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星期六,据说离北大放假还有两天。
作为一个普通大学的二表专业的学生,混迹于北大之中,傍晚坐在满是自习的学生中的环形教室里,思考的,挣扎的,是自己的明日未来。
马太福音说,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最终找到湿雪与长坡的人滚起了雪球,越积越多,而没有找到的人便挣扎着,失去着,越来越少,相比冷酷的剖析自己而言,抱怨生来就有的客观不公更为轻松容易。有些时候我们我们往往想就此打住,翻开新的一页,既往不纠,让我们重新来过,但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想的往往不是如何超越跑在前面的对手,而是想着能否重赛一盘,但是现实不会为你而洗牌,我们正抱怨着过去,而输掉的不止是现在,还有未来。
我大学的教微观经济学老师,她十二岁的儿子学羽毛球的教练曾是哈三中的学生,后来以羽毛球特长进入哈工大,她讲她高三的时候一边进行高强度的文化课学习,一边保持着每天三个小时以上的羽毛球专业训练,往往7点半下课去打球,在体育馆的椅子上换球鞋,有时候靠着墙就迷迷糊糊睡着了,教练把她喊醒,蹦起来洗把脸继续训练,最终高考文化课超过590分考入哈工大,没有人能否认他的成绩,因为有些事情是抹灭不掉的。
如果可以选择,恐怕没有多少人一定要让自己经历艰难困苦,九死一生,才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是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但事情不会因你一厢情愿而变得如你所愿,人们相信的是你已经取得的成功,或是向成功趋近时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而不是你失败时的泪水与无助。如果可以,我们都想让这世界充满温情,让这时代更多一些宽容,但这并非是我们自我放纵的理由,人们常说,最宝贵的是青春光阴,似金似箭,一去不回,但最廉价的也是青春,你随意进入一个网吧,里面有多少与你年龄相仿,或比你年轻得多的在屏幕前不分昼夜埋头苦干的男孩?而当你走进一个真正的好的大学,哪怕在假期或是傍晚,又有多少埋头苦读的年轻人,同样的年龄,同样的芳华青春,但他们有是否有着同样光明的未来?而你是否在挥霍着奢侈?
这是一个把信息当知识,把收藏当学习,把阅读当思考吧,储存当掌握的信息时代,当我们以较低成本购买接入终端跨过第一道鸿沟,并以低廉的价格使用数字信息网络时,貌似我们平等地享受时代的红利,但其中的差距只有我们自己知晓,我知道事情不会因我一厢情愿而如我所愿,但哪怕身处绝望之谷也要开辟出希望之石,也许注定失败,但泡沫只有在破灭后才称之为泡沫。
![](https://img.haomeiwen.com/i9705974/8b75a8086f7fdf2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