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听婆婆说起我们同一栋楼的一对双胞胎男孩,这两个孩子脾气不太好,不仅兄弟俩之间打起架来能把对方的脸抓花,出来玩也喜欢抢别家孩子的玩具。
如果不给,他们就可能动手打人,手里抓住什么,就用什么打人,一个打不过,另一个还会上去帮忙。
以至于其他家的家长看见这两孩子过来,都会把自己孩子拉走,躲远一点。
我婆婆把这个当笑话,我却认真地询问了男孩的年纪,发现只比我家大一点,到时候很可能会在小区幼儿园成为同学。
我有点担心我家两个孩子,脾气都很温和,尤其是女儿,性子软得不行,被弟弟打,有时都不会还手,让她还手,她都不肯。
平时他们打架,我们都会很郑重地提醒他们,不能拿任何东西打对方,只能用巴掌,而且还不能打眼睛这种地方。
可是如果遇到这对爱打人的双胞胎男孩,我真的担心两孩子吃亏。
我婆婆估计都没想到这个,还觉得好笑。她说双胞胎的家长无数次教育过两孩子,孩子打人就要打手掌心,打了无数次都改不过来。孩子的妈妈也跟孩子讲道理,但也是不管用。
我回了一句:用打来教孩子不打人,怎么可能教得会呢?其实孩子打人的原因是很多的。
生理上可能是因为平时孩子自己动手做事情的机会太少了,手部的活动太少,精力太旺盛无处发泄,所以会打人。
这说明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做点事情,或者给孩子创造一些可以锻炼手部的机会,比如玩橡皮泥,太空沙,或者积木,拼图等等,或者干脆让孩子帮忙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总之,要满足孩子这方面的运动需求。
心理上可能是因为孩子出现负面情绪时,没得到家长的积极关注,这些情绪被打压或者转移下去,但是没有被理解和接纳,所以这些情绪从来都没有消失,积攒起来终会爆发。
家长对孩子情绪有些忽略,可是当孩子采用比较激烈的手段来发泄时,家长才会关注到孩子,所以久而久之,孩子的手段越来越激烈,因为只有更加激烈的手段,才会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如果家长从一开始就积极关注孩子,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及时回应他,他就会明白,自己不需要采取发起冲突,挑战你的耐心的方式去获取关注。
又或者孩子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这些情绪,家长或许没有引导好孩子,及时帮孩子识别并且给情绪命名,教给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方式,所以孩子才会用到打人来发泄情绪。
也有可能是家庭环境造成的,比如家里人之间处理关系的方式,家庭成员之间有没有对彼此动手的情况等等。又或者是平时孩子在家看的电视节目有没有经过大人的把控,家长有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处理矛盾冲突。
总之,用打孩子来教孩子不打人,这个方法本身就很矛盾。
不过,我虽然有这些看法,但不可能唐突地跑过去想要提供帮助,只能说让自家孩子躲着点这两个孩子。如果这两孩子的家长没有真的意识到需要寻找专业帮助,或自己去学习相关知识的话,他家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很可能就会被其他孩子排斥,然后积累下更多负面情绪,让打人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希望他们能早点换一下思路吧,不然可怜的还是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