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周工作坊已经一周的时间了,回来以后一直很忙,一直想整理下思路写个学习总结。但似乎总也抽不出一个完整的安静的时间,所以迟迟没有动笔。反思一下,这一个星期似乎也不是忙到完全没法抽出时间来。这里我看到自己的一个固有模式,当感觉一件事情需要做,而且我还很重视时,我总想有个仪式的感觉,当此情此景达不到我想要的状态时,我就开始逃避,拖延症就开始了爆发了。给自己一个0.5cm的微笑,不评判,这就是现在的我。
今天很开心能争取到这样一个长时间安静独处的机会,就来好好享用一下,好好品味一下三天工作坊的感受。
怀着激动、探索的心情和两个好友一起启程了,我们都觉得这趟旅程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所以临走之前就商量着带上酒和美食助兴。
第一天上午的行走练习,开始没有太大的触动,慢慢地静下心来走着,没有去想我是否需要调整路线这个问题,而把更多的关注给到相遇的每个人身上,感觉在茫茫人海中,每次的相遇分离都是那么妙不可言。遇见了惜缘,离开了随缘。心底里慢慢升起对于所有生命里遇见的感恩。
家庭分组的活动里,又一次投胎时感觉自己很努力,奋力地要奔向自己心的归属,当时心里很清楚我对大姐和爸爸的好感促使我奋力向那个家爬去,但最后才发现最大的力量在于妈妈,而这开始是我视而不见的部分,就如同面对我妈妈对我的爱和影响时,我是多么的视而不见。在面对家人严重“超生”需要有人离开时,我的内心就开始纠结了,看到了自己平时遇事的两面性:既想遵从自己的内心,又想成全他人。最后当我坦然面对自己的纠结,把这份纠结表达出来时,我自己释然了。由此可见,看见、表达真的非常重要!
两次早安静,一个人享受独处的时光,感觉真是给自己极大的馈赠,细细梳理体会自己的内心,很多往事都慢慢浮现,发现自己其实是个被爱包围的小孩,幸福感油然而生。现在每天的安静时光,我都很期待,在那个特殊的时间里给自己的心打个电话,问候一声:你好吗?
给我触动很大的两次小伙伴的个案。一次是我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代表了案主的父亲,当面对案主母亲无力地坐在那里时,我的意识不断地告诉我:应该走过去她那边,夫妻关系和谐了,孩子就好了。可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拉着我就是无法挪动脚步,我只能站在女儿的身后默默地支持她。这个过程让我体会到在爸爸和妈妈的关系中,也许因为某种原因爸爸就是无法和妈妈很融洽的在一起,但他对我的爱还是一样的,一直在支持着我,我在心底对爸爸释然了,这是他觉得合适的生活方式,处理夫妻关系的方式,我尊重他。
工作坊最后一个个案,当案主向妈妈跪下时,我也跪下了……三天的工作坊中,我已经慢慢看到自己在家庭序位上的错位,那个青春期的我承担了挽救父母婚姻的职责,我变成了我认为的在父母婚姻中的受害者——妈妈的拯救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不能接受妈妈的很多做法,我觉得这些就是导致她和爸爸婚姻不和谐的错误,可是她仍然不改,我不断地指责她,甚至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和心痛。现在我明白是我错了,妈妈是大的,我是小的。我应该尊重妈妈,即使是妈妈不对的地方,我也应该站在自己是孩子的位置上去沟通和规劝,而不是指责和怨恨。
在小组亲子关系的小练习里,我看到儿子的无力感是源于我莫名其妙的无力,工作坊回来的头两天,我还一直陷在这种无力感中,感觉自己看见了却又无为,不知如何帮助儿子。在这几天的安静中,我不断地审视自己,突然醒悟原来我没有无为,我在不断地学习、努力地学习,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充满力量,我想儿子一定可以感受到这种力量的支持。
感恩许老师的润物细无声地带领,感恩家人们默默地支持和关心,更感谢爸爸妈妈、婆婆、老公还有我的两个宝贝们对我的支持,让我能够享受自己的生命之旅,期待着生命成长、心花绽放的美丽。
![](https://img.haomeiwen.com/i5009567/7fcd3af3ea7b685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