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童学习表演的必要性
文/仇文虎 哈明昊
作家余秋雨说过: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机会从小学习表演,将来很难成为有魅力的社会角色,让儿童参加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这种社会技能就像教孩子走路一样,要亲自示范,不能仅仅用嘴说,用语言告诉他,必须让孩子亲身感受,亲自体会。”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少儿表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长认可。如今的艺术教育中,美术、音乐、表演是培养孩子认知必不可少的三项技能,美术可以提升孩子对于色彩美的认知。音乐可以提升孩子对于声音美的品味,而表演则让孩子可以更好的融入生活,与人交流沟通。
新时代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已经告别过去只读书、读死书的年代。为了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认知的热点,家长与老师深感素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顽童出没》的表演体系通过儿童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体验、尝试各种解决办法,促使孩子在“演戏”的过程中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丰富了儿童的各种经验,培养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做到遇难事而不慌,觉危机而不乱,临逆境而不屈,处顺境而不骄。
表演还可以让孩子的心智得以磨炼,让孩子远离“巨婴症”。西方精神分析理论家容格认为:儿童时期的影响以至于决定人的一生。《顽童出没》的表演活动具有群体性,孩子必须学会与人协调、相互尊重,并且适时的表达自己,具备合作精神,才能使活动圆满完成,并有助于群体生活与默契的培养。作为促进儿童发展的手段,在《顽童出没》学习表演对孩子的认知、社会适应性和情感及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9329681/8d7007a83f3819d1.jpeg)
《顽童出没》的儿童表演体系是一门综合了音乐、舞蹈、武术、戏曲、戏剧、语言等各类形式的艺术学科,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一种可再现众多艺术学科的表现艺术形式。令人心中有爱、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对塑造高尚的品格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并让孩子懂得如何平衡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并从中获得感悟。
儿童可以假事物的存在,并能以假乱真,儿童的游戏天性是艺术创造的原动力。德国哲学家康拉德提出艺术的起源是游戏,游戏也是儿童观察世界、学习本领的一种方式。在《顽童出没》表演体系中要求的是真听、真看、真感受,表演作为一种“游戏”看的是孩子能否全身心投入其中。众所周知,知识光学会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进行创造,这不仅仅是聪明,而是真正的智慧。《顽童出没》儿童表演就是在游戏中保护孩子的天性并加以引导和发展,从而提升孩子的整体素质以及各种能力,并将表演学习到的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
那么玩游戏是不是学习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夸一个孩子聪明,聪明是什么?是背的东西多?做数学题快?《顽童出没》表演理论认为,聪明应该是记忆力、反应力、理解力、想象力的结合。记忆力——可以通过读书和生活阅历来积累,绝大多数孩子可以在学校里掌握。反应力呢?理解力呢?想象力呢?这三个方面是需要通过“游戏”来解决的。这里所说的游戏绝不是狭义上认为的“玩”,而是一种可以掌握某些技能的游戏。技能可以短期内学会,但是素质确是需要长期的培养。童年的时光是无法比拟的,时光不可倒流,那些被大人们看似幼稚的游戏正是孩提时充满乐趣的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9329681/35a364e9b1a2f0d2.jpeg)
那演员又是什么呢?演员作为表演的人才其实是一个有着自己天性的真实的人。要做到这点,并没有那么简单,随着人的成长,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会远胜过感性思维,因此会遗忘小时候表演的大胆放松,变得羞涩害怕。现在生活让人变得不再真实,但是对于表演这门伟大的艺术来说,只有心灵纯净的人才能演出生动、形象的角色,其中那些品德高尚、知识广博的人才被世人冠以艺术家的名号。
学习表演孩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放天性。不能一上来就是某种固定的腔调、拿捏一个姿态。艺术要求的是个性而不是共性,这点很重要。“每个孩子天生就是演员”。在《顽童出没》表演体系中,儿童是天生具有表演天赋的人才,因为孩子拥有丰富的想象力。但在教学的实践当中,并不全然。许多孩子的天性被抑制,想象力欠佳。因此我们告诫每一位在《顽童出没》学习表演的孩子家长,希望家长能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去游戏,保护孩子的天性和想象力,让他们可以自由成长。医学证明,人类发育的不同时期都伴随着不同能力的养成。游戏是一种社会学上的模仿和学习,过度干预可能使孩子过早地脱离“幼儿社群期”,无论对孩子的心智还是表演的素质培育都没有益处。
有人认为表演就是背诵些绕口令、朗诵些诗歌,或者排演个小话剧。虽然形式如此,但这些只是表演教学习中一些具体的表现方式。绕口令是语言表演的基本功,诗歌是领悟和表达情感,戏剧是将表演搬上了舞台的一种呈现方式,但这些都只是外在形式和技巧,可以很快学会,但是表演素质却需要长期的培养。黑格尔曾说过“对艺术家来说,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顽童出没》的表演教学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训练,并通过正确的表演教学让孩子解放天性。表演要求具有个性,《顽童出没》剧组导演挑选小演员时不会选那些以固定腔调拿捏的被教学套路所固化的孩子。那些过于固化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表演课需要开发孩子的各种能力,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要“因材施教”,《顽童出没》更是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9329681/2cd52b801b1d9b5c.jpeg)
作为北方最大的儿童剧创编拍摄机构,《顽童出没》是第一个研发儿童表演体系的专业机构,来到《顽童出没》就像来到了当年香港有线的tvb明星班一样,作为北影、中戏、中影集团的合作机构,这里是一个能让孩子体验、学习儿童表演的国内最专业的平台。或许有些家长会认为表演高深莫测,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普通,成不了真正的演员。但这并不妨碍他学习表演,成为一个让大家喜爱的,情商更高的人。
儿童时期是培育儿童个体潜能的绝佳时期。《顽童出没》的表演体系不仅仅可以提升孩子的各种能力,在思想品德修养上更是大有帮助。另外,《顽童出没》在培养体系中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文艺演出活动,既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又给了孩子们一个锻炼自己的舞台。每一次演出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锻炼,每一次登台都是一次艺术的成长历程。现如今孩子们抽象的课业负担替代了以前白云绿地间的奔跑嬉戏,用心去感受,用手去触摸,才能真切的记住所学所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话一点都不假,实践永远是探寻真理的唯一道路。说到底,表演是一门净化人心灵的学科,在这个广袤的物质世界寻找生命的真谛,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9329681/4f81623ee1c37c0d.jpeg)
儿童时期的表演学习是可以塑造品格、提升人际沟通技能,这样的锻炼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成为《顽童出没》的小演员,无论在自信心还是在专注力等其他各个方面都将有一个良性的发展,可以说受益终生。孩子的体验胜于家长一万次说教,孩子的成长应该在更专业的机制下进行培养,作为家长,给孩子一个更高的平台就像给孩子的人生插上一双起飞的翅膀,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愿意给孩子创造施展才华、放飞天性的机会。
《顽童出没》祝福所有的孩子们都能健康活泼的成长。
网友评论