话了。
根据这两条规定,我们就能开始分析:首先,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是小黑店自己的事情(会计主体√),但是没花钱(货币计量×),不需要记账。
第二件事,选店面、签租约——注意,目前只是在探讨“签订合同”这件事本身,小黑店还没有开始用店面也没有交房租。因此,虽然这是小黑店自己的事情(会计主体√),但是还没花钱(货币计量×),也不需要记账。至于小黑店开了一个月、或者提前预付了三个月的租金怎么算呢?后面我们会再说到。
接下来,跟朋友们打招呼寻求帮衬和宣传、联系货品供应商,过程中出现了交通费和请朋友吃饭的花费,这就比较有趣了。花了钱(货币计量√),但这是不是小黑店自己的事情(会计主体?),这时候就要看这个支出是否真的跟小黑店有比较大的关系了。请供货商吃饭固然可以算是为了小黑店“因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开支”,应该记账;但如果白小白找朋友聚餐原本是打算多谈谈自家店的,结果碍于面子或者一下子忘了,从头到尾都在说其他事情,那这些花费跟小黑店其实就并没有什么瓜葛。这样一来,同样是吃饭,因为性质却有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正因为这方面费用的难以确定,所以在企业所得税法上,为避免将跟公司生产经营没有关系的支出记到公司头上、进而减少利润、也减少了要交的税,所以税局一方面要求“业务招待费”要有合法的证据支持(是不是真的花了钱、是不是为了公司花的钱),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一年可以在交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设置了上限。同样的原因,很多公司也会对自己的业务招待费进行严格限制,毕竟利润少了,老板的钱也就少了。
那么假设白小白请供应商吃饭花了500块钱,这时候,应该做的会计分录则是:
借:费用(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500
贷:资产(银行存款)500
至于装修,既是小黑店自己的事情(会计主体√),也花了钱(货币计量√),但要说清楚怎么记账,就又得继续介绍剩下的两大天王——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了。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比如,万一白小白干了一个月就任性地打算把店关门了,那么根本就不需要装修。而现在固然装修了、钱也一口气都花出去了,但是它产生的效果却是可以惠及很久的,会慢慢地在未来的很多个月份里“消耗”完,同理还有买的电脑、家具等等。
所以,在对这样的花费进行记账的时候,应该认为这是先购买了一项可以一直使用相当长时间的“资产”,然后再慢慢确认它的“使用”。否则,如果花了钱就全部算在当月的头上,那么哪个月进行了大采购,那个月的支出会急剧增加,利润也就会嗖嗖嗖地降为负数,实际上对于任何看报表的人,都会造成误解。这时候,你是不是美滋滋地想,所以如果要记自己的账,你并不需要把买口红都算在今天的花费上,它可是可以用三个月的呢,应该是三个月一共花了这么多钱~这个假设是不是非常棒呢?
而会计分期呢?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同的期间。这跟持续经营假设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说,既然有了持续经营假设,那么反正公司会持续经营下去,那其实就大可不必算某段时间里是亏损还是盈利了,因为可能今天赚、明天说不定就亏一大笔;或者说,要么就计算从开业到现在一共赚或者亏多少就行了。装修的钱同理——既然是两年才装修一次,只要没有过完两年,这笔开支是不是就暂时不用算了呢?但这样如何才能知道,这个公司“现在”怎么样,“跟以前比”又怎么样?
同样是刚才口红的例子,口红是花了三个月才慢慢用完的,它本身也是一点点慢慢在变少,如果买的时候一口气记在当月的支出不合适、那在最后用完的时候才一笔记到那个月,同样也并不妥当。那么比较合理的做法就是,应该在每个月都记1/3的支出才对。这样的处理其实就是把持续用口红的时间分成连续的、间隔相同的一段段(月份),然后在每一段时间里面分别确认它的使用造成的影响(一方面,口红这项资产本身减少,另一方面,当初买口红的支出真正消费掉了)。
财务报表的期间也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设定的。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下,企业应当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就像小白的爸妈要求她每个月提交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业”一样。会计分期,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只要少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比如月、季度、半年,都叫做“中期”。在我国,要求日历年度(每年1月1日至当年的12月31日)作为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有的国家地区却会有不同的规定。比如日本的财年就是从每年的4月1日起一直到次年的3月31日为止。
那么,小黑店的装修应该怎么做账呢?假设一共花了2.4万元,并打算两年后再进行新一轮装修,那么装修时:
借: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24000
贷:资产(银行存款) 24000
每个月末确认当月分摊的真正装修支出:
借:费用(管理费用—装修费) 1000(24000÷24)
贷: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1000
有了这“四大天王”的帮忙,是不是清晰很多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