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儿子一篇课文背了100遍了,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后面的每次背诵还会在不同地方卡壳一两秒。为什么?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背得还是少。(当然还有可能是因为是死记硬背没有理解)
你可别恼,这就是功夫未到。
我2018年参加中华经典记忆大赛,200首诗词岂止背了100遍!而且我还是用的记忆术。单篇绘图记忆,因为是记忆比赛还要挂桩,实现抽背点背才能上台PK。
我是全场总亚军,每次提问都不带犹豫的作答,全程非常流畅,甚至没有“啊嗯”之类的语气词出现。为什么呢?
难道我一开始就背到如此烂熟的程度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我在比赛的前三天开口背诵时,经常愣住,而且经常出现口误。为啥呢?是因为我一直在默背,几乎从未出声背诵过!默背只需要在大脑中快速闪现词句,甚至都不用去思考了,但是配合上嘴巴,基本没有练过。脑袋和嘴巴没有配合练习过,这就是关键!
这种发现让我心惊肉跳!接下来3天,我把200首诗词又过了差不多10遍,推荐一下讯飞语记APP哈。我把诗词文本放在里面,软件的语速调至二倍速,抢在手机发声之前说出几个字甚至完整的一整句。这种强化训练让诗句在嘴皮上自然蹦出,所有的犹豫、卡壳一点点磨掉!
结果就是,上场后我的脑子和嘴巴配合极默契,甚至可以说我只是在机械地条件反射,根本不需要思考。几乎谈不上紧张,甚至内心升起跃跃欲试的兴奋,因为我已经过度熟悉了。我一直在观察其他选手,发现除了总冠军(总冠军应该也是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之外,其他的无一例外都有卡壳、嗯啊的地方。当时我就在感慨、窃喜:“估计就是嘴巴狂练这一关没有刻意强化,他们还停留在我狂练过的时段!”
说到这,不知楼主听明白没有?也许令郎的确背得很流利了,但的确强度还不够,个别的弱处完全可以靠刻意强化灭掉的。
在这里,我强调的只是加倍努力,如果某个地方的确很难啃,还需要用上一点巧劲:用记忆术抽象转形象,给它变成图像。比如《大学》里面经常有“此谓”出现,这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虚词,就可以转化为形象的“刺猬”,很简单的谐音,最好把这只刺猬画到书本上那个地方。一下子印象就深刻了,稍微背两遍就绝对OK了。熟了以后“刺猬”的图像可以丢掉,因为会走了,不需要学步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