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家庄子《人间世》与茶道养生

道家庄子《人间世》与茶道养生

作者: 彦娥堂鹏辉茶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2:23 被阅读0次

    先看一下前人对这篇文章的看法。《人间世》是一本记录庄子思想的一部书籍。本书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怎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再则提出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第二部分着力表达“无用”之为有用,用树木不成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便是整个第二部分的结语。前后两部分是互补的,世事艰难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无用”之用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我们还是把视角换到茶道养生上面,从本篇中可以发现茶道养生的奥妙。

    一,心斋与茶道养生

    先看看庄子拖孔子之言说的“心斋”到底是什么?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原来是虚,这个虚可不是一无所有,而是道积聚在一起,实际上就是道的运行之处,那么可以理解为心斋。心斋才能达到认识自我,进而有智慧认识万事万物,当然有修身治国之能了。同样我们今天从中找到与茶道养生有关的内在联系。并应用到茶道养生的实践中这才是对于今人养生的一个重要意思。

    1,祭祀之斋与心斋

    祭祀之斋按照现在来说就是吃素菜和不吃祭祀上要求不能吃的菜,按照规矩去吃,颜回认为这是心斋,没想到孔子说了这样克制己身的方法不是心斋,是祭祀之斋。只是一个形式,不如内心是不行的,所以说了心斋。那就要心志专一,不要用耳听要用心听,就像喝茶一样,不是用嘴喝茶,要用心喝茶,不用心去思考,排除杂念,让气运行,这个气在道家或道教中很重要,他能感受到道,因为气是虚的所以能让道积聚在此,这气在心中才能让心虚,虚心之后道来,心斋才能形成。

    后世道教对心斋有很多解释,《云笈七签》卷37《斋戒》部有“心斋”一节,说道:“《南华真经》曰:颜渊问道于孔子。孔子曰:汝斋戒,吾将告汝。颜渊曰:回贫,唯不饮酒,不茹荤久矣。孔子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汝一志,无以耳听而以心听,无以心听而以气听。汝于汝心,除嗜欲也。澡雪汝精神,去秽累也。掊击其智,绝思虑也。夫无思无虑则专道,无嗜无欲则乐道,无秽无累则合道。既心无二想,故曰一志”。

    对于茶道养生方面来说,那就是用嘴喝茶与用心喝茶。

    1,用嘴喝茶

    用嘴喝茶就好比是祭祀之斋,有很多朋友对喝茶非常讲究,用的喝茶的器具也非常的讲究,那么喝茶的时候就会时刻关注自己茶杯中的茶汤的色香味,为了体会茶汤的色香味而常常陷入深思和辩论当中。有的朋友爱茶如命,宁可不吃饭不可不喝茶。传说清代乾隆皇帝就是这么一个典型,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也”。宋代宋徽宗更是有过之无不及,宋徽宗非常注重养生,而且喜欢艺术,所以因为“贵难得之货”,身边出现了很多腐败的官员,目的就是满足宋徽宗的需求,把老百姓需求置之不问,最终养生没有养成,自己和儿子都被掳掠到异国他乡最终客死。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不仅爱喝茶,更善于品茶,举国家之力审评泡茶用水,最终乾隆皇帝居然证明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是天下第一泉,虽然乾隆皇帝寿命还算长,但比起更多长寿的人,他也没有超过九十,并且他之后整个国家开始寿命减短,江河日趋其下了。

    这些就是典型的用嘴喝茶的代表,不仅在中国历史的高层,连老百姓也是这样争先效仿。不仅古人如此,现代的茶人更是以古为傲,效仿还来不及。只是从古至今大家喝茶只用嘴来喝,所以流传下来真正的茶人寿命并不是很长,甚至没有道教人物寿命长,这说明了茶人只是用嘴喝茶,没喝到茶道的精髓,所以不能进步,养生结果不是最高境界。

    用嘴喝茶如同祭祀之斋一样,内心不能清净下来,不能虚静,天道不能积聚内心,不能运行内心,心志不能专一,心神不定,那么这喝茶就没有用,只是在外在肉体上克制己身,修身而矣,并不能养性。茶道修身养性是茶以修身,道来养性。用嘴喝茶只是茶以修身,因为没有用道来养性,所以茶以修身的功效大减。所以我们今天要想到道茶道修身养性的功效,必须从用心喝茶开心,这样才能有所进步,进而达到最高境界。

    2,用心喝茶

    用心喝茶就是心斋。喝肉体的茶只是清理肉体的感觉垃圾,那么内心的垃圾要想清理掉,必须得喝心灵的茶。

    我把茶分为两杯。一杯是看得见的物质的茶,我叫做肉体的茶,简称肉茶。另一杯水看不见的保健心灵或者灵魂的茶,我叫做心灵或灵魂的茶,简称灵茶。肉体的茶是树叶上采摘下来做成的,可以喝进我们肉体里面保健我们肉体的健康。心灵的茶是从天上而来的天道在茶上的展示,可以进入我们的内心,保健我们的心灵健康。这两种茶喝的放松不一样,肉体的茶需要用嘴喝,心灵的茶需要用心来喝。

    肉体的茶我们怎么喝到呢?必须得有人做出来并泡出来给我们我们才能喝到。心灵的茶,是上天用天道已经做好了,并且赐给与天道合一的有真知的真人,他来泡出来给我们喝,实际是心灵的茶需要我们用耳朵听,然后用心感悟,除去自己的想法,把茶道的精神融入自己内心,这样改变自己的内心,让茶道清楚自己内心的污秽,这样你的心志就会清净,就会专一起来,这样才能与茶道合一,与天道合一,这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养生状态。所以道家讲究无为,不是不做,而是做减法,让自己顺应天道而做,这才是大做。从茶道养生角度来说就是,你需要静下心来用嘴喝茶的同时,更应该去找到真正领悟茶道精神的人去学习,也就是去他那里喝灵茶。

    谁能泡出心灵的茶呢?要想泡出心灵的茶,必须自己内心得有灵茶,自己有了自然而然就能流露出来灵茶,自然而然能够滋润干渴的心田。

    这就是天人合一的茶道之真人,不是刻意出来的。庄子在《刻意》篇列举了当时社会推崇的五种人:“山谷之士”“非世之人”“平世之人”“教诲之人”“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江海之士”“避世之士”“道引之士”“养形之人”。这些人都不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最后庄子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这种不刻意的思想有点类似佛家当中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对梁武帝的一番言论。梁武帝接待从天竺而来传法的达摩大师,见面就很着急的问修行佛家的问题。大概是这样的意思,他问达摩:“你看我们修建了这么多寺庙,造了这么多佛像,我有何功德?”本希望达摩给点称赞的认同意见,但是达摩没说好话和奉承的话,对他实话实说:“没有一点功德”。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不要刻意为了做而做,要为了顺应天道而做,这样功到自然成。

    要想真正达到茶道养生的境界也是如此。找到一个不刻意的茶道之真人何其艰难啊!喝到肉体保健养生的茶很简单,但要想喝到心灵保健养生的灵茶何其难啊!

    不是刻意而做,不是刻意养生,而是目的摆正确了。茶道养生的目的不是简单的喝好茶,而是给我们一个顺应天道追求题啊道而生活的全方位的生活之道。一杯茶能指导我们的一生,这中间靠的不是肉体的茶,更多的是灵茶的功效。

    我们需要像道家那样,永远虚心学习,永远追求永恒的能创生生命的天道,遇不到好的老师怎么办?那就要立正确的心志了,不要为了喝茶养生而喝茶,而是为了顺应天道喝到灵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目的,有这样的心志必能感动上天,把明白茶道之精神的真人放在你身边让你能够遇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家庄子《人间世》与茶道养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md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